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第二增长曲线

搜索文档
长三角议事厅·周报|新能源汽车产业需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新浪财经· 2025-05-19 19:43
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表现 - 2025年一季度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量超84万辆 占全国总量近三成 同期全国产量达285.6万辆 同比增长28.2% [1] - 产业正从电动化向智能化转型 但面临产能过剩、渗透率下降及区域协同问题 [1] 区域产业布局与优势 - 上海依托特斯拉和上汽构建整车-智能驾驶-域控芯片生态 特斯拉上海工厂2024年交付91万辆 占全球产能近半 上汽与华为合作项目预计带动年产值增500亿元 [2] - 江苏形成全国领先锂电池产能基地 聚集宁德时代、比亚迪等190余家企业 同时南京引进小米研发总部 盐城推动东风悦达起亚转型 [2] - 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2024年营收突破万亿元 增长19.5% 金华、宁波在电驱电控领域占优 但企业多面临融资窄、供应链弱问题 [3] - 安徽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168.4万辆 同比增长94.5% 占全国超1/8 合肥集聚蔚来、小鹏 芜湖宣城构建整车-软件-测试生态 [3] 区域协同挑战 - 数据标准不一导致测试道路数据不通 虽实现牌照互认但平台接口和管控标准不统一 [3] - 金融支持以本地项目优先 合肥"政府+资本"模式聚焦本地企业 未形成跨区域辐射 [4] 智能化转型趋势 - 全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2024年9月53.2%降至2025年1月41.5% 软件定义汽车成为新竞争焦点 [5] - 上海推进车芯联动 临港打造千亿级集成电路和新能源汽车集群 地平线、小鹏设立芯片研发团队 [5] - 杭州、合肥依托软件和AI人才成为创新高地 阿里达摩院、斑马智行等提供支撑 [6] 软件生态短板 - 操作系统、仿真工具等中间件环节薄弱 缺乏主导性车规操作系统平台 [6] - 智能驾驶测试规范和数据格式不统一 企业依赖国外系统二次开发 限制底层控制权 [6] 其他区域产业动态 - 宁波1-4月进出口总值4724.5亿元 同比增长8.2% 民营企业占比77.4% 汽车出口增速达40% [10] - 嘉兴佳利电子突破5G通信核心器件技术 年产24亿只陶瓷元器件 研发投入强度超9% [10] - 安徽大学驱动电机技术成果应用于奇瑞、江淮 中电信量子发布全球首个量子密钥商用体系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