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技术信任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海量数据处于“原矿”状态,数据价值释放如何破局?
新浪财经· 2025-04-30 07:53
数据流通现状与挑战 - 数据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流通模式正从"内循环"向"外循环"转变,但面临信任缺失导致的加工不足、融合困难、验证缺乏三大难题 [1] - 当前海量数据处于"原矿"状态,缺乏初级加工,"数据孤岛"现象普遍,多源数据融合难导致高价值数据产品稀缺 [1][5] - 行业普遍存在数据闲置现象,因缺乏基础信任体系,数据源方宁愿放弃潜在价值也不愿承担加工风险 [4] 可信数据空间解决方案 - 可信数据空间是基于共识规则的多方数据流通基础设施,通过技术信任保障数据安全,促进跨主体、跨行业、跨区域的数据融合利用 [2][4] - 核心功能包括:允许数据源方、加工方、应用方在空间内高效挖掘验证数据价值,依托区块链、密态计算等技术实现安全流通 [2][5] - 国家规划到2028年建成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2025年已启动面向新材料、能源、医疗等行业的试点工作 [3][6] 农业金融领域应用案例 - 黑龙江佳木斯整合超5万条农业数据(含补贴、土地确权等),通过标准化清洗和授权运营建立普惠金融体系,实现农户贷款"秒批秒贷" [2] - 该体系融合卫星遥感、政府数据及农户授权信息,运行20天即完成100多笔贷款投放,释放了沉淀的公共数据价值 [2][3] - 未来计划围绕特色产业开发更多数据产品,拓展应用场景 [3] 技术发展与行业趋势 - 需攻克核心技术瓶颈,从高价值高敏感行业优先布设基础设施,同步推进数据标准与技术演进 [6] - 当前应用多为单点场景探索,需形成可复制的建设模式和运营机制 [6] - 数据要素产业加速发展,驱动力来自政策完善、市场需求及新技术融合,但安全威胁仍制约AI等技术的产业应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