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智就业
icon
搜索文档
【咸阳】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惠民实践——咸阳扎实做好零工就业“微服务”
陕西日报· 2025-08-10 07:36
零工市场平台建设 - 集信息发布、技能培训、岗位推荐、就业指导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就业服务平台 [1] - 建立用工需求、就业意愿和培训目录台账 结合"大数据+铁脚板"建设"数智就业"智能化信息服务平台形成"就业地图" [2] - 配备岗位信息橱窗和电子查询设备的零工岗位超市实现求职者随时查找岗位信息 [2] 就业培训与服务成效 - 通过"订单式""定向式""项目制"技能培训为务工人员提供免费培训提升工作技能 [2] - 单场招聘双选会实现20家企业招聘路演 120名求职者与用人单位达成用工意向 [1] - 47岁村民通过零工市场成功应聘护工岗位并完成岗前培训实现灵活就业 [2] 目标群体精准帮扶 - 聚焦失业人员建立工作台账 指导简历制作并掌握服务需求 [3] - 对就业困难人员制定"一对一"就业援助方案并动态掌握帮扶需求 [3] - 为创业需求群体提供免费孵化场地、开业指导和创业孵化等"一条龙"服务 [3]
2025年上半年青岛市城镇新增就业17.72万人
齐鲁晚报网· 2025-07-30 22:36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025年上半年,青岛市城镇新增就业17.72万人。在山东省率先出台促进高质量充 分就业25项举措、人社系统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12条措施,优化完善"青岗贷"政策措施。实施"技能照 亮前程"培训行动,就业技能培训职业(工种)由92个扩充至135个。举办第六届"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 动"启动仪式暨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等各类招聘活动520场,发布岗位需求28.5万个。深入实施城乡公 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新安置上岗3782人。强化失业人员精准帮扶,实施失业青年就业护航工程,失 业人员再就业6.96万人。全市累计建成400家乐业服务站、20处零工之家。创新实施"人工智能+就业"行 动,在全省首批试点建设"数智就业"服务区。创新开展创业陪跑行动,推动"创·在青岛"大赛转型升 级,吸引优秀青年人才和项目在青落地发展,上半年全市扶持创业2.3万人,带动就业4.12万人。 2025年上半年,青岛市人社系统积极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兜牢社保民生底线,全面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 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青岛市城镇新增就业17.7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96万人,全市扶持创业 2.3万人,带动就业4.12万人。 社会保障 ...
热评丨织密“服务网” 让“好人才”遇见“好职位”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01 09:09
政策支持与就业服务体系 - 构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被明确写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成为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的重要着力点 [1] - 人社部等3部门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的通知》,强调强化就业服务保障 [1] - 人社部联合5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20条服务举措,明确新时代就业公共服务实施路径 [1] - 2025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政策密集发布显示全链条优化就业服务的重要性 [1] 地方就业服务实践 - 北京市在五所高校试点建设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提供国家级职业指导师讲解就业形势、简历制作和面试技巧等服务 [3] - 内蒙古自治区搭建"就业内蒙古"求职招聘平台,实施青年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开展一人一策就业结对帮扶等精准服务 [3] - 贵州举办第十三届人才博览会和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提供人才政策咨询、人才公寓等服务,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 [4] 数字化与AI赋能就业 - 浙江大学利用AI技术全面赋能大学生就业,包括AI视频模拟面试平台、"AI简历"和"AI+生涯辅导技能培训" [4] - 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通过数据贯通构建就业画像、绘制政策地图,提供全时化、智能化服务 [4] - "人工智能+就业"应用开拓智能招聘、政策评估等场景,提高人岗匹配精度和效率,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5] 就业服务专业化与精准化 - 就业服务需分层分类,侧重提供求职能力实训、培训见习等专业服务,加快培养职业指导师、职业信息分析师等职业化人员 [3] - 数智就业模式为毕业生提供便利,提高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专业化水平,实现人岗相适、用人所长、人尽其才 [5]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入选山东省“数智就业”服务区试点
齐鲁晚报网· 2025-05-06 21:51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一站式"人社服务综合体入选山东省"数智就业"服务区试点 -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一站式"人社服务综合体入选2025年山东省"数智就业"服务区试点建设单位名单 [1] 综合体建设核心举措 - 构建线上场景服务与线下实景体验深度融合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聚焦数字服务、政策支持、人才培育等领域 [2] - 设立智慧云平台展示区、综合服务窗口、人力资源市场等8大功能分区,预留AI模拟、云招聘等数智化应用空间 [2] - 组建职业指导师和创业导师"两师"队伍,为重点群体提供职业发展建议和创业经验分享 [2] - 开发智慧人才就业云平台,对接学信网、技能人才评价网等专业数据库,实现社保数据自动更新和智能化信息匹配 [2] - 建立覆盖人才、产业、政策等6大维度的信息全景图库,实现人力资源数据"一屏通览" [2] 运营成效 - 每年通过数智化设备服务企业300余家、1.1万余人次 [3] - 通过数智化信息平台服务企业800余家、3.2万余人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