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指数基金季报分析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一季度指数基金季报分析:ETF占比继续提升,机构持有比例维持平稳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05 12: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被动指数基金规模维持平稳 ETF 比例提升 截止2024年四季度 2422只非货币指数基金资产规模4.97万亿元 较上季度基本持平 一季度ETF增长约0.14万亿 占比提升近3% [3] - 中证A500占有率接近5% 指数基金规模最大的前十大标的指数占据43.85%的规模 集中度下降 规模前三为沪深300指数 中证A500和科创50指数 中证A500占有率接近5% 沪深300占有率小幅下降 [3] - ETF机构占比接近60% 境内券商 保险持有规模提升 截至2024年年末 ETF穿透联接基金后机构持有人占比为59.39% 变化不大 股票产品中Smart Beta机构占比提升 行业主题产品机构占比下降 前十大持有人中 中央汇金持有金额上升 境内券商 保险持有增加 境外机构减少 [3] - 新发数量上升但规模有所下降 2025年一季度新成立179只指数基金 募集1366.20亿元 发行数量上升 规模下降 主要因股票宽基产品募集规模下降 [3] - 各类产品申报 获批回暖 一季度宽基指数基金获批数量最多 标的指数分散 管理人围绕科技 AI等主题申报热情高 策略指数产品申报围绕自由现金流策略指数展开 [3] - 一季度ETF表现较好的产品集中在港股科技及境内成长相关产品 国内宽基指数基金中日均成交额前五有3只中证A500产品 新发的现金流ETF成交进入Smart Beta前五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年一季度指数基金市场规模变化 - 市场规模基本持平 2025年一季度 2422只非货币指数基金资产规模4.97万亿元 较上季度增加0.03万亿元 基本持平 增长主要来自场内 [8][11] - ETF占比提升 一季度ETF增长约0.14万亿 增量更多来自场内 占比提升近3% 普通开放式指数基金规模占比下降超2个百分点 债券指数基金规模下降 [3][8][11] - ETF分类规模变化 国内股票宽基占比小幅下滑至57% 行业主题产品占比提升不到1个百分点 黄金产品规模增长超300亿元 港股上涨带动跨境产品规模增长 [13] - 标的指数集中度下降 指数基金规模最大的前十大标的指数占据43.85%的规模 较上季度集中度下降 规模前三为沪深300指数 中证A500和科创50指数 中证A500占有率接近5% 沪深300占有率小幅下降 黄金进入跟踪前十指数行列 [19] - 管理人集中度平稳 指数基金规模前十大的管理人管理规模占67.9% 集中度与上季度持平 前三名分别为华夏基金 易方达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 易方达与华夏差距缩小至300亿以下 [20] - 规模前十指数基金 规模前十的指数基金全部为宽基ETF 包括4只超千亿元的沪深300ETF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下降至3387亿元 华夏上证50规模超千亿 [23][24] - 不同类型产品规模变化 行业主题产品中 招商白酒规模持续下降 港股相关产品规模增长 债券产品中 富国政金债 博时转债ETF规模增长超300亿元 [26] - 规模增长产品多元 2025年一季度 1769只非联接指数产品中有756只规模正增长 规模增长前十的产品类型多元 规模减少的产品以宽基为主 [27] ETF持有人变化情况 - 机构持有人占比变化不大 截至2024年年末 我国所有ETF穿透联接基金后的机构持有人占比为59.39% 与2024年中变化不大 行业主题产品机构占比下降 债券 商品ETF机构占比下降 [32] - 不同类型产品机构占比 股票产品中 宽基机构占比基本维持 Smart Beta占比上升 行业产品机构占比下降 宽基指数中中证1000机构占比超90% 行业指数整体机构占比下降 国证芯片机构占比不足12% 红利指数机构占比提升 红利低波100小幅下降 [35] - 前十大持有人变化 中央汇金持有金额上升 境内券商 保险持有增加 境外机构减少 平安 国寿对ETF持有金额持续提升 中国人寿对宽基产品持有比例提升 24年下半年对Smart Beta持有也有所提升 [38][39][41] 一季度指数基金募集与申报情况 - 募集数量上升规模下降 2025年一季度新成立179只指数基金 募集1366.20亿元 发行数量从146只增加到179只 募集规模从2118.79亿元下降至1366.20亿元 降幅36% [44] - 股票指数基金情况 股票指数基金新成立165只 募集959.26亿元 数量上升 募集规模缩水 QDII被动指数型股票基金5只 募集规模36.24亿元 较上季度上升 募集规模最大的为天弘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指数A 增强指数基金成立数量提高 共30只 募集163.51亿元 涉及宽基 [47] - 债券指数基金情况 14只债券指数基金募集406.94亿元 较上一季度显著扩大 跟踪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和上证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 募集规模最大的为建信中债0 - 3年证金债指数A和金鹰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 [47] - 产品形式募集情况 ETF募集80只 规模771.7亿元 较上季度显著上升 普通指数基金63只 规模507.78亿元 较上季度下降 ETF联接36只 规模86.72亿元 募集规模显著下降 [50] - 标的指数类型募集情况 新成立指数基金中 QDII指数基金5只 宽基指数基金75只 行业主题指数基金35只 债券指数基金14只 指增策略指数基金30只 Smart Beta指数基金20只 宽基指数基金 指增基金 SmartBeta发行数量增长快 SmartBeta募集规模增长较快 [50] - 获批情况 2025年一季度获批236只指数基金 宽基指数基金获批最多 标的指数分散 管理人围绕科技 AI等主题申报热情高 策略指数产品申报围绕自由现金流策略指数展开 [52] 一季度ETF市场表现 - 国内股票ETF表现 一季度收益率前五的产品中有2只为宽基指数增强策略ETF 收益率最高的为华夏上证科创板200ETF 区间收益率为18.40% 季末规模为0.32亿元 [55] - 跨境宽基ETF表现 一季度表现最好的是易方达恒生港股通新经济ETF 季度收益率高达23.70% 其余排名靠前的跨境产品收益率均在17%以上 [55] - 行业主题ETF表现 季度收益率最高的产品为银华工银南方东英标普中国新经济行业ETF 区间收益率高达41.67% 季末规模为3.37亿元 收益排名靠前的产品区间收益率均在30%以上 [56] - Smart Beta ETF表现 区间收益率最高的三只产品均跟踪上证科创板成长指数 均在11%以上 华夏的中证智选1000成长创新策略ETF和中证智选500成长创新策略ETF一季度收益率分别为7.96%和6.35% [56] - 日均成交额情况 一季度国内宽基指数基金中日均成交额前五的有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等 日均成交额均在30亿元以上 跨境宽基ETF中 南方基金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等日均成交额靠前 行业主题ETF中 华夏恒生科技ETF日均成交额最大 为58.51亿元 Smart beta ETF中 日均成交额最大的5只产品中有3只红利策略ETF 2只自由现金流ETF [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