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运动
搜索文档
广东不必学江苏经济模式,也难以复制|微观视界
经济观察网· 2025-09-28 09:13
广东与江苏的经济发展差距与趋势 - 2024年广东GDP为14.16万亿元,江苏为13.7万亿元,两省GDP差距缩小至4626亿元 [2] - 2024年江苏实际经济增速为5.8%,显著高于广东的3.5% [2] - 2025年上半年广东GDP为68725.4亿元,江苏为66967.8亿元,两省经济总量差距进一步缩小至1757.6亿元,创近6年同期最小差值 [2] 基础设施投资模式差异 - 2019年至今江苏基建增速呈上行趋势,而广东基建投入呈现下降态势 [2] - 2024年江苏基建增速为13.3%,广东仅为0.2%,两者差距明显扩大 [2] - 2024年江苏省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为98.7%,广东仅为3.9% [3] - 江苏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进行逆周期调节以拉动经济增长 [2] 地方政府融资机制对比 - 截至2024年末,江苏县域地方国企融资企业数量为481家,融资额达8.54万亿元;广东县域地方国企融资企业数量为49家,融资额为1.54万亿元 [3] - 江苏县域国企通过市场化手段融资,规模巨大;广东县域建设资金主要依靠政府专项债券融资 [3] - 江苏的县城投公司能够以低于3%的成本获取资金,形成"债—贷—债"的良性闭环 [6] 江苏模式的核心特征 - 江苏模式核心为"政府主导、园区驱动、债务支撑",实行独特的二级财政体制,13个地级市全部实行二级财政,县级政府可直接对中央分税 [5] - 江苏实行"链长制",由省领导亲自担任各产业链"链长",按照"缺什么引什么"的原则打造完整产业链 [7] - 江苏重大项目投资额占干部考核权重高达35%,并曾对隐性债务实行"一次性锁定+终身免责"政策 [6] 广东模式的核心优势 - 广东模式精髓在于"市场主导、民企驱动、全球布局" [5] - 广东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拥有1.27亿实时人口,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79万亿元 [11] - 广东拥有几乎全部工业门类体系,是国内制造业产业链条最完整的省份,拥有近400个地方产业集群 [11] - 2025年上半年广东登记在册经营主体突破2000万户,每6.4个广东人就有1个老板,民营经济对GDP贡献超60% [13] 广东的消费市场潜力 - 2023年广东人均GDP接近2万美元,粤港澳大湾区人均GDP达2.35万美元 [13] - 广东跨境电商出口占全国43%,本土消费直接对接全球需求 [11] - 2024年末广东住户存款余额11.3万亿元,全国第一,比江苏多出2.4万亿元 [13] - 广东私人汽车保有量2700万辆,每千人拥有201辆,远高于江苏 [13] 广东国际化发展建议 - 截至2024年,广东企业对外投资存量仅为2100亿美元,有巨大发展空间 [17] - 建议借鉴日本海外发展模式,通过香港金管局牵头组建人民币银团,利率比当地基准利率低50-100BP [17] - 建议建立湾区制造标准并推动与国际标准互认,组建由香港国际仲裁中心为主的"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 [17] 广东改革开放深化方向 - 建议探索制度型开放,争取大湾区特别立法权,对审批制度、机构改革、跨境金融等领域有立法权 [18] - 建议探索建立更加开放的跨境金融市场和专业服务市场,推动专业资格互认 [18] - 建议推动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商事法院,探索粤港澳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在技术标准、社会事务管理等领域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