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锂电正极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磷酸铁锂龙头获5亿增资!
起点锂电· 2025-06-17 17:56
公司概况 - 富临精工注册资本由12亿人民币增至17亿人民币,增幅40%,旨在优化资本结构并为业务拓展提供支持 [1] - 公司成立于1997年,2015年登陆深交所创业板(股票代码:300432),总部位于四川绵阳,形成"汽车零部件+锂电正极材料"双主业格局,并跨界布局机器人领域 [1] 锂电正极材料业务 - 控股子公司江西升华是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龙头企业,绑定宁德时代 [2] - 2024年磷酸铁锂产品收入48.29亿元,同比增长71.99%,毛利率3.89%,同比增加20.76个百分点 [3] - 江西升华引入宁德时代作为战略投资者,宁德时代以4亿元认购18.7387%股权,增资后公司持股比例由97.9211%降至79.5719% [4] - 江西升华与宁德时代合作规模扩大,宁德时代支付5亿元预付款支持江西基地年产16万吨和四川三期年产20万吨产能建设,合作期限延长至五年 [4] - 目前具备21.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预计年内增至30万吨,产能利用率满产,1至5月交付近4万吨,预计上半年产值突破15亿元 [5] - 2025年一季度磷酸铁锂业务扭亏为盈,净利润同比增长211.85%至1.24亿元 [5] 汽车零部件业务 - 新能源车领域主打产品包括减速器总成、CDC电磁阀、电子水泵/油泵、热管理系统等,客户覆盖比亚迪、华为、吉利、长城、理想、蔚来等60余家主机厂 [6] 机器人业务布局 - 2023年前瞻性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聚焦关节模组总成 [7] - 2025年2月与智元机器人等设立合资公司实施人形机器人项目,并与绵阳市涪城区政府签约建设机器人智能电关节模组生产线 [8] - 相关产品已开始小批量生产交付,2025年有望批量供应,成为国产机器人主机厂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9]
新一代电池快充材料快速起量,磷酸铁锂头部企业狂拿订单
华夏时报· 2025-06-07 08:20
行业技术更迭与格局重塑 - 锂电正极领域技术更迭加速,高压密磷酸铁锂(压实密度≥2.6克/立方厘米)成为行业新趋势,目前仅富临精工和湖南裕能实现批量生产 [6][7] - 高压密产品因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供需偏紧,价格坚挺,而普通磷酸铁锂受碳酸锂降价影响价格持续走弱 [6][7] - 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差异化应对行业压力,如富临精工高压密产品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71.99%,占总营收57.01% [6] 企业战略合作与产能绑定 - 宁德时代向富临精工子公司江西升华预付5亿元支持扩产,并延长采购协议至2029年,承诺每年采购不低于承诺产能80% [3][4] - 龙蟠科技2026-2030年将向亿纬锂能销售15.2万吨磷酸铁锂,合同金额超50亿元,今年已累计签署4笔类似大单,主要针对海外市场 [5] - 万润新能2025-2030年将向宁德时代供应132.31万吨磷酸铁锂,按现价年销售额约80亿元,2024年其出货量22.82万吨居行业第二 [5] 产能扩张与市场集中度 - 富临精工计划2025年6月前达成江西8万吨产能,并推进四川20万吨基地建设,高压密总产能达21.5万吨 [4][6] - 中核钛白因产能利用率仅1.95%终止年产50万吨磷酸铁项目,反映低效产能出清 [6] - 行业向头部集中,预计2025年高压密磷酸铁锂需求73万吨,供给78万吨,富临精工和湖南裕能主导供应 [7] 产品性能与成本优势 - 龙蟠科技4代高压密产品首次实现密度≥2.6克/立方厘米,单次烧结成本与普通产品相当且优于二次烧结 [4] - 高压密产品推动企业开工率逆势提升,如富临精工快充产品2024年Q2起满产满销 [6] - 国金证券指出高压密技术是长期趋势,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下游企业需求驱动技术升级 [7]
中银绒业股东大会直击:退市一年今如何?
上海证券报· 2025-05-29 02:11
公司退市原因分析 - 公司因股票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 2024年6月21日A股报收0 18元 股后被摘牌转至老三板[3] - 退市主因包括新能源锂电正极材料转型遭遇行业景气度反转 产品价格下跌导致业绩持续下滑[4] - 管理层承认对新产业经营管理不专业 股东结构复杂导致支持合力不足 多重因素引发股价持续走低[5] 当前经营现状 - 宁夏总部已无实际业务 经营重心转向成都子公司聚恒益新材料 2024年股东大会在都江堰召开并展示升级改造生产线[4] - 退市时股东数达13 79万户 大股东如中国进出口银行陕西省分行未减持但承受重大损失[4][6] - 公司强调债务负担较轻 无资产拍卖风险 大股东稳定 退市后仍坚持正常经营[4] 未来发展规划 - 业务聚焦"投资+实业"双板块 投资板块通过君兰投资布局早期高科技项目 已取得良好回报[7] - 实业板块以聚恒益和河南万贯为核心 重点发展特种石墨业务并延伸产业链[7] - 管理层表态以重新上市为目标 但需先满足稳健经营条件 不排除引入产业投资者[7][8] 股东反应与沟通 - 中小股东普遍对非ST状态下突然退市表示难以接受 部分长期投资者因转型预期坚守持股[6][7] - 股东大会现场管理层回应质疑 承认赛道选择失误 但强调退市后仍保持透明沟通[4][5] - 机构股东通过弃权票表达态度 主要债权人代表参会但未公开发声[6]
当升科技 2025 年一季报分析:量增利稳盈利稳健,关注海外放量及新技术进展
长江证券· 2025-05-23 18: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升科技2025年一季报显示营收19.08亿元同比增25.8%、环比降7.7%,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0.22%、环比大幅增长,扣非净利润0.67亿元同比降36.13%、环比扭亏 [1][3] - 2025Q1正极产品出货同比提升,海外客户占比稳定,铁锂正极和钴酸锂出货积极 [10] - 2025Q1单季度毛利率10.93%同比降3.96pct、环比升0.57pct,四项费用率7.25%同比升0.09pct、环比升1.41pct [10] - 2025Q1末存货13.66亿元同比+47.4%、环比+28.9%,经营净现金流3.61亿元同比转正、环比-19.0% [10] - 2025年三元正极有望因海外客户放量保持较快增速,铁锂业务随储能客户放量增长,钴酸锂因小型数码市场放量或持续增长,整体盈利有望获行业溢价,新技术进展积极,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5亿元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础数据 - 当前股价39.53元(2025年5月20日收盘价),总股本50,650万股,流通A股50,597万股,每股净资产26.21元,近12月最高/最低价57.00/26.91元 [5]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报表类型|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利润表(百万元)|营业总收入|7593|9566|11575|15048| | |营业成本|6653|8358|10089|12914| | |毛利|940|1208|1486|2134| | |营业税金及附加|41|36|47|63| | |销售费用|38|43|51|68| | |管理费用|210|249|281|382| | |研发费用|370|440|506|682| | |财务费用|-110|-137|-97|-44| | |加:资产减值损失|-46|-60|-36|-41| | |信用减值损失|-26|-50|-20|-20|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9|0|0|0| | |投资收益|25|0|-3|6| | |营业利润|530|611|820|1175| | |营业外收支|6|-10|-10|-10| | |利润总额|536|601|810|1165| | |所得税费用|63|76|103|145| | |净利润|473|525|707|101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72|525|707|1019| | |少数股东损益|1|0|0|1| | |EPS(元)|0.93|1.04|1.40|2.01|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货币资金|6420|7070|7087|8818| | |交易性金融资产|1133|1133|1133|1133| | |应收账款|2329|2464|3006|3997| | |存货|1060|999|1193|1601| | |预付账款|146|159|178|243| | |其他流动资产|784|1563|2165|2782| | |流动资产合计|11872|13387|14761|18575| | |长期股权投资|0|0|0|0| | |投资性房地产|59|59|59|59| | |固定资产合计|3999|4955|5769|5083| | |无形资产|295|367|427|477| | |商誉|23|23|23|23| | |递延所得税资产|131|139|139|139| | |其他非流动资产|743|892|1035|1176| | |资产总计|17122|19822|22213|25531| | |短期贷款|85|1085|2085|3085| | |应付款项|1200|1230|1525|1998| | |预收账款|1|1|2|2| | |应付职工薪酬|134|161|196|252| | |应交税费|15|29|32|41| | |其他流动负债|1338|2050|2454|3273| | |流动负债合计|2774|4557|6292|8650| | |长期借款|0|500|600|760| | |应付债券|0|0|0|0| | |递延所得税负债|44|50|50|50| | |其他非流动负债|611|613|613|613| | |负债合计|3429|5720|7556|1007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3167|13575|14130|14930| | |少数股东权益|527|527|527|528| | |股东权益|13693|14102|14657|15458| | |负债及股东权益|17122|19822|22213|25531|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598|1142|1006|1273| | |取得投资收益收回现金|32|0|-3|6| | |长期股权投资|0|0|0|0| | |资本性支出|-865|-1820|-1820|-320| | |其他|35|-4|0|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797|-1824|-1823|-314| | |债券融资|0|0|0|0| | |股权融资|327|0|0|0| | |银行贷款增加(减少)|85|1500|1100|1160| | |筹资成本|-382|-169|-267|-388| | |其他|-84|0|0|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54|1332|833|772| | |现金净流量(不含汇率变动影响)|747|650|17|1732| |基本指标|每股收益|0.93|1.04|1.40|2.01| | |每股经营现金流|3.15|2.26|1.99|2.51| | |市盈率|43.24|38.17|28.33|19.66| | |市净率|1.55|1.47|1.42|1.34| | |EV/EBITDA|18.90|13.81|10.85|8.18| | |总资产收益率|2.7%|2.8%|3.4%|4.3%| | |净资产收益率|3.6%|3.9%|5.0%|6.8%| | |净利率|6.2%|5.5%|6.1%|6.8%| | |资产负债率|20.0%|28.9%|34.0%|39.5%| | |总资产周转率|0.44|0.52|0.55|/| [14]
当升科技(300073):2025年一季报分析:量增利稳盈利稳健,关注海外放量及新技术进展
长江证券· 2025-05-23 16: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升科技2025年一季报显示,营收19.08亿元,同比增25.8%,环比降7.7%;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0.22%,环比大幅增长;扣非净利润0.67亿元,同比降36.13%,环比扭亏。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5亿元,继续推荐 [2][4][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务情况 - 2025Q1正极产品出货同比提升,海外客户占比稳定;铁锂正极出货同比放量,钴酸锂出货积极,订单源于海外客户和铁锂产能释放 [11] - 展望2025年,三元正极有望因海外客户放量保持较快增速;铁锂业务随储能客户放量积极增长;钴酸锂因小型数码市场放量或同比持续增长 [11] 盈利情况 - 2025Q1单季度毛利率10.93%,同比降3.96pct,环比升0.57pct;四项费用率7.25%,同比升0.09pct,环比升1.41pct [11] - 三元正极业务单吨盈利调整归因于价格和资源品价格波动;铁锂表观单吨盈利承压,经营性单吨盈利环比基本持平 [11] - 海外客户放量和金属涨价有望推动三元单吨盈利向好,铁锂匹配大客户放量支撑盈利改善,整体盈利有望获行业溢价 [11] 其他财务情况 - 2025Q1末存货13.66亿元,同比+47.4%,环比+28.9%;经营净现金流3.61亿元,同比转正,环比-19.0% [11]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报表类型|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利润表(百万元)|营业总收入|7593|9566|11575|15048| | |营业成本|6653|8358|10089|12914| | |毛利|940|1208|1486|2134| | |营业税金及附加|41|36|47|63| | |销售费用|38|43|51|68| | |管理费用|210|249|281|382| | |研发费用|370|440|506|682| | |财务费用|-110|-137|-97|-44| | |营业利润|530|611|820|1175| | |利润总额|536|601|810|1165| | |所得税费用|63|76|103|145| | |净利润|473|525|707|101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72|525|707|1019| | |少数股东损益|1|0|0|1| | |EPS(元)|0.93|1.04|1.40|2.01|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货币资金|6420|7070|7087|8818| | |交易性金融资产|1133|1133|1133|1133| | |应收账款|2329|2464|3006|3997| | |存货|1060|999|1193|1601| | |预付账款|146|159|178|243| | |其他流动资产|784|1563|2165|2782| | |流动资产合计|11872|13387|14761|18575| | |长期股权投资|0|0|0|0| | |投资性房地产|59|59|59|59| | |固定资产合计|3999|4955|5769|5083| | |无形资产|295|367|427|477| | |商誉|23|23|23|23| | |递延所得税资产|131|139|139|139| | |其他非流动资产|743|892|1035|1176| | |资产总计|17122|19822|22213|25531| | |短期贷款|85|1085|2085|3085| | |应付款项|1200|1230|1525|1998| | |预收账款|1|1|2|2| | |应付职工薪酬|134|161|196|252| | |应交税费|15|29|32|41| | |其他流动负债|1338|2050|2454|3273| | |流动负债合计|2774|4557|6292|8650| | |长期借款|0|500|600|760| | |应付债券|0|0|0|0| | |递延所得税负债|44|50|50|50| | |其他非流动负债|611|613|613|613| | |负债合计|3429|5720|7556|1007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3167|13575|14130|14930| | |少数股东权益|527|527|527|528| | |股东权益|13693|14102|14657|15458| | |负债及股东权益|17122|19822|22213|25531|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598|1142|1006|1273| | |取得投资收益收回现金|32|0|-3|6| | |长期股权投资|0|0|0|0| | |资本性支出|-865|-1820|-1820|-320| | |其他|35|-4|0|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797|-1824|-1823|-314| | |债券融资|0|0|0|0| | |股权融资|327|0|0|0| | |银行贷款增加(减少)|85|1500|1100|1160| | |筹资成本|-382|-169|-267|-388| | |其他|-84|0|0|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54|1332|833|772| | |现金净流量(不含汇率变动影响)|747|650|17|1732| |基本指标|每股收益|0.93|1.04|1.40|2.01| | |每股经营现金流|3.15|2.26|1.99|2.51| | |市盈率|43.24|38.17|28.33|19.66| | |市净率|1.55|1.47|1.42|1.34| | |EV/EBITDA|18.90|13.81|10.85|8.18| | |总资产收益率|2.7%|2.8%|3.4%|4.3%| | |净资产收益率|3.6%|3.9%|5.0%|6.8%| | |净利率|6.2%|5.5%|6.1%|6.8%| | |资产负债率|20.0%|28.9%|34.0%|39.5%| | |总资产周转率|0.44|0.52|0.55|0.63| [17]
内外政策施压叠加供需调整,锂电正极材料行业加速技术升级与产业链整合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5-06 11:07
行业政策 - 国内政策优化产能布局和节能降碳改造,严格行业准入并加强智能监管,高耗能、低水平产能加速出清 [3][4] - 2024年5月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要求新建锂电池正负极项目能效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3] - 2024年6月工信部发布《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新增碳足迹核算要求并强化资源回收设计 [3] - 2025年2月八部门联合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多维度规划锂电池产业升级路径 [4] - 国际政策趋严,欧盟《新电池法案》实施碳足迹披露等强制性要求,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限制中国供应链占比 [5] - 美国对华锂电池关税持续升级,动力电池综合关税已达132.4%,企业合规成本压力攀升 [5] 主要行业指标 - 2024年锂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329.2万吨,同比增长32.9%,磷酸铁锂占比73.7%,三元材料占比19.5% [7][8] - 磷酸铁锂出货量同比增长48.2%,受益于成本及安全优势;三元材料出货量同比下滑3.2%,受需求疲软与贸易壁垒影响 [7][8] - 2024年正极材料行业总产值2,096.2亿元,同比下滑34.9%,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战加剧 [9] - 磷酸铁锂产能470万吨,产量230万吨,开工率50%;三元材料产能利用率仅40%,低端同质化产能挤压价格空间 [1][8] - 行业集中度松动,磷酸铁锂CR5为56%,CR10为75%;三元材料CR10中容百科技市场份额近20% [9] 产业链情况 - 上游镍、钴、锂资源高度依赖进口,锂价2024年低位震荡,钴价受刚果(金)出口暂停影响反弹 [10][11] - 下游动力电池装车量548.4GWh,同比增长41.5%,磷酸铁锂占比74.6%,三元电池占比25.3% [12] - 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369.8GWh,同比增长64.9%,中国企业占比93.5%,需求激增推动正极材料应用 [13] - 消费电子需求稳定但高端化显著,锂电池向电动工具、低空经济等领域渗透 [13]
富临精工(300432):24年扭亏为盈 看好多业务共振
新浪财经· 2025-05-02 08:50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4年报与25年一季度业绩公布,虽25Q1业绩因汽零毛利率下滑低于预期,但看好铁锂盈利改善、汽零业务稳增、机器人零部件推进合作,多业务共振赋能长期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1] 业绩表现 - 24年收入84.70亿元,同比+47.02%;归母净利润3.97亿元,同比扭亏;25Q1收入26.97亿元,同比/环比80.30%/4.22%;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环比+211.85%/+43.71% [1] - 24年/25Q1公司毛利率12.39%/10.12%,同比+6.93/-2.92pct;24年/25Q1期间费用率同比-2.01/-3.19pct,净利率同比+14.87/2.17pct [2] 业务情况 锂电正极材料业务 - 24年锂电正极材料营收48.29亿元,同比+71.99%,毛利率为3.89%,同比+20.76pct,出货量达12.6万吨,同比+179% [2][3] - 产品凭借优异技术性能指标,差异化竞争优势凸显,后续有望持续带来业绩增量 [3] 汽零业务 - 24年汽零营收36.41亿元,同比+23.28%,毛利率为23.66%,同比-2.82pct [2] - 24年新能源汽车增量智控部件的电驱动系统和智能热管理业务获多家车企新定点并批量交付,开始快速放量贡献业绩 [4] 机器人业务 - 机器人关节部件机电一体化专线正在调试中,在原有合作客户基础上,积极拓展适配多家主机厂机器人客户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考虑新建产能爬坡,下调25 - 26年归母净利润假设为9.58亿元/14.12亿元,分别下调26.49%/17.98%,预计27年归母净利润为18.98亿元,25 - 27年CAGR为68%,对应EPS为0.78/1.16/1.55元 [5] - 参考可比公司,给予两块业务25年43.5x/26.3x PE,目标价26.77元 [5]
稳中求胜、危中思变,逆境突围,锂电正极龙头王者归来
鑫椤锂电· 2025-04-30 16:32
公司动态 - 当升科技位于芬兰的欧洲新材料产业基地于2025年4月29日正式动工,成为首家在欧洲建设生产基地的中国锂电正极材料企业[1] 财务表现 - 2020-2023年公司正极材料出货量增长1.6倍,营业收入增长3.8倍,归母净利润增长超4倍[3] - 正极出货量复合增长率37.74%,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68.12%,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70.96%[3] - 2023年净利润超过全球前五同行企业净利润之和[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恢复同比增长,结束2年下行周期[20] 技术实力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共计16.38亿元,占营业收入约4%,居国内三元正极材料上市企业首位[6] - 截至2024年末累计获得授权专利352项,正在申请专利482项[6] - 2022年推出超高镍无钴、新型富锰正极等多款新型电池材料产品[6] - 在三元材料、磷酸锰铁锂、固态锂电材料等领域拥有完整技术布局[6] 生产基地 - 江苏基地拥有国内首条全自动锂电正极材料生产线[7] - 常州基地建成全球领先的正极材料智能制造生产线[10] - 攀枝花基地实现"零碳工厂"标准,单线产能和自动化水平行业领先[10] - 芬兰基地将打造智能化生产基地2.0版本[13] 客户与市场 - 国际客户占比最高达70%,客户包括LG新能源、SK on、特斯拉等全球锂电巨头[14] - 2025年与LG新能源、SK on签署20万吨高端三元材料长期供货协议[14] - 2024年磷酸铁锂销量超3万吨,同比增长超10倍[16] - 攀枝花基地磷酸锰铁锂产能规划达30万吨/年[16] 战略布局 - 欧洲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2.7%,美国达20%,公司前瞻布局芬兰生产基地[17] - 通过并购中鼎高科实现"材料+装备"双轮驱动,开发智能制造视觉检测系统[19] - 在半固态/全固态电池、富锂锰基、钠电正极材料等领域完成技术卡位[20] 行业数据 - 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48.4GWh,其中磷酸铁锂占比74.6%[16] - 预计2030年动力电池领域磷酸铁锂市场份额45%,需求超1,500GWh[16] - 储能领域磷酸铁锂预计市场份额超85%,需求超1,000GWh[16]
富临精工20250429
2025-04-30 10:0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新能源汽车、磷酸铁锂电池、机器人、金融、汽车零部件、储能 公司:富临精工、苏宁金融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业绩表现 - 2024 年苏宁金融营收 84.7 亿元,同比增长 47%;归母净利润 3.97 亿元,同比增长 173%;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 36.4 亿元,同比上升 23.28%;锂电正极材料业务营收 48.29 亿元,同比上升 72% [4] - 2025 年一季度富临精工营收 27 亿元,同比增长 80%;归母净利润 1.24 亿元,同比增长 211.85% [2][4] - 2025 年一季度气田业务盈利约 9300 万元,去年四季度略高于 1 亿元,一季度毛利率下降 [28] - 2025 年一季度铁锂业务盈利保持持续状态,虽利润提升幅度不高,但处于改善通道 [29] - 2025 年一季度汽车零部件业务利润约 9300 万元,同比下滑,或与客户销量波动有关 [31] 业务进展 - 新能源汽车增量零部件获核心客户认可并批量交付,二季度预计稳健增长;高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进入技术性能与成本并重阶段,盈利能力提升,与核心客户资本合作及商务条件优化后将进一步改善 [2][5][6] - 机器人关节总成及模组产品领域加快拓展主流客户并适配,产能及试验检测装备就位,预计发展优势和增长弹性将显现;2025 - 2026 年机器人关节总成及模组产品预计带来显著收入增长 [2][7][9] - 磷酸铁锂电池行业格局优化、盈利稳定提升,公司 2025 年计划实现 25 万吨产销目标,6 月达 30 万吨产能,芜湖工厂将投放新产能;2025 年一季度出货量约 4.3 - 4.4 万吨,二季度单月交付量可达 2 万吨,总计超 6 万吨 [2][11][19] - 快充电池四代产品已批量交付,适用于多领域,五代产品具备量产条件,投放时点依客户需求和产品发布节奏定 [13] - 机器人智能电关节模组生产基地投资 1.1 亿元,涉及减速器、关节模组、电机电控等产品 [14] - 与资源公司战略合作进展顺利,今年资源出货量预期几千台,超去年约 1000 台 [15] - 与智源科技在机器人关节领域合作,聚焦人形机器人应用开发,通过合资平台进行总成合作 [17] 降本增效 - 降本增效工作持续推进,通过规模化经营和供应商商务条件优化降本,预计三季度至四季度主材建设项目完成后对整体经营产生积极影响 [2][8] - 计划第三季度实现草酸亚铁和磷酸二氢锂供应链落地,降本目标均为每吨 2000 元 [43] 未来规划 - 2025 年汽车零部件领域希望至少实现 25%以上增长,通过新产品放量及适配更多车型推动营收和利润目标达成 [32][38] - 储能领域重点提升快充市场地位和竞争力,关注高压式产品技术性能溢价 [24] - 机器人业务目前集中于关键模组,未来可能根据客户需求适配关节臂,暂不考虑布局丝杠 [25] 市场与价格 - 希望磷酸铁锂电池业务量价齐升,确保盈利稳定增长,目前价格谈判针对大客户已落地,提价信息敏感暂不披露 [21][22] - 预计今年收入增速保持在 20%以上,希望至少实现 25%以上增长 [38] 毛利率情况 - 去年新能源和热管理领域毛利率因新增产能爬坡面临压力,今年扩展产能,随着规模效应显现及策略性措施实施,毛利率预计回升 [40] - 今年毛利率能保持稳态,公司确立经营底线思维,选择有现金流和利润保障的项目支撑毛利 [4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在机器人领域拥有五款谐波减速器发明专利,与主机厂合作推进产品验证和联合开发 [3][20] - 公司目前每月生产约 1 万套机器人关节,认为达到每年 10 万台套生产规模才能实现规模化经营优势,已做好 10 万台套产能准备 [15][16] - 公司交付产品包括部件、核心部件和总成,目前主要生产旋转关节,未生产线性关节 [27] - 电子水泵覆盖 200 - 600 瓦各系列,混动车型中市占率约 30%,每年生产 300 万台无刷电机;热管理集成模块今年适配更多车型,如奇瑞,还为理想新平台提供支持,one box 制动电机平台今年有一定体量交付 [35] - 公司具备较大零部件产能,车载电驱动动力总成 24 万台、减速器总成 50 万台、差速器接近 100 万台、齿轴 120 万台,产能正快速提升 [39] - 公司在机械结构加工环节市场和客户认可度较高 [45] - 机器人产品对接多个客户,商用领域制造业数字化升级是现实且有进展的应用场景,智能机器人在特殊工种有快速放量潜力 [46] - 公司将于 5 月中下旬安排新能源增量部件生产基地和机器人生产线开放日交流活动 [48]
富临精工(300432) - 富临精工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30 07:34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84.70 亿元,同比增长 47.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97 亿元,同比增长 173.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 3.20 亿元,同比增长 149.32% [3] - 2024 年汽车零部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36.41 亿元,同比增长 23.28%;锂电正极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48.29 亿元,同比增长 71.99% [3] - 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6.97 亿元,同比增长 80.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24 亿元,同比增长 211.85% [3] 业绩增长原因 - 2024 年新能源增量零部件业务稳健增长,智能电控产业的热管理系统和新能源电驱动系统业务获取多家车企爆款项目新定点,新产品批量交付贡献业绩 [3] - 2024 年锂电正极材料方面,新能源终端消费市场转暖,下游刚需采购增加,公司高压密磷酸铁锂快充产品出货量提升,销售收入大幅增加 [4] 业务发展情况 汽车零部件业务 - 新能源汽车增量智控部件的电驱动减速系统和智能热管理系统业务快速放量,后续产能将持续释放和提升,能实现营收和利润持续增长 [4] - 2024 年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和变速箱板块多个项目获定点,部分已量产实现营收 [10] - 2024 年新能源汽车智能电驱电控板块多个项目获定点,部分已投产交付或量产实现收入 [11] - 新能源汽车增量零部件领域已形成多种产品产能,控股子公司芯智热控相关产品也已形成一定产能 [12] 机器人领域业务 - 积极布局机器人智能电关节模组及零部件,相关产品已小批量生产,拓展适配多家主流机器人客户 [6] - 今年 2 月与智元机器人等成立合资公司,合作开发人形机器人市场应用,进展顺利 [7] - 机器人电关节模组生产基地投资涉及多种产品,关节部件机电一体化专线正在调试,拓展适配多家主机厂机器人客户 [13] 磷酸铁锂业务 - 一季度扭亏为盈,二季度产销量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将持续改善 [7] - 高压密磷酸铁锂产品有技术性能优势,产能、产量及装车量将大幅提升,公司将加快供应链升级和降本工作 [8] - 第四代产品在动力市场批量交付且适配高端储能领域,第五代产品研发进展顺利,可适时产业化和规模化交付 [15] 行业格局看法 - 磷酸铁锂行业进入技术性能与成本兼顾阶段,产品升级加速格局分化,高压实磷酸铁锂成为主流需求,行业格局将进一步优化 [9] 其他问题回复 - 汽车零部件毛利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后续将通过提高经营体量等方式提升毛利率 [13] - 2024 年度境外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 1.90%,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直接影响小,公司将把握国产替代机遇 [15] - 2024 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尚需 2025 年 5 月 19 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方可实施 [16] 2025 年经营发展目标 - 业务从传统精密加工向智能电控及机电一体化方向升级,产品应用领域拓展 [17] - 提升机器人电关节领域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能力,布局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智能关节专线产能 [18] - 加快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销提升和上游项目建设,江西升华预计年内有效产能增至 30 万吨 [18] - 持续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战略聚焦等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业绩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