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管理

搜索文档
零跑领跑,“蔚小理”们还有几家能上岸?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8-15 13:02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专家指出新能源汽车企业年产量需达到200万辆才能存活,目前仅比亚迪达标[4] - 2024年吉利、长安、奇瑞新能源销量分别为88万/73万/58万辆,远低于生存线[6] - 新势力普遍认同100-200万辆年销量为生死线:何小鹏设100万辆门槛,李斌定200万辆标准,理想目标180万辆[10] 零跑汽车分析 - 2024年交付29.37万辆,2025年目标50-60万辆,上半年完成22万辆,7月达月销5万辆[10] - 毛利率从2023年8.4%提升至2024Q1的14.9%,接近盈亏平衡[12] - 核心策略:C系列车型88%零部件通用化,65%核心部件自研,通过平台化降本[12][14] - 产品定位10-20万区间,C系列占比77.5%,通过降价策略(如C11从30万降至15万)抢占市场[15][17] - 潜在问题:采用二三线电池供应商,上半年投诉量达367起;智能化投入保守[18] 新势力战略调整 **价格战趋势** - 小鹏Mo3降价至12万区间,G6/G7产品线冲突导致7月销量跌31.3%[22] - 理想L6降价至24万,打破原有价格体系[20] - 蔚来乐道L90起价17.98万,较原"9"系便宜10万以上[23] **战略转型** - 蔚来整合子品牌,收缩非核心业务,以ROI为导向改革供应链[22][25] - 理想面临增程市场红海化(20款竞品涌入)和纯电转型双重挑战[26] - 新势力产品开发周期缩短至2年以内,竞争重点转向供应链效率[31] 市场动态 - 10-20万价格带成为新势力与传统车企混战焦点[17][20] - 家庭用户预算从25万降至18万,消费倾向保守化[15] - 纯电车型溢价能力减弱,问界M9纯电版前4月仅售3425辆[26] - 小米汽车通过差异化(如纽北圈速)尝试跳出价格内卷[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