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教育共富
icon
搜索文档
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课堂——两个幼儿园的“交换童年”计划
杭州日报· 2025-06-19 10:31
教育合作模式 - 杭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与富阳区永昌镇中心幼儿园通过"幼教优享"城乡联盟实现跨地域合作,打破70公里地理阻隔,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2] - 合作模式包括活动互访、课程共建、师资研训一体及家园共育深化,已开展一学期一次的固定互访活动[6][8] - 双方从"活动共享、课程互通、教研共进、家园共长、托育携手"六大方向精准发力,一年内开展教研活动10余次[7][8] 教育成果 - 永昌镇中心幼儿园在合作一年后成功获评浙江省现代化幼儿园,教学综合实力快速提升[7] - 机关幼儿园将75年教学经验与课程研发精华通过共享机制输出,帮助友园搭建完整课程体系[7] - 博物馆等第三方机构因活动反馈优化儿童友好设计,增加互动体验区[6] 活动内容 - 泥田乐园活动利用约两个会议室大小的泥田空间,开展抓泥鳅、泥巴画创作等自然教育项目[4] - 跨区域活动包括中国伞博物馆文化探索、竹林探险(爬竹竿、挖竹笋)等多元化体验[5][6] - 计划10月开展临安农场种果树、农作物及户外烧烤等丰收季活动[8] 教育理念 - 强调自然教育对儿童天性的解放作用,通过野外探索培养勇敢、坚韧与合作意识[4][5] - 城乡教育互补:山区幼儿园提供自然资源,城区幼儿园补充人文视角,形成"教育双赢"[6][7] - "杭式美好教育"理念通过联盟扩展至临安、建德、海宁等地,并辐射恩施州与阿克苏[8] 参与者反馈 - 家长观察到孩子在自然活动中表现出更高参与度("笑得多灿烂")[4] - 教师团队通过"头脑风暴"共同解决幼小衔接、托育服务等课题,家长贡献泥田乐园设计创意[7] - 活动后儿童好奇心得到即时解答,家长完成博物馆参观入门教学[6]
临平近40个教共体合力奔赴教育共富路
杭州日报· 2025-06-18 10:01
教育共同体模式 - 临平区通过"名校+新校""名校+弱校"集团化办学模式探索城乡教共体建设,形成"资源共享、师资共培、管理共治"教育生态 [1] - 2023年入选浙江省首批全域教共体办学试点区,2024年3月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1] - 构建多元教共体覆盖体系:区内含20个融合型教共体(一校多校区)、10个共建型教共体(不同学校组合)、9个跨地区教共体(覆盖杭州建德、温州泰顺) [1] 教共体运营机制 - "五指联盟"教共体实行校长轮值主席制,开展"线上+线下"青年教师联合培养 [1] - 塘栖第三小学与塘南小学等基于水乡文化共享课程资源,实现学生共育 [1] - 教育模式从"输血式帮扶"升级为"造血式协作",如温州泰顺学生可在临平第一小学跨地区就读 [1][3] 未来发展目标 - 持续探索教共体发展路径,推动高质量教育全覆盖 [2] - 将教育作为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