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收单外包服务行业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监管—机构—技术”三维联动 破除收单外包乱象
证券时报· 2025-06-10 02:01
行业现状与问题 - 收单外包服务行业正经历严重合规问题,包括信用卡套现广告泛滥、外包机构层层转包导致商户资金冻结、聚合支付服务商伪造交易数据套利等乱象 [1] - 行业存在"野蛮生长"积弊,支付安全、消费者权益与金融稳定面临风险,部分支付机构为抢占市场份额将核心业务外包但缺乏有效准入审核与动态管理机制 [1] - 外包机构为追求利润最大化采取"分销返利""零费率"等手段诱导商户,甚至将业务转包给无资质主体,形成"劣币驱逐良币"恶性循环 [1] - 技术滥用加剧风险扩散,部分聚合支付服务商利用系统漏洞通过"商户推荐商户"模式变相鼓励转包,导致商户管理失控 [1] 监管与治理方向 - 治理需以"监管—机构—技术"三维联动为核心,监管部门应强化穿透式监管,将外包机构备案信息与反洗钱系统对接实现风险联防联控 [1] - 对违规外包机构除取消备案外还应追究法律责任以形成震慑效应 [1] - 持牌收单机构需压实主体责任,建立外包机构"白名单"制度,对合作方进行技术能力、合规记录等多维度评估并定期开展现场检查 [2] - 对违规外包机构应采取扣缴违约金、暂停合作等措施倒逼其提升合规水平 [2] 技术应用与创新 - 监管部门可推动建立外包机构信息共享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备案信息、风险事件等数据的不可篡改与实时共享 [2] - 收单机构应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完善风控系统,对商户交易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并对异常交易自动预警 [2] - 行业需推动外包机构从"低质同质化竞争"转向"高价值服务创新",聚合支付服务商可依托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为商户提供精准营销、供应链金融等增值服务 [2] 行业发展展望 - 行业需建立"准入有门槛、管理跟得上、退出有预案"的全周期监管体系,如对外包机构实施分级分类管理 [2] - 收单外包服务行业的治理是一场持久战,需以长效机制破局、多方协同构建"防火墙"、前瞻布局驱动创新以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