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安全设计
搜索文档
新能源车门把手,加100多元可以更安全一点
首席商业评论· 2025-10-18 11:50
文章核心观点 - 新能源车流行的隐藏式门把手因依赖电子系统,在碰撞后存在因断电或系统失效导致车门无法打开的新安全风险 [5][7] - 技术上存在成熟的解决方案,如增加机械冗余或备用电源,单车物料成本增加约百元,但部分车企为极致降本而未采用 [5][9][12] - 汽车作为耐用消费品,其安全设计应优先于快速迭代和成本控制,行业需回归成熟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充分的安全验证 [16][17][19] 隐藏式门把手的安全风险 - 新能源车高速撞击几乎必然导致锂电池挤压燃爆,车门能否打开成为关键逃生因素 [5] - 隐藏式门把手依赖电子系统,碰撞后易因低压电源失效或电子系统故障导致把手无法弹出或门锁无法解除,与传统燃油车因车门变形打不开的情况不同 [5][7] - 即使车辆具备碰撞自动解锁功能,解锁不等于打开,仍需手动拉动门把手,复杂的隐藏/半隐藏式设计可能在此最后一步失效 [7] 技术解决方案与成本分析 - 解决方案主要分两类:增加冗余电力系统(如超级电容)和在硬件上保留机械解锁结构(如机械拉线) [9][12] - 增加机械装置或备用电源的物料成本约为每车百元左右,但若最初设计未考虑,事后改造成本将远高于此 [5][9] - 全隐藏式门把手因电子系统更多,成本可达每车千元左右,是三倍于半隐藏式门把手的成本 [7] - 更严格的安全测试和验证会带来额外成本,例如大众因其内部标准导致隐藏式电子门把手BOM成本高出行业平均水平20% [15] 行业标准与设计趋势 - 最新征求意见的汽车门把手强制性国标要求每个车门必须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外把手 [14] - 新规将倒逼采用“纯电子”门把手的车企更改设计,为救援提供确定性安全保障 [14] - 隐藏式门把手的流行源于特斯拉Model S,其简洁、智能的设计理念影响了整个行业,但汽车作为耐用品的属性要求其安全验证周期远长于消费电子产品 [17][19] - 传统车企遵循IATF 16949质量管理体系,强调通过FMEA等工具在设计阶段预判和规避风险,与追求快速迭代的理念形成对比 [17][18]
阿维塔06起火致多车烧毁!官方称原因待查,专业人士这样说
南方都市报· 2025-10-10 13:39
事件概述 - 一辆阿维塔06于10月5日13时54分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一停车场内静止停放时突然起火 火势蔓延导致数辆汽车被烧毁 [1][2] - 疑似车主透露 该车于今年8月28日购买 使用约一个半月 行驶里程为1066公里 [2] - 车辆App记录显示 起火当天下午2点 车内温度异常升高至76.4摄氏度 [2] 官方回应与初步调查 - 阿维塔官方声明指出 起火发生在副驾驶座椅位置 [1][4] - 公司排除了动力电池 驱动电机 高压电控故障导致起火的可能性 依据是火灾发生时电池包的电压 温度 气压均处于正常状态 [4] - 车辆起火的具体原因 相关部门正在进一步查验中 [1][4] 事件疑点与行业关注 - 行业关注点在于 阿维塔曾宣传该车具备“24小时电池监控系统” 可在温度异常时通知车主 但此次事件中 尽管App记录到76.4℃的异常高温 车主本人并未收到任何警告信息 [5] - 专业人士分析 若因电池问题或线路短路导致自燃而预警系统未通知车主 则系统可能存在问题 但若因车内摆放易燃物品等外部原因起火 则已超出预警系统监控范围 [7] - 事件引发对车辆“非电池部件防火设计”的讨论 包括内饰材料的阻燃性以及电路系统是否存在隐患 [6] - 观点认为 事件暴露出部分车企可能过于强调电池安全 而忽视了整车在其他场景下的防火能力与安全设计的容错率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