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储能技术
搜索文档
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将开幕,超400个项目已落地顺义
新京报· 2025-10-11 19:55
HICOOL 2025全球创业者峰会概况 - HICOOL 2025全球创业者峰会将于10月16日至18日在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1] - 六年来顺义区已吸引400余个大赛及相关项目落地 [1] - 本届大赛报名项目数量达10055个,参赛创业者达13150名,来自139个国家和地区,项目数量和参赛人数均创历史新高 [1] - 最终48个项目进入决赛,获奖项目有机会获得千万元风险投资及北京科创领域优质资源 [1] - 获奖项目可享受在京落户、子女入学、医疗就诊等多项支持政策 [1] HICOOL产业园建设与发展 - HICOOL产业园作为大赛项目落地载体,一期于2021年建成开园,随着趋近饱和,二期于2024年开园 [3] - 产业园二期选址邻近一期,主要承接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智能装备等高精尖企业 [3] - 目前一、二期总承载空间达12.11万平方米 [7] - 园区配套设施持续完善,新增2000平方米篮球场和足球场,并逐步完善健身步道、8.23万平方米公园等,形成“宜业宜居”生态圈 [7] - 今年5月园区增设政务服务窗口,企业可一站式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科技政策申报等事务 [6] 代表性落地企业及技术成果 - 云储(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技术在2023年大赛夺冠,该技术颠覆了电池发明200多年来的固定串并联模式 [4] - 该技术通过柔性连接使电池系统像计算机硬盘,规避了传统电池组因单节电池故障导致的整体失效问题 [4] - 技术应用于5G通信基站、电网侧储能、数据中心等场景,在烟台厂区的实验中,运行三个月后电池容量保持率比传统模式高3% [5] - 阿法龙微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在园区投资数千万元建设半导体微纳加工实验室,配备国际先进电子束光刻机,为AR、光子芯片等领域提供服务 [6] - 北京重力聿画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的动漫IP“我是不白吃”全网粉丝超8000万,发行图书11本累计销量近百万册,连续3年成为国内播放量最大的动画作品之一 [7] - 该公司直播间一个季度图书类销量达10万册 [7]
全球首座百兆瓦时级数字储能电站验收成功!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9-26 14:15
全球首座百兆瓦时级数字储能电站验收 - 全球首座百兆瓦时级数字储能示范工程于9月24日在内蒙古三峡乌兰察布电站通过验收 容量为50兆瓦/100兆瓦时 标志着数字储能技术从科研迈向规模化工程应用[2] - 项目由三峡科研院联合清华大学共同研发 由46个储能集装箱构成 每个集装箱容量1.075兆瓦/2.15兆瓦时 包含数字能量交换系统等三大核心组件[4] 三峡乌兰察布绿色电站项目概况 - 电站总装机容量200万千瓦 配套55万千瓦电化学储能 通过"源网储"整体联动示范 缓解电网调节压力并提升清洁能源消纳水平[4] 储能行业发展动态 - 8月储能系统订单达45.7吉瓦时 同比增长超10倍[8] - 新能源平均度电成本较煤电低30% 新型储能等多元技术快速发展[8] - 四部门发布政策涉及锂电/钠电/固态电池/液流电池等多元储能技术路线[8]
百兆瓦时级!全球首座,完成验收
中国能源报· 2025-09-25 14:40
项目技术突破 - 全球首座百兆瓦时级数字储能电站通过验收 标志着数字储能技术从科研攻关迈向规模化工程应用 [1] - 采用毫秒级数字能量交换装置与电池网络智能重构算法 将传统固定串并组合转变为数字化柔性可动态重构电池网络结构 [3] - 由46个容量为1.075兆瓦/2.15兆瓦时的储能集装箱构成 总容量达50兆瓦/100兆瓦时 [3] 系统核心组件 - 包含数字能量交换系统 数字储能集成系统 能量管理与智能运维平台三大核心组件 [3] - 实现毫秒级动态投切 电池组件可迅速接入或退出电网 故障模组快速隔离 [3] - 通过优化策略延长电池簇及整个储能电站循环寿命 利用实时数据匹配智能算法实现精准管控 [3] 政策与产业支持 -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 明确提出提高新型储能调度适应能力 [3] - 项目为低成本 长寿命数字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3] 项目集成应用 - 项目位于三峡乌兰察布新一代绿色友好电站 总装机200万千瓦 配套55万千瓦电化学储能 [5] - 通过风光储一体化建设运行 应用智慧联合集控中心 创新电网友好型网源协调机制 [5] - 有效缓解电网灵活性调节压力 提升地区清洁能源消纳水平 [5]
全球首座,验收成功!
科技日报· 2025-09-25 14:36
项目概况 - 全球首座百兆瓦时级数字储能示范工程于24日在内蒙古三峡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2号场站通过验收[1] - 项目规模达50兆瓦/100兆瓦时 由46个容量为1.075兆瓦/2.15兆瓦时的储能集装箱构成[1] - 项目由三峡科研院牵头 联合清华大学共同研发[1] 技术架构 - 系统包含数字能量交换系统 数字储能集成系统 能量管理与智能运维平台三大核心组件[1] - 采用数字储能技术 标志着该技术从科研攻关迈向规模化工程应用[1] 电站配套 - 项目所在的三峡乌兰察布新一代绿色友好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00万千瓦[1] - 配套55万千瓦电化学储能系统[1] - 场站以"源 网 储"整体联动为示范 可缓解电网灵活性调节压力[1] 行业影响 - 项目可提升地区清洁能源消纳水平[1] - 作为全球首座百兆瓦时级数字储能电站 代表储能技术工程化重大突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