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指数时代
icon
搜索文档
二季度ETF净流入近3000亿元 宽基产品最受资金青睐,6只宽基ETF规模超千亿元
深圳商报· 2025-06-05 01:04
ETF市场资金流入 - 二季度以来整体ETF市场获得2952.02亿元资金净流入 [1] - 股票型ETF获得1340.16亿元资金净流入 其中宽基ETF获得1429.05亿元 [1] - 债券型ETF获得近700亿元资金净流入 商品型 货币型 跨境型ETF均获百亿元以上流入 [1]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净流入近400亿元 华夏沪深300ETF超330亿元 易方达沪深300ETF发起式 海富通中证短融ETF均超200亿元 [1] ETF市场规模与结构 - 全市场ETF总数1184只 总规模41182.77亿元 [2] - 股票型ETF1028只 规模31337.2亿元 较一季度末增长5.08% [2] - 宽基ETF327只 规模21943.53亿元 较一季度末增长6.33% [2] - 6只宽基ETF规模超千亿元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达3782.95亿元 易方达沪深300ETF发起式2616.35亿元 华夏沪深300ETF近2000亿元 [2] - 64只ETF规模超百亿元 其中7只规模在500亿元以上 [2] 市场发展趋势 - 中国ETF市场处于历史性扩张期 宽基ETF为主导 科技 金融等主题崛起 [3] - SmartBeta 指增ETF 跨境ETF将推动多元创新 中央汇金增持提供机构化支撑 [3] - 境内ETF规模突破4万亿元 长线资金与场外资金青睐指数化投资 [3] - 建议关注创业板科技 电池50 农业 工业互联 智能电动车 新能源车 医疗等指数板块 [3]
多机构加快布局指增基金
深圳商报· 2025-04-29 15:12
指数基金市场规模 - 2024年被动权益类指数基金规模达3.96万亿元,首次超越主动权益基金(3.44万亿元)[1] - 股票型ETF总规模突破2.9万亿元,场内ETF成为指数行业第一轮爆发主力[1] - 场外指数基金投资热度走高,蚂蚁基金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超过3200亿元[1] 指数基金发展驱动因素 - 主动基金获取超额收益难度增加,指数基金管理费率远低于主动基金,长期复利效应下成本优势显著[1] - 指数基金是机构投资者权益投资的重要品种[1] - 中证A500、科创综指等新指数迅速崛起,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指数基金产品[1] 指数增强基金市场动态 - 指数增强基金规模突破2300亿元(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2] - 今年以来超78%指数增强基金跑赢指数并获取超额收益,中证A500相关指增基金成为市场热门选择[2] - 多家机构加快布局指增基金,头部代销平台业务重点转向指数增强基金[1] 行业未来趋势 - 指数增强基金结合了指数基金和主动基金的优势,满足投资者对被动投资和超额收益的双重需求[2] - 场外个人投资者对指数增强基金的需求潜力较大,是行业未来布局方向[2] - 机构陆续布局"年年增"宽基指增基金,以满足投资者配置需求[1]
股市特别报道·财经观察|指数时代加速到来:多机构加快布局指增基金,或有望爆发
深圳商报· 2025-04-29 15:04
指数基金市场规模 - 2024年被动权益类指数基金规模达3.96万亿元 首次超越主动权益基金3.44万亿元 [1] - 股票型ETF总规模突破2.9万亿元 [1] - 机构投资者在指数权益基金中的占比达57% [2] 指数基金发展驱动因素 - 主动基金获取超额收益难度增加 指数基金管理费率远低于主动基金 [2] - 机构投资者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中央汇金等机构通过买入沪深300ETF等宽基产品稳定市场 [2] - 中证A500 科创综指等新指数迅速崛起 覆盖细分龙头 新质生产力等主题 [2] 场外指数基金发展现状 - 蚂蚁基金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超过3200亿元 [3] - 场外指数投资者平均持仓2000元 累计超1100万人开启指数基金定投 [3] - 2024年投资者平均收益率为4.14% [3] 指数增强基金发展趋势 - 国内指数增强基金规模突破2300亿元 [4] - 今年以来超78%指数增强基金跑赢了指数 获取超额收益 [4] - 中证A500相关指数增强基金成为市场热门选择 [4] 指数基金优势 - 长期收益稳定 规避个股风险 投资门槛较低 成本优势明显 [5] - 长期来看指数基金收益率可以跑赢绝大部分大类资产 [5] - 指增基金能否成为市场下一个爆发点关键在于能否跑出α收益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