执法+服务
搜索文档
生态环境执法帮扶帮什么?怎么帮?太原的做法带来启示
中国环境报· 2025-09-12 11:19
执法方式创新 - 太原市生态环境执法队对3家超标排放加油站采取“执法+服务”式约谈,通过还原检测流程、展示数据报告使企业清晰了解问题根源[1] - 执法人员深入现场提供技术咨询服务,针对企业提出的设备老化、运维标准不清等困惑,提供第三方运维机构名录以帮助企业获取技术支持[1] - 执法部门编制《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运维指南》,梳理共性问题以推动全市加油站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1] 政策导向与角色转变 - 生态环境部门根据《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将普法作为监管前提,探索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定向精准普法[2] - 部门角色从监管者向“服务者+监管者”转变,综合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指导约谈等方式,并创新道歉承诺、志愿服务等制度[2] - 帮扶行动需提升精准度,旨在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并优化营商环境[2] 帮扶执法核心要点 - 帮扶行动注重具体问题解决,需清晰指出问题名称、事实及处罚依据,让企业明确自身问题原因[3] - 普法工作需结合企业具体问题,通过还原检查流程、告知检测数据等方式,详细解读违反的法律法规具体条款[3] - 应善于总结共性易发问题,从环保意识、投入不足等方面剖析原因,为行业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提供科学依据[3] 后续监督机制 - 帮扶执法完成后需完善后督查机制,将整改事项纳入“双随机、一公开”或非现场检查监管范围进行持续跟踪[4] - 对按期完成整改并规范管理的企业及时销号并纳入正常管理,对整改不到位或拒不整改的企业依法从严查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