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指数增强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基金发行头部效应愈加明显 多家中小公募“颗粒无收”
证券时报· 2025-11-03 02:05
今年以来,公募新发基金市场呈现出整体回暖的态势,新成立基金数量已突破千只大关。然而,在这繁 荣的景象背后,基金发行市场的头部效应愈发明显,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正在不断加剧,不少中小基 金公司面临着仅发行少量基金甚至一基未发的困境。 数据显示,以基金成立日为统计标准,截至2025年11月2日,头部基金公司在今年的发行大战中展现出 强大的品牌和渠道优势。其中,华夏基金一马当先,年内已成立新基金高达86只,发行规模约428.79亿 元,无论在数量还是规模上都位居行业前列。富国基金和鹏华基金紧随其后,新发基金数量分别为66只 和63只。 根据晨星Direct数据,截至10月30日,2025年以来成立的新基金中,接近50%的基金为指数基金,16% 为偏股混合基金,12%为指数增强基金。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代景霞分析,今年基金 公司发力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指数基金(包括股票指数基金和债券指数基金)、指数增强以及一些有特色 的主题基金,如科技、创新药、高端制造等。 在发行规模上,南方基金表现亮眼,虽然发行数量(53只)并非最多,但其募集资金总额突破了500亿 元大关,达到508.48亿元,凸显了其强大的资金吸纳 ...
权益类基金业绩强势反弹 三季度股债跷跷板效应显著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07:33
行业整体规模 - 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达到36.45万亿元,较二季度末的34.05万亿元增长约2.41万亿元 [1] - 行业总规模连续两个季度实现大幅增长 [1] 产品类别表现 - 指数基金及指数增强基金第三季度规模增长1.1万亿元 [1] - 混合型基金规模增长近6000亿元 [1] - 海外投资基金规模增长2253亿元 [1] - 债券基金规模缩水1428亿元 [1] 市场与产品动态 - 三季度A股市场显著回暖,权益类基金业绩迎来强势反弹,成为全年表现最突出的产品 [1] - 科技主题基金业绩与规模同步增长,呈现"业绩与规模齐飞"的局面 [1] - 债券市场震荡调整,债基收益表现相对乏力,引发部分投资者赎回 [1] 行业竞争格局 - 基金公司行业竞争已趋白热化 [1] - 科技投资与被动趋势的浪潮正揭示各家基金公司此消彼长的行业新局 [1]
量化选股策略周报:本周指增组合超额回撤-20251025
财通证券· 2025-10-25 19:58
核心观点 - 报告基于深度学习框架构建了针对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的增强策略,其AI体系下的低频策略在长期展现出显著的超额收益 [4][16] - 尽管长期超额收益显著,但本周(截至2025-10-24)主要指数增强策略的超额收益普遍出现回撤,其中沪深300指增组合超额收益为-1.0% [6] - 本周市场整体上涨但成交量萎缩,通信、电子等行业领涨,而指数增强基金的中位数超额收益表现分化,中证1000指增基金表现相对较好 [6][9][10][13] 本周市场指数表现 - 截至2025-10-24,本周主要市场指数普遍上涨:上证指数上涨2.88%,深证成指上涨4.73%,沪深300指数上涨3.24%,创业板指涨幅达8.05% [6][9][10] - 市场呈现缩量上涨态势,本周中证全指日均成交额为17,475.9亿元 [10] - 行业表现分化显著,通信、电子、电力设备行业周收益率分别为11.55%、8.49%、4.90%,表现最好;农林牧渔、食品饮料行业表现较差,周收益率分别为-1.36%、-0.95% [10] 指数增强基金绩效 - 本周(截至2025-10-24)指数增强基金超额收益中位数表现:沪深300指增基金为-0.08%,中证500指增基金为0.02%,中证1000指增基金为0.29% [6][13] - 今年以来(截至2025-10-24)指数增强基金超额收益中位数表现:沪深300指增基金为1.66%,中证500指增基金为2.65%,中证1000指增基金为8.77%,显示小盘股增强策略超额收益更显著 [14] - 中证1000指增基金今年以来的超额收益最大值达到19.27%,显著高于沪深300指增的13.40%和中证500指增的13.78% [14] 跟踪组合表现(策略框架) - 策略核心是使用深度学习框架构建alpha和风险模型,形成AI驱动的低频指数增强策略,组合周度调仓并约束周单边换手率为10% [16] - alpha模型利用多源特征集合和堆叠多模型策略,通过异构网络特征互补与集成算法优化得到alpha信号;风险模型利用神经网络寻找长期IC均值为0且高R方的风险信号 [16] 沪深300指数增强组合 - 截至2025-10-24,今年以来沪深300指数增强组合上涨26.5%,超越基准指数18.4%的涨幅,累计超额收益达8.1% [6][20] - 但本周组合表现落后于基准,沪深300指数上涨3.2%,而增强组合仅上涨2.3%,导致本周超额收益为-1.0% [6][20] - 全样本历史数据显示,该组合自2019年以来年均超额收益为13.5%,月度胜率达77.8%,跟踪误差为4.6% [21] 中证500指数增强组合 - 截至2025-10-24,今年以来中证500指数增强组合上涨33.2%,超越基准指数26.8%的涨幅,累计超额收益为6.4% [6][24] - 本周中证500指数上涨3.5%,增强组合上涨3.0%,本周超额收益为-0.5% [6][24] - 全样本历史数据显示,该组合自2019年以来年均超额收益为16.8%,月度胜率达79.0%,跟踪误差为4.9% [25] 中证1000指数增强组合 - 截至2025-10-24,今年以来中证1000指数增强组合上涨38.3%,显著超越基准指数24.5%的涨幅,累计超额收益高达13.8%,为三个策略中最高 [6][31] - 本周表现与基准持平,中证1000指数上涨3.3%,增强组合同样上涨3.3%,本周超额收益为0.0% [6][31] - 全样本历史数据显示,该组合自2019年以来年均超额收益达24.0%,月度胜率为86.4%,在所有策略中历史表现最优异 [32]
指数+:在AI热潮中稳健布局指数基金的智能导航
搜狐财经· 2025-10-22 12:58
行业趋势与市场观点 - 广泛采用人工智能可能在未来10年内每年提升中国企业的收益2.5% [1] - AI产业在政策与技术双重驱动下,多家机构的研究模型给出积极信号 [2] - 科技板块仍被视为未来重要的投资主线之一,AI技术加速落地和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5] 指数+平台核心价值 - 平台通过专业筛选和智能工具,帮助投资者在热门赛道中更稳健地布局 [1] - 平台整合22家基金公司的高胜率行业轮动模型,客观展示专业机构一致看好的行业板块机会 [2] - 平台提供一套完整的配置+选品+工具解决方案,降低了普通投资者的参与门槛 [5] 产品策略与筛选逻辑 - 平台着力布局指数增强基金,结合指数基金和主动基金的优势 [4] - “追求年年增”专区专门筛选历史上每年都跑赢跟踪指数的增强基金 [4] - 产品筛选不追求短期爆发力,而是注重长期稳健的超额收益 [5] 智能工具与投资行为 - 智能定投功能可在市场回调时自动加仓,帮助投资者摊薄成本并把握市场波动机会 [4] - 采用越跌越买的策略,有案例显示其收益比一次性投资高出15% [4] - 蚂蚁基金场外指数投资者平均持有时长达到1239天,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表明平台投资者更倾向于长期持有 [4]
基金风险等级大量上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2 09:23
行业动态概述 - 近期公募基金行业出现风险等级重估潮,调整方向以上调为主,旨在让风险标识更真实[1] - 调整由监管规则与市场变化共同驱动,覆盖基金公司及银行、券商、第三方等销售渠道[1] 基金公司调整案例 - 华安基金自10月24日起上调17只基金产品风险等级,债券基金由R2升至R3,指数增强及主动权益基金由R3升至R4[2] - 富国基金自10月10日起调整31只产品,28只上调(20只R2升至R3,8只R3升至R4),3只黄金产品由R4下调至R3[2] - 招商基金自10月1日起调整16只产品,多只债券基金从R2上调至R3,指数增强及主动权益基金从R3上调至R4[2] - 9月以来近20家基金公司发布22条相关公告,远超此前月均个位数水平[3][4] 销售渠道调整联动 - 中信银行10月15日起调整17只代销产品风险评级,15只上调,2只下调,2025年已进行四次调整,此前三次累计调整163只产品[6] - 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宁波银行等多家银行2025年亦调整代销公募基金风险评级[6] - 券商和第三方销售平台如蚂蚁基金、天天基金同样参与本轮风险等级评定和调整,操作逻辑与银行一致[6][7] 调整驱动因素 - 核心驱动为监管要求与市场变化,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于10月1日施行,要求代销机构独立审慎评级并遵循孰高原则[8] - 市场波动加大导致部分主题基金净值波动性显著上升,基金管理人有义务定期对产品进行风险重新评估[8] - 代销机构操作遵循独立评估、孰高原则、动态跟踪三大核心机制,动态评估机制结合市场情况和产品特性[9][10] 对投资者的影响 - 风险等级调整反映基金净值波动加大、最大回撤放大或资产配置结构变化[12] - 投资者将接收到风险提醒,需重新评估基金风险与自身承受能力是否匹配,新申购及定投若风险等级不匹配将导致交易失败[13] - 风险评级动态化已成为明确趋势,投资者需密切关注风险等级变化并动态调整投资组合[13]
指数增强基金:近一年回报35.34%,新发数量增1倍
搜狐财经· 2025-10-20 09:46
被动投资发展趋势 - 被动投资快速发展,机构对兼具被动指数与主动增强优势的指数增强基金愈发重视 [1][3] - 全市场被动指数型基金近一年平均回报31.68% [1][3] - 增强指数型基金同期回报35.34%,且几乎全部实现正收益 [1][3] 指数增强基金业绩表现 - 跟踪稀有金属、中证2000等指数的多只产品近一年回报超过50% [1][3] 新发基金市场动态 - 截至10月15日,今年约有140只指数增强新基金成立 [1][3] - 新发基金数量较2024年全年增长1倍多 [1][3] - 目前还有6只指数增强基金待发行 [1][3]
万和证券入围海南跨境资管首批试点;302只!个人养老金基金再扩容 | 券商基金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0 09:24
海南自贸港跨境资管试点 - 海南自贸港跨境资管试点业务正式启动,万和证券、金元证券、汇百川基金、鹏安基金等6家机构入围首批试点名单 [1] - 国信证券明确将跨境业务作为万和证券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目标将其打造成在跨境业务领域具备行业领先地位的区域特色券商 [1] - 试点扩容标志着金融开放提速,头部券商及区域性特色券商有望优先受益 [1] 东方财富股权转让 - 东方财富股东陆丽丽、沈友根通过询价转让23780万股股份,总价约58亿元,占公司总股本的1.5% [2] - 易方达基金、国泰海通、瑞银、华夏基金、摩根士丹利等16家中外资知名机构成功获配 [2] - 转让所获资金将主要用于投资科技创业类企业,此次转让显示机构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 [2] 新发基金规模管控趋势 - 新发公募基金出现主动设置募集规模上限的趋势,鹏华制造升级、易方达港股通科技、富国医药升级的首次募集规模上限分别为20亿元、20亿元、10亿元 [3] - 知名基金经理如闫思倩、李剑锋、赵伟管理的产品均迅速达到上限并结束募集 [3] - 此举旨在控制规模对投资策略的稀释,提升产品运作效率,或推动市场资金向优质管理人集中 [3] 个人养老金基金发展 - 个人养老金基金数量增至302只,较二季度末扩容8只,新增产品包括5只指数增强基金、2只FOF和1只ETF联接基金 [4] - 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机构数量维持52家,其中包括25家证券公司、19家商业银行和8家独立基金销售机构 [4] - 产品扩容丰富了投资者选择,有望促进长期资金入市,优化A股投资者结构 [4][5]
量化新方向 机构多维度布局指数增强基金
上海证券报· 2025-10-19 20:31
指数增强基金市场表现 - 截至10月15日,全市场被动指数型基金近一年平均回报为31.68%,增强指数型基金同期回报为35.34% [1] - 跟踪稀有金属、中证2000、半导体、人工智能、中证1000等指数的多只产品近一年回报均在50%以上 [1] - 今年以来有140只左右指数增强新基金成立,相较2024年全年增加1倍以上,等待发行的基金中还有6只指数增强基金 [1] 指数增强基金产品优势 - 指数增强产品受益于ETF的大发展,具有相对明确的风险收益特征,扣除费率后的产品收益能与ETF竞争 [2] - 全市场指数增强产品合计规模仅三四千亿元,向上空间较大 [2] - 产品通过对标指数及主动管理,给予基金经理发挥空间实现超额收益,部分产品通过行业或风格主动配置,部分通过量化方式寻找有效阿尔法因子 [2] 量化选股型产品发展 - 市场出现“空气指增”产品,基于量化模型在全市场选股,不跟踪任何指数或不受指数约束,被划归量化选股基金类别 [3] - 以长盛盛丰混合基金为例,其锚定中证A500成分股中的“中小盘行业龙头组合”,通过归一化处理权重,聚焦新质生产力标的以跑赢指数 [3] - 截至二季末,全市场共计有277只量化选股型基金,合计管理规模为903.20亿元,因投资范围更广、风格暴露自由度更高,业绩展现更高弹性 [3]
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再扩容,总产品数达302只
环球网· 2025-10-19 10:10
产品名录更新 - 个人养老金基金数量达302只,较二季度末新增8只 [1] 新增产品结构 - 三季度新增8只产品包括5只指数增强基金、2只目标日期/目标风险型FOF产品以及1只ETF联接基金 [2] - 新增产品涵盖国泰、天弘、招商、博道、宏利等基金公司的中证500和沪深300指数增强产品,以及华夏创业板ETF联接基金等 [2] - 扩容重点增补中大盘风格的量化增强产品,体现监管引导产品向稳健、长期、简洁方向发展的思路 [2] 产品业绩表现 - 全市场个人养老金基金年内平均单位净值涨幅高达15.13%,仅一只产品收益告负 [4] - 天弘中证科创创业50ETF联接Y以46.37%的年内业绩暂列榜首,多只相关主题基金业绩超过40% [4] - 超过98%的个人养老金基金自成立以来收益为正,近两成产品涨幅超过20% [4] 产品规模增长 - 截至二季度末,全市场个人养老金Y份额总规模达124.05亿元,较去年末增长35.7% [4] - 首批个人养老金指数基金总规模突破15亿元,相比去年末增长近4倍 [4] 产品体系发展 - 产品货架从初期的养老目标FOF扩展到指数基金、指数增强基金、ETF联接基金等多种类型 [5] - 产品体系更好地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的需求 [5]
个人养老金基金再扩容!三季度新增8只产品
搜狐财经· 2025-10-18 22:09
个人养老金基金再迎扩容。 10月17日,证监会网站信息显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个人养老金基金数量达302只。今年三季度,个 人养老金基金新增8只产品,包括5只指数增强基金,2只FOF产品、1只ETF联接基金。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重点增补了中大盘风格中证500指数和大盘风格沪深300指数相关量化增强产品。个 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名单扩容体现出稳健、长期、适合养老布局的特点,对于投资者而言,扩大了产品可 选范围。 从种类来看,此次除了FOF产品、ETF联接基金,还有5只指数增强基金入围,包括中大盘风格中证500 指数和大盘风格沪深300指数相关的量化增强产品。业内人士表示,个人养老基金名录扩容,突出稳 健、长期、简洁、适合养老布局的产品特点。 此外,最新一期《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机构名录》显示,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机构数量暂无变化,仍为 52家。其中,证券公司为25家,商业银行为19家,独立基金销售机构数量为8家。 个人养老金基金业绩规模双增长 今年以来,个人养老金基金业绩显著反弹。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7日,个人养老金基金年内仅一 只收益告负,其他全部斩获正收益,平均单位净值涨幅达到15.13%。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