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经济融合

搜索文档
融合之势来自创新之力(现场评论)
人民日报· 2025-06-03 05:43
文化赋能经济,经济活化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 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本版今起推出系列评 论,观察人文经济的丰富实践,梳理经验、总结启示,为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推动高质量 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 ——编 者 文化与经济相融合,应突出"人"。城市的吸引力,往往体现为宜居宜业、宜游宜乐。有商业上的创新氛 围,有文化上的兼容并蓄,长沙的"青和力"十足。数据显示,近10年,长沙人口增长300万以上,其中 80%是年轻人。繁荣人文经济,青年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是体验者,也是创造者。城市有了"青和 力",书写人文经济学大文章就有了新动力。从"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再到"努力成为年轻人的向往之城",当人文经济更多落笔于"人",当更多体制机制创新立足于"人才", 释放出的必定是无限潜能。 长沙古称"星城",进一步释放创新之力,让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力,高质量发展的"星光"一定更加耀眼。 剧场演出以年轻态的表达激活红色文化,推出两年多来热度不减,成为长沙文旅的新名片。来自广东深 圳的00后游客陈梦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