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材料产业链现代化
icon
搜索文档
加快推动江苏纳米材料产业链现代化
新华日报· 2025-04-29 05:38
行业政策导向 - 《"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动新材料技术与信息技术、纳米技术、智能技术等融合发展趋势,强化应用领域支持和引导 [1] - 纳米材料是新材料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前沿方向之一 [1] - 江苏应实施"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工程,锻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全链条纳米材料产业集群 [1] 行业发展挑战 - 纳米材料制备存在技术设备门槛高、工艺参数控制难等痛点,传统试错式开发周期长、转化率低 [2] - 产业投资呈现"点状支持"特征,资金分配聚焦单一项目或环节,尚未形成联动效应 [2] - 创新资源区域集聚明显、学科壁垒制约原始创新,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动力不足 [2] - 通用基础原材料缺少标准化"设计—制造—评价"共享数据库,多数企业陷入"技术引进—代工生产"低水平循环 [2] 产业发展策略 建链机制 - 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拓展全省纳米材料产业主题基金支持范围和力度,对进口关键生产设备给予税收优惠 [3] - 建立"实验—中试—应用推广"一体化的研发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新材料定制开发、中试工程、产线设计等研发服务 [3] - 发展"理性设计—高效实验—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新型材料研发模式,缩短材料筛选与开发周期 [3] 补链机制 - 实施"链长制"投资模式,由产业链龙头企业牵头设立"链长基金",按产业链关键环节分配资金 [4] - 建立动态评估机制,按季度对产业链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评估,动态调整资金分配比例 [4] - 对重点企业、项目、园区实行领导干部包联服务全覆盖,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 [4] 强链机制 - 组建纳米制造创新联合体,积极探索揭榜挂帅、赛马制等科研组织形式,突破关键共性技术 [5] - 加快建设苏南苏北纳米产业协同平台,在苏北建设纳米产业转移示范基地 [5] - 推动"纳米+"赋能传统材料产业,对现有基础原材料产品进行技术赋能与高值化利用 [5][6] 延链机制 - 强化知识产权体系建设,推动孤立专利技术向系列专利技术转移,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6] - 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卓越工程师学院分院,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培育创新人才 [6] - 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提高产业集中度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