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极氪001
icon
搜索文档
新势力十月成绩单:零跑八连冠 理想跌出4万阵营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1-05 16:14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10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热度延续,新势力品牌表现尤为抢眼,市场格局迎来新的转折点 [1] - 头部阵营销量出现“破纪录”狂欢,第二梯队实现强势突围 [1] - 3万辆月交付量成为新的竞争门槛 [10] 头部阵营品牌分析 - 零跑汽车10月交付70,289辆,同比增长84%,连续8个月位居新势力销量榜首,刷新造车新势力月销纪录 [2][3] - 零跑汽车聚焦10万至20万元主流价格带,并实现“纯电+增程”双路线布局,覆盖广泛用户群体 [5] - 鸿蒙智行10月交付68,216辆,创单月交付量历史新高,并于10月28日全系交付突破100万台,用时43个月成为新势力中最快达成百万交付的车企 [2][5] - 鸿蒙智行旗下拥有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五大品牌,其中问界系列是核心支撑,凭借充足的订单储备和完善的高端产品矩阵,有望在四季度冲击单月7万辆交付关口 [7] - 理想汽车10月交付31,767辆,同比下滑38%,是头部阵营中唯一出现同比、环比双下滑的企业,其主力增程车型面临激烈竞争,纯电车型未达预期,i6车型订单超7万辆但产能尚未完全释放 [2][17] 第二梯队品牌表现 - 小鹏汽车10月交付42,013辆,创历史新高,连续2个月超过4万辆,MONA M03在十月交付超15,000辆,首款增程车型即将上市,预计月销有望冲击万辆 [2][9] - 小米汽车10月交付量持续超过40,000辆,连续两个月稳定在4万辆以上,目前仅有SU7和YU7两款车型但市场号召力强 [2][9] - 蔚来公司10月交付40,397辆,同比增长92.6%,连续三个月创历史新高,其中蔚来主品牌交付17,143辆,乐道交付17,342辆,firefly萤火虫交付5,912辆,多品牌战略进入收获期 [2][10][12] 长安系品牌动态 - 深蓝汽车10月销量达36,792辆,主力车型S05在该月销量突破2万辆 [2][14] - 长安启源销量达36,378辆,连续第三个月销量突破3万辆大关,Q07车型10月销量达11,637辆,自4月发布以来累计销量已突破79,935辆 [2][15] - 深蓝汽车与长安启源共同证明了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双轮驱动”策略的成功 [15] 中层阵营品牌增长 - 极氪品牌10月销量达21,423辆,同比下滑15%,焕新极氪001上市锁单量快速破万,新车型市场热度较高 [2][18] - 岚图汽车10月销量达17,218辆,同比增长70%,创历史新高,已形成覆盖MPV、SUV、轿车等多细分市场的产品矩阵,旗舰SUV岚图泰山将于11月上市冲击50万元级别市场 [2][20] - 阿维塔10月销量13,506辆,同比增长34%,连续八个月销量破万,自8月以来积极推进产品焕新 [2][22] - 智己汽车10月销售13,159辆,同比增长31%,连续两个月破万,创品牌历史新高,新一代智己LS6上市首月下线交付2万辆 [2][22] 行业竞争与展望 - 10月销量是品牌战略与体系能力的较量,随着购置税减免政策进入倒计时,年末冲刺战竞争加剧 [22] - 头部企业将凭借规模优势巩固地位,中尾部品牌或通过优惠等权益争夺份额,这场竞争将影响新势力在2026年的供应链话语权与技术投入能力 [22]
新势力 | 10月:车市平稳 新势力销量向上【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11-04 22:53
01 事件概述 202 5 年 10月重点新能源车企交付量发布,据各公司披露数据: 零跑 70,289 辆,同比 +84.1%,环比+5.4%; ► 新势力持续升温 零跑维持首位 小鹏 42,013辆,同比+75.7%,环比+1.0% ; 蔚来 40,397辆,同比 +92.6 % ,环比 +16.3 % ; 理想 31,767辆,同比-38.2 % ,环比 -6.4%; 埃安 27,014辆,同比-32.6%,环比-7.2%; 极氪 21,423辆,同比-14.5 % ,环比 +17.3 % ; 小米超 40,000 辆。 02 分析判断 ► 10月车市平稳 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攀升 10 月车市平稳,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攀升。 乘联会初步推算本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市场规模约为 220.0 万辆左右,同比 -2.6% ,环比 -2.0% ,其中新能源零售预计可达 132 万,渗透率有望升到 60.0% 。 10 月 6 家样本新势力车企(不含小米)合计交付 232,903 辆,同比 +16.7 % ,环比 +3.8 % 。 10 月步入 "银十"销售旺季,月初汽车市场消费需 求旺盛;随着补贴政策的调整, 10 月中下 ...
李想厌恶万分之一的风险,黑公关舆论混战、诅咒购车者……谁在裸泳?
汽车商业评论· 2025-11-01 09:43
行业安全与责任共识 - 理想汽车因发现冷却液防腐性能不足可能导致动力电池热失控的隐患,主动召回生产日期在2024年2月18日至12月27日的11,411辆理想MEGA 2024款汽车 [43][45] -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表示事故调查耗时但公司面对万分之一的风险不能等待,体现了主动承担安全责任的态度 [3][44] -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TO强调安全是自动驾驶基石,每款新车上市前必须完成长达3000公里的安全测试,绝不将用户视为“小白鼠” [28][29] - 岚图汽车董事长卢放指出汽车不是快消品,具有安全责任和高价值耐用属性,智能技术应服务于安全、可靠、耐用 [13][15][17] 行业竞争与营销乱象 - 小米SU7在成都发生严重事故后车门难开引发安全性质疑,公司创始人雷军在行业论坛上倡议共同抵制网络水军、黑公关等网络乱象 [19][20] - 雷军的倡议引发舆论反弹,官媒评论指出企业应优先回应安全质疑而非将批评妖魔化,新浪微博CEO也认为在清晰回应安全问题前呼吁打击黑公关不合时宜 [22][23][24][25] - 极氪汽车一名销售顾问发表“买小米YU7是买命”的不当言论,涉事人员被立即解雇且永不录用,管理层被追责 [31] - 北京现代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周斌批评行业营销存在“遥遥领先、反复洗脑”及“大字吸睛、小字免责”等走偏锋现象 [37][38] 技术合作与行业开放 - 犬安科技CEO发文指控比亚迪安全团队冒充吉利极氪工作人员以套取网络安全方案,并对比亚迪的企业文化提出质疑 [6][7] - 比亚迪回应称事件不属实且正在确认细节,但未提供反驳证据,该文章阅读量超10万、留言近千条引发行业强烈反响 [7] - 轩辕同学校长贾可指出中国汽车产业的进步得益于全球产业滋养,未来全球产业发展也需要中国反哺,强调彼此开放合作的重要性 [9][10] - 零跑汽车高级副总裁曹力澄清其关于坚持“全域自研”的发言被部分媒体曲解为“与华为道不同不相为谋”,并强调与华为等优秀企业合作不矛盾 [41] 行业前景与战略展望 - Stellantis前CEO唐唯实预测马斯克可能因中国制造商的成本竞争压力而退出汽车行业,专注于人形机器人或人工智能等领域 [33][34] - 特斯拉将于2025年11月投票决定一项史无前例的薪酬方案,若达成特定目标,马斯克可能获得价值约1万亿美元的股票奖励 [35] -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预测全自动驾驶智能汽车将在3-5年内实现,到2030年可能出现超越苹果iPhone规模的智能汽车企业,公司目标成为“物理世界的机器人服务公司” [46][47]
阿维塔12新车抢拍:靠颜值吸粉年轻人,半数客户对比小米SU7
车fans· 2025-10-30 08:30
产品上市与到店情况 - 阿维塔12于10月28日正式上市,增程版起售价26.99万元,纯电版起售价28.99万元 [5] - 首批展车和试驾车于10月20日到店,共2台纯电版,分别为指导价28.99万元的Max版和31.99万元的Ultra版 [1] - 后续车辆将根据订单匹配,预计1-2个月到店,目前店内新款订单为3台 [2] 产品配置与技术亮点 - 新车核心亮点包括未来美学设计、升级华为四激光雷达、华为乾崑ADS4辅助驾驶系统、鸿蒙座舱以及增程版搭载的52KWh宁德时代骁遥超级电池 [10][16] - 增程版纯电续航达到356公里,被销售团队视为具备同级最长续航的竞争优势 [14][16] - 增程版因电池供应紧张尚未到店,但预计其市场表现将优于纯电版 [3] 销售政策与金融方案 - 预售期间订车可享受2000元抵扣5000元,叠加上市现金权益10000元,总计优惠13000元 [5] - 针对公务员、事业编制、军人、医生及合作商提供额外现金补贴 [8] - 主推5年分期前两年0息的金融方案,以Max纯电版为例,贷款额202930元,总利息18263元 [19][20] - 部分区域仍保留省补和地方消费补贴,对客户决策影响显著,补贴取消曾导致客户购买意愿下降 [9][21][22] 市场反馈与客户画像 - 到店客流量平均每天3-4组,核心客户群体年龄集中在25-35岁,包括国企员工、公务员、上班族及家庭条件较好的群体 [11] - 客户购车动机主要源于对外观、内饰科技感和豪华感的认可,但犹豫因素集中于品牌知名度不足和价格偏高 [11][14] - 店内客户主要将阿维塔12与小米SU7、极氪001、智界S7对比,其中对比小米SU7的客户占比达50% [13] 竞争格局与销售预期 - 相较于竞品,阿维塔12的核心优势在于外观内饰设计、4颗激光雷达的硬件配置以及增程版的长续航能力 [14][16] - 主要竞争劣势为品牌认知度较低且客户普遍认为定价偏高 [14] - 销售团队对26款车型通过技术升级提振销量抱有期望,但需应对25款车型清库存及新品快速迭代带来的解释压力 [24][25]
保时捷坠入至暗时刻
华尔街见闻· 2025-10-28 18:36
作者 | 柴旭晨 编辑 | 王小娟 保时捷,这个在过去数十年中几乎等同于高性能与高利润"印钞机"的德系豪车品牌,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 10月25日,保时捷发布三季度财报。前三季度,这家德国豪车龙头的经营利润仅为4000万欧元。要知道,去年同期这个数字是40.35亿欧元,同比 暴跌了99%。如果单看第三季度,保时捷已进入亏损状态,当季赤字达9.66亿欧元。 可以说,保时捷已经游走于由盈转亏的边缘。 保时捷高层在业绩会上指出了当前利润压力的来源:高达31亿欧元的战略重组成本;中国市场的下滑比预期更为严峻;北美市场的高关税政策侵 蚀利润。 8月保时捷宣布对电池子公司Cellforce进行重组,放弃自研电池的生产计划;9月宣布将推出更多燃油、插混车型。战略调整的背后是巨额资金浪 费,面对市场竞争的举棋不定,让保时捷如今付出了不小代价。 回溯来看,保时捷走到今天,中国市场的失守成为了一大主因。 过去,保时捷是中国经济腾飞的直接受益者,在2015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后,2018-2021年销量还以近40%的幅度递增。辉煌时期, 全球每卖三辆就有一辆在中国,且车价的近四分之一都是利润。 但现在,保时捷在华的 ...
年轻人抄底烂尾车
投资界· 2025-10-28 11:15
行业核心现象 - 部分已倒闭或濒临倒闭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如威马、高合、哪吒、极越)的车型,正以3至7折的深度折扣在二手车市场流通,形成“烂尾车”或“电子孤儿”市场 [10] - 这一现象催生了一个全新的二手车生态,在车友群、社交平台和二手交易平台野蛮生长,其交易基础是冰冷的配置单而非品牌信仰或售后服务 [9] - 截至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数量已从2018年的超过400家锐减至约40家,超过30家车企在过去十年中退场,行业报告预测到2030年品牌数量将从137个进一步锐减至19个 [24] 消费者行为转变 - 购买主力为Z世代年轻消费者,其购车逻辑发生根本性转变:从看重品牌信仰和智能驾驶转变为“硬件赌局”,即赌核心供应链(如宁德时代电池、高通芯片、博世部件)比车企寿命更长 [8][9][18] - 消费者购车决策极度理性,核心关注点是车辆是否“堆料”,即硬件配置(如100度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高通8295芯片、双叉臂悬挂)和原价基础上的折扣幅度(如原价22.99万的极越07现价14.8万,原价73万的高合HiPhi X现价18万) [8][9][13] - 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等软件功能需求退烧,更看重“降本增效”,将汽车视为“移动的硬件组合”或基础代步工具,愿意通过第三方刷机、汽配城改装(如加装CarPlay、手机支架)来满足基本出行需求 [15][16] 市场影响与衍生业态 - “烂尾车”市场催生了新的民间生态,包括专做倒闭车配件的商家、提供刷机包和越狱教程的车友群、专攻特定烂尾车型的第三方维修店,甚至代办特殊保险的经纪人 [19][20] - 巨大的存量市场对现有售后体系构成挑战,尽管途虎、天猫养车等已开始入局新能源专修,但仍难以完全消化需求,抱团养车成为常见模式 [20] - 技术快速迭代(如宁德时代计划2027年量产续航突破1500公里的全固态电池)使得当前购买的“堆料”烂尾车未来面临技术过时的风险,但部分消费者因即时需求和预算限制(如10万内)仍选择购买 [24]
30 个月,一个周榜的诞生与消失
晚点LatePost· 2025-10-25 19:20
内卷:周榜诞生与消亡的同一个原因 时间回到 2023 年的 3 月,春节过后的汽车市场被湖北一枪点爆,原价 21 万元的雪铁龙 C6 直接降了 9 万元,起步价只需要 12 万元。在这 9 万元的降幅中,其中有一半是来自湖北政府的补贴。一瞬间, 网上出现大量的去湖北 "抢车" 的攻略,还留下了那句著名的 "21 万的 C6 槽点满满,12 万的 C6 毫无 破绽" 真香定律。 那次降价潮首先与国六 B 排放标准实施在即、车企去库存压力增大有关,但同时也反映出燃油车与新 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加剧,燃油车市场一次性通过降价释放此前已经积蓄已久的压力。据中国汽车工 业协会数据,2019 年-2022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单月渗透率从 4.06% 增加到 31.85%,上涨近 7 倍。 2022 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更是达到了 25%,四年时间新能源市场不断压迫燃油车市场,造 成了巨大的价格差距和库存积累,2023 年初在政府补贴的情况下,进行了一次阶段性的压力释放。 而此时,在互联网的汽车江湖里,理想汽车率先打破了行业按月发布销量的惯例,公布了第一份自制 周销量榜单。此举让其每个月多了不少宣传和曝光的机会,也引发 ...
车载卫星通信:从“应急备份”到“智驾冗余”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23 18:00
行业技术发展里程碑 - "曹操智行号"卫星成功入轨标志着吉利星座一期部署完成,将率先整合低轨卫星通信与高精定位技术构建"天地一体化"安全冗余体系,以解决传统自动驾驶在偏远地区或恶劣天气下的信号盲区问题 [2] - 低轨卫星通信与高精定位技术的整合旨在提升自动驾驶运营安全边界,解决信号盲区与定位失准这一制约自动驾驶规模化落地的核心安全问题 [2] 政策支持与监管框架 - 工信部《"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明确2025年发展目标,提出初步建成覆盖全球、天地一体的信息网络,并将卫星通信在交通领域的推广应用列为重点任务,首次将车载卫星通信纳入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框架 [3] - 工信部《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放开业务限制,鼓励卫星通信在交通等行业创新应用,加强与车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交叉融合 [3] - 《卫星网络国内协调管理办法(暂行)》于2025年5月施行,配合中央与地方的专项补贴和奖励政策,形成"鼓励创新+规范发展"的双重导向,降低车企与卫星企业的合作门槛与研发部署成本 [3] 主要车企战略布局 - 吉利通过旗下时空道宇完成吉利星座一期64颗卫星组网,实现除极地区域外的全球实时覆盖,其星基高精定位技术将误差控制在厘米级,并为多款已搭载卫星通信模组的车型提供支持,同时在海外市场与20多国电信运营商达成合作 [4] - 比亚迪与卫星企业联合研发的车载卫星通信芯片实现量产,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降低40%,并在汉EV卫星版车型中首次实现"卫星双向通话+紧急救援"功能集成,联合中国电信打通"卫星-车机-手机"生态链路 [4] - 长安汽车与中国星网战略合作,接入GW星座72颗在轨卫星资源,其UNIV智电iDD搭载的多模卫星定位系统将极端天气下定位漂移误差控制在0.5米以内,并计划2026年前实现旗下L4自动驾驶车型卫星通信全覆盖 [5][6] 应用场景与市场定位 - 卫星通信在车辆中的应用创新核心在于将其功能融入普通消费者日常使用的乘用车,标志着技术从专业领域走向大众消费场景 [7] - 车载卫星通信功能正成为高端车型的差异化标签,通过提升科技感与安全属性与中低端车型形成定位差异,成为高端市场"标配"之一 [8] - 车载卫星通信在中国汽车"出海"方面展现出更大应用价值,能填补海外市场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空白,成为适配海外市场需求的重要差异化卖点 [8] 行业挑战与发展前景 - 中国发展卫星互联网面临终端成本与使用费用居高不下的难题,单车卫星通信终端需几千元,每年通信费用达上千元,远超5G通信成本,规模化普及难度较大 [9] - 国内卫星通信领域存在市场化竞争但资源未互通的问题,不同企业的卫星网络无法互联互通,导致车载终端只能绑定单一服务商,且行业标准不统一增加发展阻力 [9][10] - 车载卫星通信的核心长远价值在于为高等级自动驾驶提供通信冗余,当5G信号中断时卫星通信需及时补位以保障安全,但现阶段其国内市场的实际应用价值仍需等待场景成熟与成本下降 [10]
极氪陷交付泥潭:延期交付引车主不满 订单高涨与产能瓶颈的博弈
新浪证券· 2025-10-23 17:10
核心观点 - 公司面临的核心挑战是供应链瓶颈导致的交付困难,这与其强劲的订单增长和财务表现形成矛盾 [1][2][3] 交付困境 - 新款极氪001上市后订单迅速突破1万台,但电池供应随即承压,导致部分版型交付周期可能延长 [1][2] - 交付问题已蔓延至多款主力车型,包括极氪7X和极氪9X,多个车型的100度电池版本交付周期普遍延长 [2] - 公司对极氪9X做出罕见承诺,若因产能无法满足交付将补贴明年购置税退坡部分,反映出对自身交付能力的担忧 [2] - 消费者投诉平台出现关于未按时交车的投诉,有车主反映4月14日锁单,承诺月底交付变为月底生产,质疑交付顺序混乱 [1][2] 供应链瓶颈 - 电池供应压力突出,是交付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此问题在6月份已有报道 [3] - 复杂技术配置增加生产难度,极氪9X搭载的6C骁遥超充电池与双腔空气悬架产能有限 [3] - 集团内部资源调配可能影响供应链,吉利汽车集团1-9月累计销量接近220万辆,同比增长46%,整体快速增长带来资源调配挑战 [3] 应对策略 - 公司进行产品策略调整,2025款极氪001上市前一个月就公布消息,并为老车主提供升级最新智驾能力的通道 [4] - 公司推进技术改进,新款001采用900V平台并做轻量化处理,电耗明显下降,智驾能力显著提升 [4] - 公司采取透明化沟通以缓解用户焦虑,包括提前发布改款信息、提供补偿权益、推出阳光服务公约及邀请用户监督 [4] 市场竞争环境 - 在25-30万元级别纯电市场,公司面临小米SU7、小鹏P7i、智己L6、阿维塔06等众多新车型的强力竞争,对手在运动化、智能化等方面标签鲜明 [5] - 供应链管理能力已成为车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对高端电动车的需求持续增长 [5]
涉嫌诋毁小米汽车,极氪紧急开除两名门店销售
巨潮资讯· 2025-10-23 12:29
事件概述 - 极氪汽车苏鲁战区总经理就门店销售不当言论事件向顾客致歉并通报处理结果 [2] - 事件起因是顾客在咨询时表示倾向于购买小米YU7 引发极氪销售极端回应 称顾客若选小米YU7是"买人生的最后一辆车"和"买的是你的命" [2] - 顾客将聊天记录发布至社交平台引发热议 极氪方面迅速响应 表示日常培训禁止拉踩竞品 [2] 处理结果 - 两名涉事销售于某某、侯某某因言语不当被扣除合规分12分 认定为三级违规违纪 予以立刻解除劳动合同且不得再次录用 [3] - 相关管理层因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受到连带处罚 [3] - 极氪苏鲁战区负责人强调此类表述极为不得体 违背品牌行为规范 [3] - 顾客已收到正式道歉 相关对话截图仍在网络流传 [3] 公司背景与技术实力 - 极氪是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豪华科技新能源汽车品牌 依托吉利近30年全球化体系资源 [3] - 公司构建覆盖整车架构、三电系统、智能驾驶等核心领域的全产业链技术能力 截至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超235亿元 [3] - 在"一个吉利"战略下 极氪与领克品牌协同整合 实现研发成本降低和平台资源共享 定位"极氪冲高端、领克打宽域" 覆盖15万至90万元价格带市场 [3] 核心技术优势 - 智能座舱搭载高通8295计算平台与KrAI大模型 支持OTA升级 并与高通联合研发智能导航等功能 海外导航2 0已于2025年1月在欧洲推送 [4] - 智能驾驶发布全球首款OEM量产的英伟达DRIVE AGX Thor平台(700TOPS算力) 搭载浩瀚智驾2 0系统 极氪9X配备5颗激光雷达与双Thor芯片 算力达1400TOPS 具备L3级潜力 [6] - 超快充技术构建全栈800V架构 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500里 V4极充兆瓦桩单枪功率达1 3兆瓦为全球最高水平 [6] - 智能架构为Waymo定制浩瀚-M架构 投资70亿元打造原生无人驾驶解决方案 支撑极氪RT开发 2025年已开启大规模交付 [6] 产品线布局与市场表现 - 公司以年均2款新车的节奏完善产品线 覆盖豪华纯电轿跑、MPV、SUV等细分市场 [5] - 极氪001累计交付近30万台 全球每10辆猎装车中7辆为极氪001 蝉联25万以上中国品牌纯电销冠 [6] - 极氪009获纯电MPV、40万以上MPV及40万以上纯电全品类"三料销冠" 为香港地区最畅销豪华MPV [6] - 极氪9X为全尺寸超豪华SUV旗舰 车长超5 2米 纯电版最大功率660千瓦 百公里加速3秒级 2025年三季度上市 [6] - 极氪7X为首款进入海外的800V车型 已在荷兰、挪威、瑞典及香港市场上市 [6] - 2025年第四季度将推出极氪8X车型以丰富产品矩阵 [6] 当前销售压力 - 2025年前9个月极氪单月销量均在2万辆以下 面临较大销售压力 [5] - 其销量表现与零跑、小鹏、蔚来等新势力节节攀升的态势形成对比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