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icon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超滤膜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技术驱动多领域需求爆发,环保政策与产业升级共筑增长新动能[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6 09:40
行业概述 - 超滤膜是一种孔径规格一致的高分子分离膜,额定孔径范围通常在0.001至0.1微米之间,能够截留分子量大于500道尔顿、粒径大于10纳米的颗粒,同时允许水和小分子溶质通过 [2] - 按材料分类,超滤膜可分为有机膜和无机膜 [2] - 超滤膜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食品饮料、生物制药等领域,用于产品的澄清、纯化和浓缩,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1][12] 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超滤膜行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初步探索期,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产业化突破期,以及21世纪初至今的高速增长期 [4][5] - 初步探索期以实验室研究为主,逐步向工业化应用过渡,主要依赖进口技术和设备 [4] - 产业化突破期实现国产化,产品性能和可靠性显著提升,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 [4] - 高速增长期在荷电膜、合金膜、成膜机理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 [5][6]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原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添加剂、溶剂等)和生产设备(制膜机及其配套设备) [8] - 中游为超滤膜生产制造环节 [8] -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污水处理、市政给水净化处理、海水淡化、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石油化工等行业 [8] - 2023年中国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为2.3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80%,超滤膜技术成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核心工艺 [10]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超滤膜行业市场规模为68亿元,同比增长9.68% [1][12] - 市场需求增长主要来自水处理领域(市政给水、污水处理、海水淡化)以及食品饮料和生物制药行业 [1][12]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行业呈现"多强竞争、技术驱动"的竞争格局,市场集中度较低但龙头企业加速崛起 [14] - 海南立升以PVC合金超滤膜技术领先,年产能达3000万平方米,占全球产能近半,工业水处理案例超3000项 [14][16] - 乐纯生物自主研发的Extreme™ PVDF除菌过滤膜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生物制药领域过滤产品国产化率超50% [14][16] - 沃顿科技在超滤膜领域拥有行业领先的海水淡化膜、抗污染膜等技术,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63亿元,同比增长8.43%,归母净利润为0.44亿元,同比增长30.35% [18] - 富淼科技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22亿元,同比下降10.29%,归母净利润为542.11万元,同比下降60.54% [16]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乐纯生物Extreme™ PVDF除菌过滤膜实现99.9999%微生物截留率,沃顿科技耐氯性提升300%的反渗透-超滤复合膜,立升科技智能净水装备降低能耗20%以上 [20] - 市场需求结构性变革: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对废水回用率要求提升至95%以上,市政供水领域催生"管网+超滤膜"一体化解决方案,家用净水器市场渗透率突破15% [21][22] - 全球化布局与生态重构:立升科技在东南亚、非洲占据越南市政供水市场35%份额,沃顿科技并购德国膜技术公司切入欧洲高端工业市场,中国超滤膜技术话语权显著提升 [23]
“危”中寻机!美国关税冲击下 广东纺织业如何突围破局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4-27 08:05
中国纺织服装出口表现 - 2024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再次突破3000亿美元,连续30年保持世界第一 [1] - 广州市聚集超3万家相关企业,形成从面料研发到成衣制造的完整产业链 [1] 美国关税冲击影响 - 广州纺织品进出口集团对美业务暂时停滞,预计未来3个月无新增订单,对美业务规模下降一半 [2] - 34%关税政策落地导致在手订单利润亏损显现 [2] - 出口转内销面临困难,因国内外服装尺码标准差异较大(国内有S码,欧美起标L码) [2] 企业应对策略 - 广州纺织品进出口集团采取与上下游客户沟通分担关税成本的策略,但面临较大阻力 [1] - 公司计划在欧洲和南美市场发力,寻找相同人种市场进行业务补充 [3] - 推进多元化市场布局,业务团队将拓展柬埔寨、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市场 [3] - 积极参加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展会,把握RCEP和"一带一路"市场机会 [3] 溢达集团转型案例 - 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后放弃欧美市场,选择深耕国内市场和发展国货品牌 [4] - 坚持使用新疆棉原料,拒绝妥协,悬挂"长绒棉捍卫者"海报表明立场 [5] - 已完成从棉种研发到成衣制造的全产业链纵向闭合,具备自主发展能力 [5] - 用5年时间实现从代工到自主品牌的转型,拓展东亚、日韩、非洲等新市场 [6] 广东纺织业突围路径 -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推进智能制造,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智能技术 [7] - 绿色技术突破:布局低碳技术应对欧盟碳关税,减少传统污染和水洗环节 [7] - 新材料和设计创新:开发凉感速干面料、无缝便携西服等创新产品 [7] - 市场多元化:从欧美转向一带一路和RCEP区域,构建"一加N"弹性供应链布局 [7][8] - 产业链协同:广州具备50公里内完成纱线、面料、成衣全流程的产业网络优势 [9] - 政策支持:优化出口退税流程,落实税费优惠,提供资金支持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