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就业

搜索文档
多举措促退役军人高质量充分就业(民生一线)
人民日报· 2025-08-27 06:22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也关系着退役军人切身利益。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架桥铺路,需要多措并举、协 同发力。拓宽就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不断提高就业服务精细化水平;加强教育培训,设置实用性 强、就业率高的培训项目和课程,不断提高退役军人就业能力;不断完善创业扶持优惠政策,为退役军 人施展才华搭建广阔舞台……各地各部门进行了有益探索,支持退役军人就业政策体系逐步形成。 ——编 者 前不久,北京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指导举办了一场退役军人及家属、随军家属专场招聘会。70家优质企业 带来超750个高匹配度岗位,创业孵化区、技能培训区、拥军一条街等特色服务一应俱全。 数千名退役军人及家属、随军家属穿梭其中,寻找机遇。工作人员热情讲解,求职者满怀期待。"这次 活动很暖心!期待找到心仪工作。"一名退役军人说。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近年来,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把促进退役军人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头等大事,引导 广大退役军人争做各行各业的生力军,在新"战场"上续写荣光,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拓宽渠道,优质岗位精准适配 优质岗位,正在向退役军人精准投放。 今年5月,吉林省退役军人大学生校园招聘会举行,吸引了全省百余家优质企业、千余名退役军人大学 ...
山东着力构建高质量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大众日报· 2025-08-12 09:04
为持续塑强"乐业山东"服务品牌,推动建设高质量充分就业省份,近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 合省委编办、省发改委等14个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塑强"乐业山东"服务品牌构建高质量就业创业服 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以健全"5+5+1"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为核心,全面升级 就业创业服务网络。 "乐业"服务送到家门口递到手心上 山东着力构建高质量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数智服务"赋能就业创业网络搭建 线上场景服务与线下实景体验深度融合,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施意见》明确依托一体 化"数智服务"模式开展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省级将建集中就业信息资源库,推动就业与社保、劳动 关系等业务协同,实现与公安、民政等部门数据共享,动态更新数据,提升分析能力。 针对不同群体的就业创业需求,《实施意见》提出为高校毕业生、农村务工人员、灵活就业人员、 退役军人、重点关爱人群等五类群体"量身定制"服务平台。 面向高校毕业生群体,打造校内外"无缝衔接"的就业平台。到2028年底,山东将实现省内高校大学 生就业创业赋能平台全覆盖;并通过在各市设立青年就业创业赋能中心,校地联合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 市场等,畅通校内外就业资源 ...
2025年上半年青岛市城镇新增就业17.72万人
齐鲁晚报网· 2025-07-30 22:36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025年上半年,青岛市城镇新增就业17.72万人。在山东省率先出台促进高质量充 分就业25项举措、人社系统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12条措施,优化完善"青岗贷"政策措施。实施"技能照 亮前程"培训行动,就业技能培训职业(工种)由92个扩充至135个。举办第六届"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 动"启动仪式暨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等各类招聘活动520场,发布岗位需求28.5万个。深入实施城乡公 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新安置上岗3782人。强化失业人员精准帮扶,实施失业青年就业护航工程,失 业人员再就业6.96万人。全市累计建成400家乐业服务站、20处零工之家。创新实施"人工智能+就业"行 动,在全省首批试点建设"数智就业"服务区。创新开展创业陪跑行动,推动"创·在青岛"大赛转型升 级,吸引优秀青年人才和项目在青落地发展,上半年全市扶持创业2.3万人,带动就业4.12万人。 2025年上半年,青岛市人社系统积极促进群众就业增收,兜牢社保民生底线,全面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 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青岛市城镇新增就业17.7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6.96万人,全市扶持创业 2.3万人,带动就业4.12万人。 社会保障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进一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9:56
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 提出20条服务举措,旨在健全均等普惠、功能完备、帮扶精准、基础巩固、数字赋能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1] - 提高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专业化水平 [1] 均等普惠的就业公共服务机制 - 明确属地服务责任,为城乡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就地就近提供就业公共服务 [1] - 统一服务事项标准,制定省级统一的服务清单,推行全国统一的标识标语等视觉识别系统 [1] 功能完备的就业公共服务内容 - 全面发布就业信息,精准开展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 [1] - 广泛组织"小而专"现场招聘会 [1] - 加强专业化创业服务功能建设,推进培训、孵化、服务协同 [1] 帮扶精准的就业公共服务模式 - 完善发现识别机制,主动、及时将服务对象纳入就业帮扶范围 [1] - 实施求职就业画像,综合采取面对面倾听交流、运用职业素质测评工具等方式,精准判定就业困难类型和程度 [1] - 开展分层分类服务 [1] 基础巩固的就业公共服务格局 - 提升市县综合服务能力,提供全链条就业公共服务 [2] - 将基层就业公共服务融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在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中落实 [2] - 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 [2] 数字赋能的就业公共服务方式 - 加强就业信息资源库建设,加快建立全国集中管理、部省协同联动、数据实时更新的工作新模式 [2] - 推进"人工智能+就业"应用,优化智能化就业服务平台,打造数智就业服务模式 [2] 其他要求 - 开展前瞻性研究、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宣传引导 [2]
热评丨织密“服务网” 让“好人才”遇见“好职位”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01 09:09
政策支持与就业服务体系 - 构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被明确写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成为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的重要着力点 [1] - 人社部等3部门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的通知》,强调强化就业服务保障 [1] - 人社部联合5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20条服务举措,明确新时代就业公共服务实施路径 [1] - 2025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政策密集发布显示全链条优化就业服务的重要性 [1] 地方就业服务实践 - 北京市在五所高校试点建设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提供国家级职业指导师讲解就业形势、简历制作和面试技巧等服务 [3] - 内蒙古自治区搭建"就业内蒙古"求职招聘平台,实施青年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开展一人一策就业结对帮扶等精准服务 [3] - 贵州举办第十三届人才博览会和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提供人才政策咨询、人才公寓等服务,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 [4] 数字化与AI赋能就业 - 浙江大学利用AI技术全面赋能大学生就业,包括AI视频模拟面试平台、"AI简历"和"AI+生涯辅导技能培训" [4] - 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通过数据贯通构建就业画像、绘制政策地图,提供全时化、智能化服务 [4] - "人工智能+就业"应用开拓智能招聘、政策评估等场景,提高人岗匹配精度和效率,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5] 就业服务专业化与精准化 - 就业服务需分层分类,侧重提供求职能力实训、培训见习等专业服务,加快培养职业指导师、职业信息分析师等职业化人员 [3] - 数智就业模式为毕业生提供便利,提高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专业化水平,实现人岗相适、用人所长、人尽其才 [5]
强调均等普惠、帮扶精准!五部门发文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华夏时报· 2025-05-28 10:42
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政策升级 - 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20条服务举措 旨在构建均等普惠 功能完备 帮扶精准 基础巩固 数字赋能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2] - 政策强调通过提升就业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 降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信息不对称 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 [2] - 专家指出政策将推动构建全国"一张网"就业服务体系 对连接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 产业与就业具有深远影响 [4] 当前就业市场现状 - 1-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总量压力仍存 [3] - 结构性矛盾凸显 促进人力资源供需信息匹配成为就业公共服务基本功能 [3] - 政策要求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体现对困难群体精准帮扶 有助于释放潜在劳动力资源 [5] 数字化就业服务创新 - 政策明确加强就业信息资源库建设 推进"人工智能+就业"应用 打造数智就业服务模式 [6] - 直播招聘 企业探访短视频等新兴模式快速普及 数字化平台实现岗位信息实时更新和快速推送 [6] - 大数据分析实现人岗精准匹配 提高就业成功率 同时促进服务均等化 缩小区域差距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