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

搜索文档
2025十一黄金假期,演唱会陷入“疲软期”?
36氪· 2025-09-16 11:08
如今,文娱行业里的 "顶流" 赛道,演出行业绝对是绕不开的焦点,也是2023年以来最霸占大众眼球和行动力的"黄金赛道"。(回顾:小沈阳被狂喷,邓 紫棋张学友"让路"中高考,5月超250场个唱狂欢后,6月场次将收缩|演唱会观察) 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2024年国庆七天假期期间,全国5000人以上的大型演唱会、音乐节演出场次达到125场,票房收入8.6亿元,观众人数127.1万 人次,均比去年同期显著增长;2025年五一假期,全国5000人以上的大型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达到12.12亿元,同比增长5.12%,时代少年团、陶喆、周华 健、任贤齐等明星演唱会带动了今年的演出经济消费热潮。 重庆最火热,其次是上海、杭州和北京 据据大麦平台数据,2024年10月1日—10月6日,全国总演出场次同比激增28%,其中,演唱会独占鳌头。据《每日经济新闻》统计,2024年,"十一"全国 演唱会落地在181场,而2023年同期为99场。(回顾:秋冬演唱会流量观察:港台歌手疯狂下沉、内地顶流崛起、流量爱豆走向衰落) 那么,现在到了2025年,从孙燕姿到谢霆锋,头部歌手的演唱会依然一票难求,稀缺项目依然备受市场追捧,作为一年中最重 ...
演出“流量”如何变城市“留量”?这座城市给出自己的答案
央视网· 2025-09-14 11:13
央视网消息: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为了看一场演出而特意奔赴一座城市。当然,来到了一座城,也就有了深入了解这座城市 的契机。除了演出,还能用怎样的精彩对远方朋友的说一句:请你留下来?山西抓住了这股潮流。仅2024年,太原就举办了32场演唱 会,现场观演人数近100万人次,带动消费高达41亿元。这座城市用音乐和热情给歌迷留下了怎样的故事和回忆? 乘着火车来到太原,这两年,每到周末全国各地的歌迷都会来太原打卡,而这座城市也喊出了口号"歌迷之城,太原宠你"。口气 是挺大,究竟能不能hold的住?记者就是带着这个任务来的。 从"演出热"到"文旅热"太原缘何上头? 正当记者在站前广场徘徊的时候,大喇叭传来这样的声音:演唱会免费公交接驳车,纸质票兑换。一抵达太原,就感受到了一波 福利。在太原共设有火车南站、火车站、下元、胜利桥东、体育馆、滨湖街、蒙山街七个接驳车点位,不论是刚下火车还是提前抵达 的歌迷,总有一条公交专线适合你。 如果您运气好的话,还能乘坐太原的观光巴士前往演唱会现场,这里共有锦绣、潮玩以及寻味三个主题,这辆大巴的主题就是潮 玩巴士,一起登上它去看演唱会。在演唱会现场,有一些小细节的服务让记者感到惊喜,这边有 ...
捕捉暑期档几束高光,解码现实娱乐的未来
36氪· 2025-09-12 08:00
"为什么现在这么流行去看演唱会?" "那是演唱会吗?那是解救生活的专家号。" 这段流行于社交媒体的对话,反映着当下文娱消费的新趋势。情绪价值、社交属性与自我表达,成为文娱消费的主流心理和首要需求。 年轻人嘴上嚷嚷着"消费降级",一方面精打细算购买生活用品,转头在一切能满足自身情绪价值的消费上又毫不手软。 与《头号玩家》中对未来世界的想象不同,生长于互联网一代的年轻人反而更倾向于回归线下。比起碎片化、虚拟化的数字娱乐,现实"集体狂欢"所激发 的快乐,似乎更切合人类对娱乐的本质需求。 消费端的变革也引起了头部文娱公司的策略转向。 整个电影暑期档, 谷子经济的火爆启发了诸多头部影视公司。这些老牌"龙头"都宣布要在单一的电影业务之外,开发更多的IP衍生周边。 也有公司更早看准浪潮涌动的方向。三天前,大麦娱乐推出全新吉祥物"麦宝",旗下电影+演出联合会员体系"淘麦VIP"升级为"大麦VIP"。自此,大麦娱 乐从品牌一致性上完成了自5月推出现实娱乐战略后的最后一块拼图。 从阿里影业更名为大麦娱乐开始,这家具有科技属性的影视公司正式转向一个涵盖电影、演出、IP商业衍生、剧集、艺人经纪等全品类的现实娱乐公司。 这些变动甚至带 ...
政策问答·回应关切|服务消费怎样成为新的增长点
人民日报· 2025-09-11 09:23
服务消费政策导向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释放内需潜力并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1] - 商务部将围绕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实施政策组合拳以优化供给和激发消费潜能 [2] - 通过扩大服务业开放增强两个市场资源联动效应并培育新增长点 [2][3] 服务消费市场表现 - 前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且占比持续提升 [1] - 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达32.85亿同比增长20.6% [1] - 截至8月底国内电影票房超392亿元且观影人次达9.09亿均超去年同期 [1] - 上半年全国演唱会票房同比增长约40% [1] 重点领域发展举措 - 开展服务消费季活动及提质惠民行动打造消费新热点 [2] - 通过持续举办中华美食荟等活动培育餐饮消费热点 [2] - 推动家政服务供给扩大并开展职业技能专项培训行动 [3] - 建立家政服务信用体系以优化消费环境 [3] 行业现存挑战 - 一老一小和家政服务等领域存在优质供给不足问题 [1] - 部分领域服务质量与群众期待存在差距 [2]
服务消费怎样成为新的增长点(政策问答·回应关切)
人民日报· 2025-09-11 05:56
读者关切 一方面,持续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围绕支持政策、平台载体等方面推出一批务实举措;开 展"服务消费季"活动,打造服务消费新热点。另一方面,针对高品质服务供给不足,以及群众关心的服 务质量问题,将通过扩大服务业开放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服务,同时有效激发经营主体活 力,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餐饮业和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在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商务部相关负责 人说,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办好"中华美食荟"系列促消费活动以及"跟着电影品美食"等活动,着力培育 餐饮消费热点。同时,将积极优化餐饮业营商环境,规范行业经营秩序,总结梳理各地推进餐饮业高质 量发展的有效做法和典型经验,做好宣传推广。 针对家政服务需求日益增多的情况,将推动扩大家政服务供给,持续开展家政服务职业技能专项培训行 动,提升家政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和家政服务质量。此外将通过家政服务信用体系建设等举措,营造 良好的家政服务消费环境。 相关部门将围绕"对外开放、对内放开",改革、开放、创新并举,引进更多优质服务,大力培育服务消 费新增长点,努力增强服务消费发展后劲。 (文章 ...
杭州一国风酒馆被指营销“擦边”后仍正常营业!可在线订座
南方都市报· 2025-09-06 15:06
公司运营事件 - 杭州国风酒馆因营销店内舞者与顾客亲密互动被指涉嫌擦边 营销行为包括扫码点舞 面纱互动 用嘴喂糖等画面[1][3] - 杭州市萧山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要求公司立即停止不当营销行为 并对是否存在其他违规行为进行核查[1][3] - 公司于2023年3月注册成立 经营范围同时包括餐饮服务与营业性演出[3] 监管动态 - 监管部门进行实地核查后要求停止不当营销 并表示将举一反三加强日常监管[1][3] - 酒馆目前处于正常营业状态 仍提供在线订座服务[1][3]
小小票根撬动亿元级消费
广州日报· 2025-09-03 05:40
"国庆假期广州超级草莓音乐节的门票一预售,我就约上朋友一起抢购了!"音乐节粉丝小汪决定国庆假 期不远游,将连续三天去南沙观赏自己喜欢的歌手表演,这几天还忙着预订周边的酒店住宿。 今年9月到10月将是演唱会、音乐节举办的热门时段,以交通出行、演唱会音乐节、体育赛事等门票为 原点,广州等城市有望靠一张小小的票根串起了餐饮、购物、旅游等多种消费场景,激发出新一轮"全 域"消费热。 上半年,南京先后举办多场大型演唱会,观众凭符合条件的观演、观赛票据即可享受南京市域内景区景 点、住宿餐饮、商场购物三重优惠。在常州,游客可凭借演唱会票根在淹城春秋乐园、舜山小镇等景区 享受门票半价优惠,并在多家商业综合体与餐厅享受伴手礼与套餐优惠。 再看"苏超",一张"苏超"球票即可解锁城市"吃住行游购娱"综合体验。公开数据显示,自从5月份开赛 以来,"苏超"热度持续攀升,其中第五轮、第六轮比赛分别有超18万人现场观赛。美团旅行数据显示, 6月3日至6月8日,江苏省内景区预订量同比增长305%。 数据表明,"票根经济"消费拉动效应明显 "票根经济"造就"离场不散场" "脱口秀门票太热了,手慢无!"广州年轻人小叶感叹。在广州塔剧场举办的江梓 ...
暑期文旅关键词:赛事经济、演唱会经济和亲子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20:32
暑期文旅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国内暑期旅游市场热度持续 文旅消费表现超预期[2] - 文旅消费是中国服务消费增长最活跃的领域[2] 热门旅游目的地 - 暑期热门旅游城市Top10为南京 成都 西安 北京 上海 重庆 长沙 广州 洛阳 昆明[2] - 北京位列暑期境内亲子游目的地TOP1[6] 文体活动对文旅消费的拉动作用 - 95.9%的苏超现场观众因观赛产生门票之外的延伸消费[3] - 北京上半年大型演出活动达102场 票房收入15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约13%和35%[4] - 五月天鸟巢演唱会连续13场吸引观众73万人次[4] - 时代少年团上海站演唱会线上直播吸引2.8亿用户观看[5] 亲子游市场表现 - 全国亲子酒店预订量同比猛涨80%[6] - 多地带有水上乐园的酒店预订量是去年的10倍还多[6] - 北京定制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倍[7] 文旅供给创新举措 - 三星堆博物馆推出夜场参观举措 入馆时间17:00 闭馆时间20:00[7] - 国内多家博物馆推出夜游举措[7] - 城市服务消费供给越来越丰富多元 包含文博游 打卡游 度假游等细分市场[2]
暑期复盘|演出市场票房105.56亿大涨近半,岳云鹏、那艺娜等惹争议
搜狐财经· 2025-09-02 15:27
如果说过去两年演出市场的火爆,可以解释为特殊时期之后的"报复性消费",那么进入放开的第三个年头,如此持续增长 充分说明,当下的演出消费正在形成新的用户心智与场景需求。 根据灯塔数据,从6月到8月的三个月期间,演出行业暑期档票房总计入账105.56亿元,对比去年同期的74.10亿元增长 42.46%。 搜狐娱乐专稿(胖部/文) 刚刚过去的暑期,相较于电影、剧集等产业,线下演出市场的发展势头要猛烈许多。 对比过去两年的票房分布不难看到,音乐演出依然牢牢占据着90%以上的市场份额;旅游演艺、综艺市场消费尽管份额不 大,但都出现了倍数级增长,显示出进一步泛化的消费需求,背后因素包括文旅市场的增长,以及脱口秀等演出品类获得 传播。 在如此市场热度之下,头部歌手也牢牢抓住了机遇。 张学友、周杰伦、孙燕姿、陈奕迅、五月天等国民级歌手/组合延续巡演,五月天更在鸟巢"驻唱"13场打破记录;张杰、周 深、刘宇宁等当红歌手,易烊千玺、时代少年团等顶流也先后开唱,都有不错的成绩。 尤其是今年"其他"类目,尽管票房仅为3.32亿元,但观演人次达到375.8万,占比高达18.1%,进一步指向一些更为小众的消 费场景,包括哑剧、综合类演出 ...
大麦娱乐20250829
2025-09-01 00:21
大麦娱乐业务与财务表现 **公司业务结构及收入贡献** - 大麦娱乐业务分为影视、演出和IP衍生品三块 影视业务2024财年收入占比约50% 演出业务占比约30% IP衍生品业务占比约20%[1][3][4] - 2024财年总收入约67亿元 预计2026财年总收入达80亿元[1][4] - 传统影视业务呈下降趋势 演出业务预计增长20% IP衍生品业务预计增长接近60%[1][4] **IP衍生品业务进展与策略** - IP衍生品业务2025年第二季度合同金额大幅增长百分之几十 全年B2B授权预计保持高双位数接近翻倍增长[1][6] - 全年IP衍生品收入预计达22-23亿元 同比增长接近60%[1][5][6] - IP ToC业务采取三步走策略:线上旗舰店Chicawa流水超一亿且计收率约60% 上海线下快闪店日均销售额达几十万元 自主生产开发内生IP新品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初推出[1][7] - 2025年IP业务利润保守估计约3亿 去年利润率14-15% 但因招聘进度不确定可能有额外开支[7] **演出业务发展情况** - 演唱会业务全年收入预计24-25亿元 同比增长20%[1][8] - 内容业务去年收入5亿 今年预计超7亿且同比增长超40%[8] - 票务业务全年收入预计增长15%至17-18亿 上半年占比通常较高约五到六成[8] - 演唱会GMV增速波动 4-6月放缓至个位数 7月回暖至29% 大型演唱会GMV增长有望达双位数[1][8] - 体育赛事和剧类增长较快 推动票务收入端增速高于GMV增速[8][9] **海外战略与投入** - 2025年6月底至7月初启动海外战略 组建国际团队负责海外演出业务及产品升级 团队扩展至小几十人[3][10] - 产品升级包括构建本土化APP、解决支付注册适配、开发二手票动态定价系统 需投入人员及研发成本[3][10] **利润预期与影响因素** - 2025年大麦演出利润预计8.5-9亿 具体取决于人员调整和新招员工数量[11] - 公司整体经调整EBIT 2024年约8亿元 大麦贡献8亿 IP贡献2亿 2025年两块业务均有确定性增长[5] **市场竞争与估值** - 大麦演出具备坚实壁垒 如独代苏超赛事和周杰伦上海场总代[16] - 与猫眼相比市占率未明显提升但仍保持强劲竞争力[16] - 市场估值对大麦给予20倍PE 对阿里云给予30倍PE 向下看到285亿港币 向上看26财年有20%增长空间 若切换到27财年有至少30%利润增长[14] - 港股互联网娱乐板块中公司估值稳定性和未来空间受市场认可[15] **风险与股价表现** - 2025年8月30日股价明显下跌 主因花旗NDR报告提到大型演唱会业务增长受限、额外投入开支影响利润 引发市场不确定性[2] - 公司处于快速扩张阶段 短期利润波动不可避免但收入增速更重要 市场估值仍有支撑[12][13] 美图公司相关要点 **市值与业绩预期** - 美图公司市值底部区间390亿人民币 基于今年业绩上修至9.4亿及明年达成13亿业绩预期[3][17] - 具备至少600亿人民币市值潜力 因订阅增速快、利润率提升等因素[3][17] **产品与合作进展** - 最近在iOS上线AI试装产品 连接淘宝实现直接下单采购 体现与阿里合作深化[18] - 计划对代理产品Roboneo更新 添加无限画布功能、上线精细化功能、商业化转向正式订阅付费模式[19] 网易云音乐与港股市场 **网易云音乐发展驱动** - 未来增长主要来自南下资金和消费资金推动 通过扩展付费用户群体带动收入增长[20] - 线上消费体验增强用户付费意愿 年轻人趋势明显 短期内继续扩展付费用户 两三年后可能效仿TME提价或多元化变现[20] - 估值受限于TME水平 上升空间有限但下跌空间较小[21] **港股中型公司股价弹性** - 2025年5月以来港股中型公司股价弹性高 通常具备高壁垒或涉及IP主题[22] - 市场流动性好转时估值有显著反应 但公司业绩仍是长期表现重要因素[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