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跨界融合
搜索文档
三特索道:海南项目暂无承办演唱会、音乐节等合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8 11:57
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海南项目目前暂无承办演唱会或音乐节等活动的合作计划 [1] - 公司将持续关注文旅与其他领域的跨界融合模式 [1] - 公司将在适当时机拓展新的业务业态和产品 [1]
“文旅+”跨界玩出新花样:追演唱会游全城 打卡剧综取景地
北京青年报· 2025-11-05 15:14
文章核心观点 - "文旅+"的跨界融合正打破传统旅游边界,科技、演出、影视IP等元素与文旅深度碰撞,为游客带来兼具趣味、便捷与深度的全新旅行体验 [1] 文旅+科技 - 科技作为旅游市场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推动文旅服务从标准化向智能化转型 [1] - 三星堆博物馆《寻觅三星堆》MR互动体验项目耗时数月按1:1比例重构复原6个数字孪生场景,让观众穿越古蜀国体验考古 [1] - 具身机器人在景区应用广泛,如河南宝泉旅游区智慧AI赏花季活动获人民网等点赞,清明假期接待游客破10万人次 [2] - AI技术通过智能导览、大数据人流调控等功能,打通交通、住宿、景区间壁垒,如四川宜宾智慧景区系统实现一键购票、无感入园 [2] 文旅+演出 - 演出经济对城市旅游带动作用显著,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测算显示每支出1元演唱会门票可带动同期周边消费4.8元 [3] - 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旅游演艺票房突破130亿元,市场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3] - 头部艺人演唱会带动文旅消费效果显著,如周杰伦济南演唱会吸引30万人次,刀郎乌鲁木齐演唱会吸引逾400万歌迷跨城涌入,带动当地消费超1亿元 [3] - 多地文旅局出台"票根经济"优惠政策,凭演出门票可在景点、酒店享受专属福利,推动"观演+旅游"融合模式 [3] 文旅+IP - 热播剧《北上》取景地昆山巴城旅游热度飙升,中秋国庆假期昆山市接待游客182.8万人次,日均增长35.9% [5] - 《难哄》取景地重庆洪崖洞等吸引更多粉丝打卡,相关话题在社媒平台热度居高不下 [5] - 《生万物》主取景地山东临沂沂南红嫂家乡旅游区成为新晋打卡地,剧集播出后景区日均接待游客约3000人次,周末达5000人次,较去年同期翻倍增长 [5] - 综艺节目《乐在旅途》第三季带动泉州旅游市场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42.0%,节目中呈现的西街人流量增长108.2% [6] - 《乘风2025》公演后,雄安"五一"假期游客量同比增长120%,白洋淀景区游船预订量创新高 [6] 文旅+赛事 - "苏超"赛事全面提振江苏本地消费业态,带火赛事13城的景点门票、酒店、休闲度假等多重场景 [7] - 赛事期间江苏省度假景区支付订单量同比增长121%,"苏超"主题的江苏餐饮商户数环比增长214% [7]
大市场 大活力丨600年历史的老街 如何圈粉年轻人?一起“种草”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5 13:20
昙华林街区文旅消费 - 昙华林小镇假期前三天日均客流量突破5万人次,较平日翻数倍且以年轻人为主[1] - 山顶小火车采用绿皮车厢与宋代银票车票设计,可远眺黄鹤楼等地标,成为核心体验项目[5] - 特色市集涵盖文创、非遗手作及美食,非遗漆扇制作、吹糖人等互动项目增强游客参与感[6] - 老字号创新推出樱花主题糕点及特色文创,明信片、冰箱贴等单品日销超万件[8] 历史建筑活化与业态升级 - 街区保留50余处中西合璧历史建筑,经2005年起修缮后转型为街头博物馆、艺术中心等[10][12] - 武昌城史馆结合科技手段提供沉浸式体验,同步引入山顶烧烤、民宿及咖啡店等新业态[12][14] 全国文旅融合创新案例 - 常州太湖湾音乐节吸引13万人次游客,70%为省外客群,联动景区推出门票半价活动[14][16] - 淄博改造文商旅综合体,整合非遗工坊、老字号餐饮与文创零售形成沉浸式消费场景[18] - 长兴县紫笋啤酒通过景区摊位+民宿渠道日销300瓶,成为地方特色消费新名片[20] - 佛山顺德"水乡市集"聚集20个非遗与美食摊位,苏州文博市集展出50余家场馆千款文创产品[22][24] 行业消费趋势 - "文旅+"模式推动五一景区门票异地交易额同比增长15%,搜索热度同比上升160%[14] - 音乐节、市集等新体验串联餐饮住宿产业链,延长消费时段并释放假日经济活力[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