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演出
icon
搜索文档
“带着空箱子去中国”成新风尚,前三季度离境退税销售额增长约1倍
搜狐财经· 2025-10-28 12:31
消费政策与宏观数据 - 今年前三季度免签入境外国人达2089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50% [1][5][9] - 离境退税销售额增长约1倍 [1][5][9] - 政策层面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推动惠民生与促消费结合 [1][5][9] 第八届进博会概况 - 本届进博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举办,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 [2][6][10] - 境外参展企业达4108家,整体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规模创新高 [2][6][10] - 同期举办虹桥国际经济论坛,设33场分论坛及闭门会,配套活动80余场 [2][6][11] “购在中国”系列活动 - 商务部将于11月5日启动2025中国国际精品消费月活动,作为年度重头戏 [2][6][11] - 活动聚焦首发经济,围绕精品购物、精致美食、精彩旅游、精美展演推出优惠举措 [2][6][11] - 上海将同步推出“申城五新”系列活动,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 [2][6][11] 上海消费市场表现 - 今年1-9月上海电子商务交易额超3.27万亿元,同比增长12.7% [3][7][12] - 直播网络零售额达3690亿元,同比增长23.6% [3][7][12] - 上海推动“人工智能+消费”创新,并首创“票根码”联动消费 [3][7][12] 上海服务消费数据 - 今年1-9月上海旅游入境人数超630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同比增长近30% [3][7][12] - 举办文博美术展览近千场,接待观众4000万人次,其中“古埃及文明大展”吸引观众277万人次 [3][7][12] - 前8个月举办国际国内体育赛事110余项,大型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增长8.5% [3][7][12]
校园舞台让青春“燃”起来
中国青年报· 2025-10-27 07:05
校园演出活动热度与参与度 - 一项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84.50%的受访者在过去一年内在学校舞台观看过社团演出,观看频率超过2次的受访者占比达到60.19%[3] - 学生了解校园社团演出的主要渠道包括校园海报和传单(65.03%)、微信朋友圈和公众号推送(59.08%)、同学和朋友推荐(56.38%)以及学校官网通知(50.81%)[3] - 天津大学团委推出的迎新文化季在9月精心打造了15场文化活动,涵盖五大主题板块[3] 受欢迎的演出类型与社团规模 - 调查发现,舞蹈类表演(52.96%)和脱口秀等喜剧演出(52.64%)最受欢迎,音乐剧(44.02%)、乐队声乐(40.37%)、话剧(39.76%)等也受到不同程度欢迎[5] - 天津大学北洋艺术团总人数常年维持在2000人左右,每年文艺演出近百场,其品牌活动“周末音乐会”自1997年起已演出上千场[4] - 华中科技大学音乐剧社约有85名成员,每学期举办两场演出,小型演出一般吸引100名观众,大型演出能吸引至少400名观众[6] 学生参与动机与收获 - 学生观看高校社团演出的主要原因包括更高的演出专业性(53.98%)、更便利的演出时间和地点(52.87%)、更有知名度的剧目(47.70%)[6] - 73.07%的受访大学生认为社团演出丰富了课余生活,61.67%认为其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57.43%认为其提升了校园艺术氛围[7] - 参与演出类社团的学生中,67.01%担任过演员,29.06%担任过导演、编剧等创作骨干,54.44%认为自身专业技能得到提升,50.13%结识了志同道合的伙伴[9][10] 社团运营与挑战 - 影响高校演出类社团发展的因素包括成员时间精力难协调(57.61%)、经费不足及场地租赁开销大(49.37%)、缺乏专业指导(39.47%)[12] - 学生对社团发展的期待包括配备艺术指导老师(49.37%)、设立稳定的活动专项资金(49.11%)、提供固定且专业的排练演出场地(47.84%)[13] - 天津大学北洋合唱团探索“原创”路线,在2025世界合唱节荣获混声合唱组金奖冠军;江西服装学院大型音乐舞台剧《服装赋》汇聚300多名师生,已演出5次[9][10] 创新实践与社会延伸 - 芜湖学院戏曲社将戏曲与流行元素融合创作的短视频获赞超30万,相关作品点赞量突破40万,并将线上经验转化为实践成果,在省级比赛中获奖[8] - 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平台,如提升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49.37%)、增强自信心与表达能力(37.69%)、锻炼组织管理能力(15.10%)[10] - 天津大学天美工作室已在音乐平台开设官方账号并认证为平台音乐人,学生从中找到社交与艺术的双重乐趣,能释放情绪、调节心情[13]
151.35亿元、119亿人次!“数”看美食撬动文旅、舌尖带动脚尖 跨城带动效能释放
央视网· 2025-10-23 13:53
央视网消息:2025年以来,演出、音乐节、赛事等都在持续发挥跨城带动效能,大小博物馆里人潮涌动。随着服务消费需求加速释 放,服务消费正在成为新引擎。从一组数据来看消费市场的扩容升级。 暑期档(7—8月份),全国营业性演出票房收入151.35亿元,同比增长3.90%。 暑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3.04亿人次,同比2024年(2.96亿人次)增长2.6%,创历史新高。 前三季度,旅游游览服务类平台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超两成。 美食撬动文旅,前三季度 全国餐饮收入40989亿元,同比增长3.3%。 舌尖带动脚尖,2025年暑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119亿人次,日均1.92亿人次,同比增长4.3%。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入境消费红红火火。第三季度,有1.78亿人次出入境,同比上升12.9%。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724.6万人次, 占入境外国人72.2%,同比上升48.3%。 ...
奋进的河南——决胜“十四五”丨文旅票根里的消费活力
河南日报· 2025-10-23 07:51
行业趋势:票根经济的兴起与模式 - 票根经济是以票根为载体或纽带,通过折扣、满减、积分等形式链接其他消费场景,构建涵盖票务销售、消费衍生、文化传播等环节的新型经济形态 [2] - 该模式将原本孤立的产品或服务串联起来,让不同领域的消费资源流动与共享,实现多方共赢,将流量最大化转化为经济增量 [5] - 消费者凭借一张票根可解锁吃住行玩等一系列福利,例如凭演唱会门票获取周边酒店、景区门票折扣,或通过电影票根解锁商圈消费满减 [2] 市场表现:郑州文旅消费活力 - 2024年郑州市举办大型营业性演出47场,观众达96万人次,今年以来审批营业性演出约5万场,剧目751个,各大剧场一票难求 [2] - 演出期间郑州推出酒店、景区联动服务,有效延长观众停留时间,以票根串联起吃住行游购娱整个消费链 [2] - 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河南省接待游客27.23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64万亿元,年均分别增长6.8%和7% [4] 案例实践:票根经济的商业应用 - 郑州奥斯卡龙湖金融岛影城通过观影票根联动商圈合作门店,提供满减优惠,激活商圈消费 [3] - 郑州大剧院推出“艺游郑州”文商旅促消费活动,联动博物馆、餐饮、住宿等全市商业业态品牌,为观众提供多重消费优惠,外地观众凭异地身份证或车票可享指定场次5折购票 [3] - 2025五月天25周年巡回演唱会郑州站期间,大量歌迷涌向蜜雪冰城总部概念店及周边餐饮店,带动粉丝套餐和专享优惠消费 [3] 行业影响:文旅融合与品牌提升 - 票根经济将短期演唱会消费转化为对本地特色产品、文化体验的持续关注,提升游客体验并助力城市文旅品牌传播 [3] - 文化和旅游消费正向着融合、创新方向前进,一场演出能带动旅游、促进商业消费 [3] - 河南省坚持以“老家河南”“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为统领,持续提升文旅形象 [4]
回望“十四五”| 扩内需增活力优环境 “十四五”深化改革结硕果
中国证券报· 2025-10-22 08:28
拥有超大规模且极具增长潜力的市场,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和应对困难挑战的坚实依托。 "十四五"以来,依托强大的国内市场,内需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和稳定锚;一系列改革举措落 地显效,让经营主体信心增强、轻装上阵;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推进,市场环境持续优化,要素资 源更高效配置。展望"十五五"时期,多位专家认为,应继续聚焦经济运行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推动各 项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释放内需潜能 "十四五"时期,我国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日益强劲。过去4年,内需对经济增 长的平均贡献率为86.8%。 尤其是我国在2024年实施新一轮"两新"政策和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以来,有效激发了国内消 费潜力和投资动能,有力推动了供给和需求的良性循环。 一方面,我国消费市场规模稳步扩大,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家政服务业扩容升级,演出市场热度持续攀 升,5G、物联网等新技术在消费领域加快应用……近年来,我国基础型服务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改善 型服务消费活力不断增强,新型服务消费加快培育壮大。 消费潜力持续释放,离不开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围绕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培育壮 大新型消费等 ...
最大变化是消费观念的改变
人民日报· 2025-10-20 06:03
消费观念转变 - 消费者从节省会员开支转变为将信息服务视为每月固定支出 [1] - 消费重心转向旅行、演出、美食、运动健身等体验式消费 [1] - 购买家电时更倾向于为智能化功能付费 [1] - 在知识付费上消费行为更趋理性和聚焦 [1] 新能源汽车行业 - 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态度从观望转变为积极推荐,主要驱动力为用车成本优势、驾驶体验提升和智能化功能 [1] - 行业成功改变了消费者此前对续航能力、安全性和保值率的担忧 [1] 整体消费趋势 - 当前消费模式更趋理性和精简,追求让支出更具价值 [1] - 消费者在能力范围内既追求生活品质,也注重消费的合理性,要求“贵”得其所 [1]
史诗归来——亚历桑德罗&德乐黑第十轮中国巡演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16 12:30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跨越大陆的灵魂交响 · 印第安之笛 × 草原呼麦的传奇再临 一场来自山与草原的重逢 两位大师,跨越文化的奇迹合作 亚历桑德罗来自南美秘鲁,他的盖纳笛吹出安第斯山的风与灵魂;德乐黑来自蒙古草原,他的呼麦低 沉、辽阔,如大地的脉搏在震动。 当他们的音乐交织时,仿佛天与地都在对话。那不是表演,而是一种原始的力量——让人心中安静、身 体震撼、灵魂共鸣。 从2016年初次踏上中国土地,印第安音乐家亚历桑德罗·奎瑞瓦鲁已经用他的笛声,陪伴了无数中国观 众度过心灵震撼的夜晚。2025年,是他与中国观众的第十次相遇。这一次,他携手蒙古呼麦宗师德乐 黑,共同开启"印第安之笛·第十轮中国巡演",为我们带来一场穿越大陆与文化的音乐史诗。 他们的合作像风与大地的融合,让人听见远古的回响,也听见生命的呼吸。 亚历桑德罗用笛声穿越世界;德乐黑用呼麦唤醒大地。他们的合作,是音乐史上罕见的奇迹。每一场演 出,都是一次心灵的旅行。 这不仅是一场音乐会,更是一场灵魂的洗礼。让音乐,带你回到风的故乡。 时间:2025.11.08 周六 19:30 场馆:北京市 | 中山音乐堂 扫码购票 *本场演出由 北京天利时代国际演出策划 ...
广东省4A级及以上景区国庆假期前五天接待游客262.8万人次
中国发展网· 2025-10-14 12:28
假期文旅市场总体表现 - 2025年国庆假期第五天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262.8万人次 [1] - 古驿道重点区域接待游客39.8万人次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接待游客19.8万人次 [1] - 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接待游客32.2万人次 重点公共文化机构接待市民游客33.5万人次 [1] 多元化演艺活动供给 - 星海音乐厅一天上演四场音乐会 包括国风版和维也纳室内乐重奏 [2] - 广东歌舞剧院紫罗兰电声乐队在白鹅潭大舞台举办免费音乐会 [2] - 广州大剧院上演二十四伎乐戏剧国风音乐会《三国的三国》 [2] - 脱口秀全国巡演在广州蓓蕾剧院举办 相关综艺豆瓣评分7.9且播映指数达83.62 [3] - 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持续进行 涵盖钢琴演奏会、粤剧、话剧等剧目 [3] - 10月5日当天广州有5场Livehouse在不同区域上演 [3] - 2024年音乐演出总体市场规模387.33亿元 Livehouse和专业剧场票房收入约90.97亿元 同比增长5.5% [4] 亲子家庭文旅消费热点 - 广东科学中心多个剧场展演加场 因游客众多启动入馆限流措施 [5] - 广州动物园面向亲子家庭开启研学活动 结合中秋主题扎制狮子灯笼 [6] - 广州海洋馆推出双人票、三人票优惠及双园联票优惠 [6] 地方特色文旅活动与促销 - 清远市推出高性价比多日游路线 清远长隆度假区举办非洲神兽贺国庆活动 [7] - 佛山市推出龙舟宴、龙舟美食集市、龙舟旅游路线等主题活动 [7] - 汕头市在美团大众点评推出国庆逛吃指南 附带打卡基金等福利 [7] - 东莞市在可园博物馆举办中秋活动 融合猜灯谜、放花灯、逛游园会等项目 [7] - 肇庆市举办文化、旅游、体育促消费活动 吸引6万多市民游客参加 [8]
脱口秀“笑”出演艺经济新亮点
新华网· 2025-10-14 08:18
国庆假期演出市场总体表现 - 国庆中秋长假期间,以脱口秀、话剧等为代表的剧场类演出票房同比增长16.8% [4] 脱口秀行业增长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脱口秀演出场次同比增长54.1%,票房同比增长134.9% [5] - 截至2025年上半年,个人脱口秀专场巡演已累计超千场,超60万观众观演 [5] - 单场500人以上的脱口秀演出达650余场,同比增长超过8倍 [5] - 脱口秀已成为剧场类演出第二大品类 [5] 脱口秀观众特征 - 30岁以下观众购票占比超过52% [5] - 观看脱口秀演出的观众中,单人观演的占比达到74.6%,显著高于行业均值 [5] 脱口秀的吸引力与行业价值 - 表演形式契合年轻观众需求,内容聚焦现实情境,易引发情感共鸣 [6] - 演出形式灵活、时长合适,票价选择范围大,符合年轻群体消费水平 [6] - 行业对大众情绪释放和社会心理调节具有独特价值 [6] - 经过线上广泛传播,已拥有海量固定观众群体,产生主流文化影响 [6] 脱口秀的地域化发展与文旅融合 - 演出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扩展到更多地区,如湖南长沙、贵州贵阳、四川成都 [7][8] - 地域化风格促进文旅消费,例如长沙的“湘味”脱口秀成为游客打卡项目 [7] - 笑嘛剧场一年约有500多场演出,带动观演前后产生的餐饮、购物等周边消费 [7] - 贵阳话版脱口秀在短视频平台出圈,带动线下演出爆满 [8] 脱口秀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 行业发展方向趋向人才专业化、服务精品化以及品牌规模化运营 [8] - 部分专场演出进入千人剧场,对标准化运营支撑提出更高要求 [8] - 专业运营平台通过标准化流程提供可复制的服务模块,有助于推动行业进入产业化发展新阶段 [8] - 运营平台可处理跨城调度、舞美搭建等挑战,实现演员专注创作与运营团队专业服务的有效分工 [8]
脱口秀“笑”出演艺经济新亮点(深观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14 06:53
近年来,脱口秀这一新大众文艺形式日渐风靡,促进了线下演出市场的繁荣,为百姓的文化消费提供了 新选择。 线下演出吸引力不断增强 观众在剧场内观看脱口秀演出。(资料图片) "平时工作挺忙挺累的,休息时能在剧场里开心地笑一个小时,对我来说是特别好的解压方式。"北京市 朝阳区居民陈遥告诉记者,她现在最喜欢的娱乐方式就是到小剧场看脱口秀演出。 虎鲸文娱发布的《2025国庆假期文娱消费报告》显示,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演出市场热度攀升,其中以 脱口秀、话剧等为代表的剧场类演出票房同比增长16.8%。 "现在能看脱口秀演出的地方越来越多了,行业中成熟的演员也增加了。"陈遥说,今年以来,她明显感 到脱口秀演出市场日渐繁荣。"我常去的几个脱口秀剧场,周末的演出几乎场场爆满。一些我很喜欢的 脱口秀演员的专场演出,开票后几秒钟就售罄。"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脱口秀由于在专业剧场演出场次激增,带动整体票房显著增 长。脱口秀演出场次同比增长54.1%,票房同比增长134.9%,已成为剧场类演出第二大品类。 灯塔专业版联合大麦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个人脱口秀专场巡演已累计超千场,超60万 观众观演。单场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