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货币主权博弈
icon
搜索文档
主题报告 | 稳定币的风险、挑战与中国对策
搜狐财经· 2025-11-11 16:08
稳定币市场概况与特征 - 稳定币与锚定法币保持1:1兑换比例,但其“稳定”是相对的,极端情况下可能低于锚定价格甚至归零 [2] - 美元稳定币在稳定币总市值中占比高达95%,截至报告发布时总市值已超过2900亿美元,增长迅速 [2] - 主要稳定币USDT和USDC市值占比超过80%,其中USDC发行公司Circle市值约650亿美元,上市后一个月股价翻了10倍 [2][3] - 稳定币换手率极高,2019年时日换手率高达500%,月总交易额超过3万亿美元,影响力巨大 [2] - 稳定币发行机构盈利能力强劲,例如泰达公司员工不足200人,去年净利润达137亿美元,接近人均创造1亿美元净利润 [3] 稳定币的运作模式与优势 - 稳定币在区块链公有链上运行,点对点交易无需中间环节,到账快,但交易错误无法追责索回 [2] - 与传统支付相比,稳定币支付路径最短、即时到账,跨境支付手续费仅为传统支付的1/10左右甚至更低 [3] - 对于全球约9亿-10亿无银行账户人群,稳定币无需银行账户,只需手机和加密货币钱包即可实现全球支付 [3] - 发行机构商业模式为:收到法币后发行等值稳定币,将10%-20%资金作为储备,70%-80%投资于高流动性、低风险的美国93天以内短期国债,年化收益达4.25% [4] 稳定币的风险与挑战 - 美元稳定币在通货膨胀严重国家(如年通胀率70%的津巴布韦、200%的土耳其)形成对当地法币的替代效应,冲击货币主权和外汇管制 [6] - 发行机构为追求利益可能购买高风险投资品,如早期用美元现金购买波动性大的比特币(日涨跌30%-70%) [7] - 算法稳定币LUNA曾从与美元1:1兑换跌至0.14,最终500亿美元市值崩盘归零 [7] - 稳定币依托公有链全球流通,各国监管态度差异大(中国禁止、美国有限放开、香港持牌运营),导致监管套利 [8] 美国监管框架与影响 - 美国《GENIUS法案》要求稳定币发行机构必须以100%储备支持美元或持有93天以内美国国债 [9] - 监管实行分级管理:市值超100亿美元由联邦机构监管,低于100亿美元由州监管 [9] - 法案将发行人作为反洗钱第一责任人,要求具备技术能力在FBI要求时冻结涉嫌违法的稳定币 [11] - 该法案固化稳定币与美元、美债的挂钩机制,花旗银行研究报告显示到2030年稳定币持有美债可能飙升至3.7万亿美元,排全球第一 [11][14] 对金融体系与货币主权的冲击 - 稳定币发行存在货币创造问题,USDT本质是发行方负债凭据,但持有人可将其用于支付交易,相当于凭空创造货币,存在货币派生乘数效应 [15] - 美元稳定币在法币世界和加密资产世界之间搭桥,沟通加密金融和传统金融,并与万事达卡、Visa卡结合拓展线下支付场景 [16][17] - 稳定币可能架空传统支付体系,包括中国构建的多元货币桥、CIPS等,并挑战金融管制中的“三元悖论” [18] - 在美元理财收益达4%-5%且人民币贬值预期下,投资者抛售本币、囤积美元稳定币的行为更为显著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