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生活

搜索文档
重新理解消费者:五大行为变革背后的市场真相
经济观察报· 2025-07-01 15:15
核心观点 - 全球消费者行为发生五大结构性变革 旧有预测框架失效 需实时感知与重塑理解 [1] - 变革不仅是疫情延续 更是对当代商业逻辑的系统性挑战 品牌需从算法分析转向动态人性洞察 [1][13] 五大行为变革 1 独处和在线:从"社交退潮"到"自我消费时代" - 美国人每周独处时间较2019年增加3小时 其中90%用于在线行为 [2] - 中国呈现复杂特征:家庭社交仍重要 但"悦己"消费崛起 兴趣班/美容/宅家娱乐成主力 [2] - 结构性原因:平台推荐机制强化个体圈层化 数字生活方式成为效率选项 经济压力促时间掌控需求 [3] - 商业启示:品牌需争夺消费者独处时的"陪伴方"角色 注意力争夺战升级 [3] 2 信任下沉:数字平台可达但不可托付 - 全球消费者最不信任社交平台购买建议 更依赖亲友/KOC/真实评价 [4] - 中国市场分层明显:平台推荐仅参考 私域私信有温度 素人种草+可验证评论转化力最强 [4] - 商业启示:品牌需构建信任结构 投放真实口碑 内容策略转向"谁说/在哪说/对谁说"比内容更重要 [5] 3 Gen Z主导消费情绪:焦虑、敢花、寻求价值共鸣 - 中国40% Z世代使用"先买后付" 比例超欧美 但财务结构最脆弱 [7] - 消费悖论:追求财务安全却行为冲动 不迷信品牌但依赖圈层口碑 精打细算却愿为"值得"买单 [7] - 中国市场特征:热衷国货/新锐品牌 关注环保/平权/亚文化 需内容语言与社交姿态共振 [7][8] 4 "全球品牌光环"褪去 本地认同崛起 - 47%全球消费者倾向本地品牌 食品/美妆/日用品领域显著 [9] - 中国本土美妆品牌市占率快速提升 2020年来十大增长品牌中六家为国货 [9] - 驱动因素:原材料安全感/文化归属/地缘不确定性 跨国品牌需完成情感叙事与供应链的"重新在地化" [9] 5 "价值计算"方式改变 横向权衡成新常态 - 79%全球消费者进行"非线性降级":压缩某品类预算 换取其他品类"犒赏式消费" [11] - 中国特征:疫情后"自我关怀"成心理补偿 促销需提供"消费合理化理由"而非单纯打折 [11] - 商业启示:需洞察"分期也要买"的品类 提供情绪缓解/身份象征/圈层认同的内容 [11] 行业启示 - 未来消费主导权属于"有复杂情绪的价值判断个体" 品牌需建立动态人性洞察能力 [12][13] - 增长关键不在投放次数 而在于理解非理性决策动因 构建穿越周期的情绪共鸣竞争力 [13]
连续六年助力“五五购物节” 交通银行开启“数字生活节·交行福利季”惠民新篇章
新浪财经· 2025-06-18 12:05
政府政策与消费提振 - "大力提振消费"是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首要任务之一 [2] - "五五购物节"作为统筹消费和投资的重要平台,旨在激发消费潜力和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 [2] 交通银行参与策略 - 公司连续六年参与"五五购物节",充分发挥总部在沪的主场优势 [2] - 推出为期一个月的"数字生活节·交行福利季"主题活动,覆盖上海16个重点商圈、超1000个品牌、6500余家门店 [2] - 开展超20个活动,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全场景 [2] 数字化促消费场景 - 聚焦数字化便民和百万优惠利民目标,联动商旅文体等合作商户资源 [2] - 联合12306、携程、去哪儿网等平台推出文旅系列活动,并优选上海特色美食品牌开展折扣活动 [2] 支付服务优化 - 持续加强高频消费场景建设,优化企业级架构收银台,提升支付体验 [3] - 作为率先接入中国银联卡券平台的银行,升级"交行福利季·支付享立减"系列活动 [3] - 推出数字人民币购影票享立减活动,覆盖上海市480家影院,随机立减1.6至16元 [3] 线上线下支付优惠 - 线上支付通过12306App等渠道选择"交通银行"享立减优惠 [3] - 线下支付在交通银行App领取优惠券后,使用付款码享立减,周周可领 [3] 普惠金融与大宗消费 - 推出金融"惠"民生系列活动,包括银联信用卡用户专享的以旧换新活动,实付满500得50元优惠券 [5] - 围绕个人信用消费贷产品,推出"惠民贷新客利率优惠券"活动 [5]
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印发《2025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
快讯· 2025-04-27 11:53
近日,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2025年提升全民数字素 养与技能工作要点》。《工作要点》部署了6个方面16项重点任务。一是健全数字人才培育体系,包括 培养复合型 人工智能人才、完善高水平人才培育体系、壮大应用型技能人才队伍、增强劳动者数字工 作能力。二是拓展 数字经济增长空间,包括释放数字消费潜力、激发企业数字动能。三是构建普惠包 容数字社会,包括推进数字助老助残行动、促进教学资源开放共享、实施数字公益志愿项目。四是打造 智慧便捷数字生活,包括强化人工智能应用赋能、丰富新型数字应用场景。五是营造安全有序数字环 境,包括健全人工智能治理机制、强化法治道德规范意识、筑牢 网络安全防护屏障。六是完善协同联 动工作格局,包括深化多方协作机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
在「城市」的阵地,人类不可以输
36氪· 2025-04-14 21:54
文章核心观点 - 乌卡时代城市发展逻辑从空间高度比拼转向人才产业关注,需承担面向未来实验场职责,完成空间、关系和信心重塑,2024未来城市大奖旨在推动未来城市发展 [7][9][16] 乌卡时代城市发展变化 - 中央财经大学王伟称当下为乌卡时代,世界从确定性走向不确定性,引发生活空间环境变化 [2][3] - 全国TOP20超高层建筑规划动工时间在2020年前,且多集中在2010 - 2020年,2020年后城市不再痴迷建设超高层建筑 [4][5] - 北京、上海等城市掀起“抢人”“抢产业”竞赛,城市发展逻辑从空间高度比拼转向人才产业关注,是面向未来的重新布局 [6][7] 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和职责 - 截至2024年底我国城镇化率约67%,约9.5亿人生活在城市,城市以产业链影响另外4.6亿人生活,多数问题需在城市找答案 [8] - 城市需承担面向未来实验场职责,完成空间、关系和信心重塑 [9] 城市发展的建议和趋势 - 深圳大学张宇星表示城市发展要从快周转走向长期运营,上海交通大学陆铭认为城市发展要回应人的需求,面向各年龄段提供服务 [11] - 清华大学龙瀛称城市空间规划从“装人逻辑”变为“抢人逻辑” [13] - 腾讯研究院王鹏表示用数据和人工智能打造城市系统改变运行方式刚起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徐辉称城市在生命周期内演变,新时代需要新城市 [14] 2024未来城市大奖情况 - 2025年4月18日“2024未来城市大奖颁奖盛典”将在北京朝阳区举行,由36氪未来城市实验室与世界规划教育组织联合主办,多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15][16] - 大奖以“信心与城市”为主题,坚持“智慧、可持续、友好、在地”评价象限,从5大单元评出12个单项年度大奖 [16] - 7月31日启动项目征集,收到全国50多个城市160余个项目申报,经初评、专业评价、公众投票等,38个项目入围,21个项目获单项奖 [16] - 颁奖盛典表彰获奖项目,凝聚行业智慧,探讨以新技术等推动未来城市在多方面发展 [17] 获奖项目举例 解决方案单元 - 「城市智慧应用奖」: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LibCity - Market数字城市AI模型超市、北京甲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的通州区智慧园林AI哨兵平台等项目 [23] - 「低碳可持续应用奖」:有无锡清舒道“零碳示范环”、基于5G工业互联网的数字化碳中和“五侧一体”应用解决方案等项目 [23] - 「数字生活应用奖」:有活水公园修复示范、智慧工地解决方案等项目 [25] 空间进化单元 - 「未来住区奖」:有绍兴上虞鸿雁未来社区、台州椒江心海未来社区等项目 [25] - 「未来公共空间奖」:有无锡蠡湖渤公岛多维度数字生态空间、蛇口社区无车日等项目 [25] - 「未来办公空间奖」:有零一学院南山总部、启迪设计大厦等项目 [27] 未来消费单元 - 「商业场景创新奖」:有北京五棵松万达广场、北京超极合生汇等项目 [27] - 「数字驱动消费奖」:空缺 [30] 城市单元 - 「年度城市更新模式」:有连片街坊统筹更新等项目 [31] - 「年度城市活力中心」:有深圳宝安欢乐港湾、麓湖CPI等项目 [31] - 「年度新质生产力园区」:有产业蕾达、昌平生命谷产业基地3、4期等项目 [33] 特别单元 - 「年度未来城市样本」:有雪山下的公园城市 - 成都公园城市绿色实践、瑞科医药健康产园等项目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