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汽车战略整合
icon
搜索文档
极氪私有化背后:吉利新能源战略告别“赛马与内斗”
核心观点 - 吉利汽车提出私有化极氪的报价函,计划以每股2.566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5.66美元的价格收购极氪剩余股份,较最近交易日溢价13.6%,较30日均价溢价20% [3][5] - 私有化后极氪将从纽交所退市并完全并入吉利体系,当前吉利持有极氪65.7%股份 [5] - 此次整合是吉利战略调整的关键举措,旨在解决多品牌内斗、资源重复配置等问题,提升整体协同效率 [6][8][12] 战略调整 - 吉利发布《台州宣言》,明确聚焦汽车主业、整合业务板块、强化战略协同的战略方向 [6] - 战略聚焦:推进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巩固燃油车市场地位,布局多技术路线新能源商用车 [7] - 战略整合:梳理业务板块定位,优化产业布局,减少重复投资 [7] - 战略协同:加强技术共享与品牌互动,发挥乘用车体系优势赋能商用车 [7] - 已执行品牌整合:领克并入极氪,银河整合几何、翼真等品牌 [7][8] 品牌表现与问题 - 银河品牌2024年销量超49万辆,凭借性价比策略在刚需市场表现突出 [9] - 高端品牌表现不佳:极星2024年销量3114辆,路特斯3018辆,远低于小米SU7(月销破2万辆) [10][12] - 品牌协同混乱: - 技术配置倒挂:路特斯未搭载四轮四电机系统,而同级极氪001 FR配备 [14] - 电气架构差异:极星4全系400V架构,极氪001同价位已标配800V [14][15] - 产品线冲突:领克推出纯电车型Z10/Z20,极氪计划推出混动车型9X [17][20] 极氪的定位与挑战 - 极氪是吉利新能源领域最成功品牌:2022-2024年销量分别为7.2万、11.9万、22万辆 [24] - 2025年1-4月极氪销量仅5.5万辆,完成全年目标17.2%,面临销售压力 [26] - 财务持续亏损:2021-2024年净亏损45.14亿、76.55亿、82.64亿、57.9亿元 [27] 私有化效益 - 成本优化:整合后预计降低5%研发费用率和3%物料成本 [30] - 估值考量: - 美股对极氪估值低迷,最高股价仅33.3美元/股,市值低于上市前融资估值 [33] - 中概股面临政治风险,私有化可规避潜在摘牌威胁 [33][34] - 战略价值:极氪作为"嫡系"回归将提升内部协同效率,强化新能源转型抓手 [25][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