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极氪001
icon
搜索文档
余承东为什么坚持要做旅行车?
36氪· 2025-09-18 10:46
享界S9T车型发布 - 鸿蒙智行与北汽蓝谷合作推出第二款车型享界S9T 为基于享界S9开发的旅行款 官方指导价30.98万元至36.98万元 开启预定24小时大定7500台 远超基础款享界S9的销售表现 [1] - 旅行车结合轿车驾驶感受与SUV后备箱空间 通过延伸车尾形成连通储物区域 [1] - 立项过程中北汽倾向开发大型SUV 余承东力主选择旅行车并最终说服北汽 [1] 鸿蒙智行产品结构分析 - SUV产品线覆盖20万至50万元价格带 包括问界M5/M7/M8/M9、智界R7、尚界H5 2025年前八个月累计销量超27万辆 [2] - 轿车产品线仅四款车型 价格分布分散 智界S7/享界S9/S9T覆盖20万-40万元 尊界定位百万豪车 同期轿车销量刚超2万辆 [2] - 产品结构失衡源于SUV路径依赖 问界M5/M7成功为后续SUV产品建立信心 且中国SUV市场份额从2019年44.3%升至2025年49.2% [3][4][7] 轿车市场战略意义 - 轿车市场份额保持46.1% 与SUV形成半壁江山格局 对年销百万辆品牌不可或缺 [7] - 自主品牌轿车增速除2023年外均显著高于SUV 成为新增长引擎 典型案例包括比亚迪秦/汉、吉利星瑞/星愿、小米SU7等 [9] - 鸿蒙智行需打造标杆轿车产品以实现从商业模式向汽车品牌联盟进化 [9] 旅行车战略选择逻辑 - 纯电平台采用"四轮四角"设计导致大型轿车比例失调 旅行车通过延伸车顶线条重塑视觉比例 [10][11] - 旅行车具备更低风阻系数(新能源车续航优势)、低重心(操控优于轿车)及超大储物空间 空气悬架技术弥补通过性短板 [12] - 该选择是应对SUV产品线过度拥挤的突围策略 也是继智界S7/享界S9受挫后进入轿车市场的关键路径 [13]
25万级纯电轿车,谁的日子最好过?
车fans· 2025-09-18 09:17
我们邀请了五个品牌的一线销售,分别是智界、小鹏、小米、 极氪、 特斯拉,让大家各自聊聊现在店里的轿车卖得怎么样,主要竞品又是谁。 每天来看这车的客户占比是多少?会提出哪些观点? 买这车的用户,最终看重的是什么? 主要竞品有哪些?哪个最好打,哪个最难打? 目前鸿蒙智行的轿车是智界S7,主销配置是智界S7 M ax,2026款是8月26日上市的。目前属于首销期阶段,最高是53000元购车权益,包含10000元选配 金,20000元ADS高阶辅助驾驶抵扣补贴,10000元的运动套件限时免费,价值9000元的极光绿和幻影紫外观免费选配,4000元的辅助驾驶保险。 以10个进店客户为例,看 S7的 大概占比1-2个,客户主要关注价格政策、智驾软硬件升级。因为相比老款智界S7,新款全系升级高阶辅助驾驶,入门 M ax版本就携带192线激光雷达,也有少部分客户会提及到售后门店相对较少,后期会不会降价等疑惑。 话题拆分: 自家这价位的轿车是哪些?目前主销配置和权益是什么? 其实买纯电轿车的,大部分是个人市区出行代步,而且也是女性客户为主,对于外观有一定的要求,一些科技舒适性配置倒是关注没那么高。能够做到吸引 客户的主要是价格 ...
23.59万元起售!AUDI首款电车上市,30分钟订单达10153台,宋斐明:它更是一份宣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13:20
产品发布与定价 - 奥迪E5 Sportback作为AUDI新品牌首款车型正式上市 推出4款配置 官方价格区间为23.59万至31.99万元[1] - 用户可享受万元保险现金权益 使新车实际进入22万元价格区间[1] - 上市30分钟内订单量达到10153台[1] 市场竞争定位 - 新车直接对标小米SU7 Model 3 极氪001 智己L6等竞品车型[1] - 定位为豪华电动品牌 是奥迪深化中国电动化布局的重要里程碑[1] 核心技术配置 - 搭载宁德时代CTP无模组电池 最高续航里程达773公里[6] - 采用800伏高压平台架构 支持10分钟快速补能370公里[6] - 配备双电机quattro智能四驱系统[6] 智能化系统 - 与Momenta合作开发基于飞轮大模型的辅助驾驶方案[6] - 搭载全新AUDI OS操作系统 融合高通骁龙8295数字座舱芯片[6] - 全系车型提供奥迪全景辅助驾驶系统终身免费福利[6] 生产合作模式 - 基于奥迪与上汽联合开发的全新智能数字平台打造[7] - 采用全新合作模式使产品更新周期缩短30%[7] - 项目从成立到交付仅用16个月 体现"中国速度"[7] 渠道拓展计划 - 计划在年底前将代理商门店拓展至240家[6] - 销售网络将覆盖超过100个核心城市[6] 未来产品规划 - 未来三年内将继续推出更多纯电动车型[7] - 新产品将覆盖B级和C级市场[7] - 旨在完善奥迪在华产品矩阵 扩大并补充现有产品阵容[7] 品牌定位宣言 - 定位为德系工程技术传承与中国前沿数字创新的结合体[4] - 用户无需在德系传统与中国创新之间做妥协[4]
当豪华品牌在中国学会“平权”:奥迪E5 Sportback进入22万级价格区间
观察者网· 2025-09-16 22:43
导读:上汽奥迪以AUDI品牌本土化突围,避开德系豪华品牌受全球定价束缚而在华竞争受限的困局。 (文 / 观察者网 周盛明 编辑 / 高莘) 2025年9月16日,上汽奥迪AUDI品牌的首款车型E5 Sportback正式上市,新车全系推出先锋型、先锋 plus型、先锋quattro型和旗舰quattro型共4款配置车型,售价23.59万—31.99万。 奥迪E5 Sportback售价 上汽奥迪 值得注意的是,即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奥迪官方为全系新车提供了10000元保险现金礼遇——这意 味着E5 Sportback正式进入22万级区间。此外,在今年年底前,购车用户还可享5年超长贷及前24期0息 无忧等优惠金融政策。 奥迪E5 Sportback 上汽奥迪 在核心配置上,E5 Sportback和中国新势力品牌类似,强调"平权"。在三电技术上,新车全系配备800V 的电子电气架构,具备超快充的能力。在智能化配置上,新车全系标配由奥迪和Momenta合作开发的高 阶辅助驾驶系统(终身免费使用),并且在座舱中全系标配广域屏、奥迪助手和车规级高通骁龙8295芯 片。 奥迪E5 Sportback 上汽奥迪 ...
23.59万元起 !AUDI首款车型上市 宋斐明:它不仅是一款车,更是一份宣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21:32
产品发布与定价 - 奥迪E5 Sportback作为奥迪新品牌首款车型正式上市 推出4款配置 官方价格区间为23.59万至31.99万元 用户可享万元保险现金权益 实际起售价进入22万元区间[1] - 新车定位直面小米SU7、Model 3、极氪001、智己L6等竞争对手[1] 技术配置与性能 - 搭载宁德时代CTP无模组电池 最高续航达773公里 配合800伏高压平台架构 实现10分钟快速补能370公里[4] - 配备双电机quattro智能四驱系统 强化性能与驾控表现[4] 智能化与自动驾驶 - 联合Momenta开发基于飞轮大模型的辅助驾驶方案 搭载全新AUDI OS操作系统及高通骁龙8295数字座舱芯片[5] - 全系车型提供奥迪全景辅助驾驶系统终身免费福利[5] 销售网络与产能布局 - 上汽奥迪销售渠道已为新车做好准备 计划年底前将代理商门店拓展至240家 覆盖超100个核心城市[5] 合作模式与战略规划 - 车型基于奥迪与上汽联合开发的全新智能数字平台打造 采用全新合作模式使产品更新周期缩短30%[5] - 未来三年将推出更多纯电动车型 覆盖B级和C级市场 以完善奥迪在华产品矩阵[5]
英媒:中国EV技术如何重塑全球汽车设计
环球网资讯· 2025-09-12 07:26
来源:环球时报 汽车行业专家表示,使用现成的中国电动汽车底盘和软件,不仅能为传统汽车制造商节省数十亿美元的 成本和数年的研发时间,还有助于它们追赶中国竞争对手。分析师认为,由于组织结构复杂,传统汽车 制造商在开发能够快速更新的灵活电动汽车系统方面通常面临困难。 英国路透社9月11日文章,原题:中国电动汽车技术如何重塑全球汽车设计 早在2021年,当奥迪高管们 第一次看到极氪001——一款兼具欧洲美学风格的长续航电动汽车(EV)时,就给这个德国高端汽车品 牌敲响了警钟:如果它想与中国车企竞争,就需要借鉴中国的技术。 奥迪与中国合作伙伴上汽集团合作,预计本月开始向中国客户交付首款售价约3.3万美元的纯电动汽 车,其全球竞争对手如今也在寻求利用中国的知识产权来快速推出新车型。丰田和大众分别与中国合作 伙伴广汽和小鹏制定了针对中国市场专属车型的联合开发计划。 此类授权合作目前在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营收结构中占比相对较小,但正逐渐成为一股不断增长的收 入来源。就当下而言,这类合作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互利交换模式。全球汽车制造商需要中国技术来跨 越开发障碍,快速推出新的电动汽车。 与此同时,在国内价格战激烈、国际贸易形势复 ...
极氪与领克各自成立整车研究院,“一个吉利”战略加速落地|36氪独家
36氪· 2025-09-10 20:25
公司组织架构调整 - 吉利集团成立极氪整车研究院与领克整车研究院 其中Z产品线(含极氪9X、极氪MIX、极氪007等车型)、C产品线、M产品线划至极氪研究院 L产品线(含领克900等车型)、K产品线(含领克08等车型)划至领克研究院 [1] - 极氪001和极氪009隶属于Z产品线 [2] - 集团现拥有领克整车研究院(已存在)、极氪整车研究院(新成立)及银河整车研究院(含几何、银河等新能源品牌) [3] - 极氪与领克品牌从合并状态重新转向独立运营 极氪原为领克旗下电动汽车事业群 2021年独立 2023年11月极氪收购领克汽车51%股权 2024年2月完成交易成立极氪科技集团 2024年9月通过私有化议案 [9][10] 技术研发体系整合 - 智能座舱团队于2024年4月底完成整合 由首席座舱科学家姜军领导 极氪车型短期沿用ZEEKR AI OS系统 其他品牌搭载Flyme Auto系统 [4] - 辅助驾驶团队于近期整合 极氪智驾团队、吉利研究院智驾团队及迈驰智行合并至重庆千里科技 组建超3000人团队 采用双CEO架构(王军与陈奇任联席CEO 杨沐任CTO) [7][8] - 中央研究院负责智能座舱与平台技术架构开发 千里科技负责辅助驾驶研发 共同为各整车研究院提供技术支持 [3][11] 战略目标与运营模式 - 采用"中央研究院+卫星整车研究院"架构 中央研究院统一技术研发避免重复投入 整车研究院负责品牌营销、产品定义及整车开发 实现轻量化运营 [3][13] - 整合后目标包括:增长性效益提升超5% 研发效力、管理效益及营销费用效率提升15%-20% 研发环节年节省数十亿元 管理费用与营销费用显著降低 [14] - 品牌定位差异化:极氪聚焦豪华/极致/科技 领克定位潮流/运动/个性 银河定位高价值主流新能源 中国星聚焦节能化/智能化燃油车 [14] 销售业绩与目标 - 2024年7月交付23.77万辆(同比增长58%) 8月交付25.02万辆(同比增长38%) [15] - 截至2024年8月底累计交付189.7万辆 完成年销300万辆目标的63.2% 目标2027年实现年销500万辆 [15]
Model 3上市不足月“闪降”1万元
每日商报· 2025-09-04 06:20
特斯拉降价事件 - 特斯拉中国于9月1日将Model 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售价下调1万元至25.95万元 距离新车上市不足一个月 并同步提供已下订未提车用户自动享受新价格及叠加5年免息和8000元保险补贴等优惠 [1] - 此次降价是特斯拉在华新车最快的一次官方降价 引发社交媒体热议 并预示2025年"金九银十"价格战提前开启 [1] 降价原因与市场背景 - Model 3长续航版上市首周订单仅约8000辆 为同期Model Y改款初期订单量的60% 第二周跌出周榜前30名 [2] - 特斯拉8月国产电动汽车销量同比下降4% 前7个月累计零售43.24万辆 同比下滑13.7% [2] - 25万-30万元纯电轿车市场竞争加剧 小米SU7连续六个月月销超2.2万辆 极氪007改款后麒麟电池入门价压至26.99万元 小鹏P7i等竞品将800V高压等技术下放至25万元区间 [2] 特斯拉竞争优势与策略 - 特斯拉二季度整车毛利率保持在17.2% 受益于原材料价格回落 为降价提供缓冲空间 [3] - 公司采用价格手段应对品牌溢价被中国品牌"性价比+生态"组合拳削弱的挑战 [3] - 选择在成都车展期间公布降价 虽未参展但通过"场外抢镜"方式成功吸引市场关注 [4] 市场格局演变 - Model 3从2020年国产初期的35.58万元售价和三个月提车周期 转变为2024年12月被小米SU7以单月销量超越(当月仅售1.46万辆) [4] - 2023年至今Model 3官方指导价历经八次变动 累计最大降幅超7万元 一年期保值率从2022年78%跌至2025年63% 低于同级燃油豪华车平均水平 [4] - 新能源赛道续航、加速、成本已趋同 此次降价预计加剧20万-30万元区间市场竞争 [5] 行业影响与展望 - 特斯拉通过降价在"金九银十"传统旺季前抢占市场份额 有望刺激短期销量增长 [5] - 长期需应对品牌老化和产品迭代挑战 其他品牌是否跟进降价及特斯拉下一步市场策略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5]
理想汽车李想放话:目标年底高端纯电赛道“保五争三”,销量稳定在18000-20000辆/月【附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09-03 15:43
公司纯电战略目标 - 理想汽车2025年进入纯电SUV市场 目标年底高端纯电赛道"保五争三" [2] - 理想i8目标月销量稳定后达6000辆 理想i6目标月销量9000-10000辆 [2] - 包含理想MEGA后 纯电车型整体月销量目标稳定在18000-20000辆 [2] 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 - 2024年1-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1126.2万辆 同比增长35.6% [3] - 同期纯电动汽车产量680万辆 占新能源汽车总量60.4% [5] 高端纯电市场竞争格局 - 30万元以上高端纯电市场集中度显著 特斯拉Model Y市占率41.3%领先 [5] - 蔚来ES6以18.7%市占率位居第二 极氪001以15.2%位列第三 [5] - 理想汽车需突破现有竞争格局以实现目标 [6] 技术发展趋势 - 纯电动技术被行业认定为未来汽车发展主流方向 [9] - 电动汽车终极技术路线是纯电动已成为产业共识 [9]
行业深度 | 自主冲击豪华市场 高端定义增量空间【民生汽车 崔琰团队】
汽车琰究· 2025-09-02 22:30
核心观点 - 2024-2025年自主车企份额提升主要依赖5-15万元A级车市场,但该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未来增长需聚焦15万元以上中高端市场,品牌塑造成为竞争核心 [2][3][12] - 中高端市场(15万元以上)盈利能力显著更强,15-25万元市场年净利润约550-600亿元,25万元以上豪华市场年净利润约800亿元,而5-15万元市场年净利润仅500-600亿元 [3][12][24] - 25万元以上豪华市场格局已基本稳定,理想、华为系、小米通过电动化、智能化及产品形态变革解构传统豪华品牌壁垒,形成头部竞争格局 [5][13][21] - 15-25万元中端市场格局分散,合资品牌仍占主导,自主份额不足50%,该市场成为传统车企和二线新势力实现品牌突破和利润增长的关键领域 [5][18][50] - 海外豪华品牌形成分层竞争格局:超豪华品牌(如法拉利、保时捷)依赖性能稀缺性和奢侈品逻辑,传统高端品牌(如BBA)注重豪华体验和技术标准化,孵化高端品牌(如雷克萨斯)强调可靠性和服务差异化 [4][42][44] 市场分层与竞争格局 - **5-15万元市场**:年销量约1100-1200万辆,自主份额达70.6%(2025Q2),但自2024Q3以来增长停滞,进入存量价格竞争阶段,盈利能力承压 [12][16] - **15-25万元市场**:年销量约550-600万辆,自主份额仅48.0%(2025Q2),大众、比亚迪、丰田、本田为头部玩家,市场缺乏龙头,格局分散 [18][19][20] - **25万元以上市场**:年销量约400万辆,自主份额47.7%(2025Q2),BBA份额下滑至24.2%(2025Q2),理想、华为系、小米占据头部地位 [21][22][23] 盈利能力分析 - 5-15万元市场年收入1.1-1.2万亿元,净利润率约5%,年净利润500-600亿元 [3][12] - 15-25万元市场年收入1.1-1.2万亿元,净利润率约5%,年净利润550-600亿元,盈利能力与5-15万元市场相当但销量仅其一半 [3][12][24] - 25万元以上市场单车净利润约2万元(BBA为3万元),年净利润800亿元,盈利能力强于其他细分市场 [3][12][24] 海外品牌发展路径 - **超豪华品牌**:法拉利、保时捷通过赛道技术下放、限量策略和手工工艺塑造奢侈品属性,维持高溢价和稀缺性 [37][39][41] - **传统高端品牌**:BBA凭借历史积淀、技术标准化和全产品矩阵覆盖,形成豪华体验和品牌标签,但电动化转型中面临溢价稀释 [28][29][31] - **孵化高端品牌**:雷克萨斯、英菲尼迪依托母体技术优化,通过高可靠性、差异化服务和区域深耕策略立足中高端市场 [33][34][36] 自主品牌战略方向 - **25万元以上市场**:理想、华为系、小米已通过产品形态变革(如理想家庭定位、华为智能化、小米性能优势)建立品牌壁垒,格局稳定 [5][47][49] - **15-25万元市场**:需减少性价比依赖,通过智能化(如智能驾驶、座舱)和产品设计差异化替代合资品牌,实现品牌心智转移 [50][51][52] - **超豪华市场**:百万级以上市场因电动化平价性能而萎缩,需求向50-70万元市场转移,问界M9等产品已实现高配置覆盖 [13][49] 投资聚焦领域 - 中高端新势力:小米集团、理想汽车、小鹏汽车 [6] - 传统自主高端子品牌:吉利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 [6] - 华为合作车企:赛力斯、上汽集团、长安汽车 [6] - 潜在关注标的:北汽蓝谷、江淮汽车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