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闻自由
icon
搜索文档
不满五角大楼采访新规 记者集体打包走人
新华社· 2025-10-16 19:12
新规核心内容与实施 - 美国国防部发布采访新规,要求记者在大部分区域活动需有国防部人员陪同,且国防部长有权撤销索取未经批准信息的记者的采访资格[1][2] - 记者被要求在14日下午5时前签署确认知情的文件,否则须在15日交还采访证并清空办公场所[2] - 五角大楼首席发言人表示要求签署文件仅为确认记者了解新规内容,不代表同意新规[2] 媒体抵制行动与影响 - 至少30家媒体的记者拒绝签署知情文件,包括美联社、《纽约时报》、福克斯新闻频道和大全新闻网等[1][2] - 15日下午约四五十名记者统一行动,交还证件并清空办公设备和个人物品后集体离开五角大楼[2] - 持有采访证的记者原本获准在五角大楼非机密区域工作,并可接触国防部发言人,表明已通过背景审查[3] 各方反应与争议 - 五角大楼新闻协会声明称当天是黑暗的一天,并指新规旨在压制新闻自由,可能导致记者因正常履职面临起诉[3] - 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被指系统性地压制信息传播,仅举行过两次正式新闻吹风会,并曾陷入泄密风波[3] - 赫格塞思在社交媒体用挥手告别表情符号回应多家媒体的拒签声明[3] - 有记者表示新规仿佛暗示记者会有意偷听,但记者们纷纷表示新规阻止不了他们继续报道美国军事新闻[3] - 特朗普称赫格塞思认为媒体对世界和平乃至美国安全都极具破坏性,并指责媒体非常不诚实[5]
不满五角大楼采访新规 记者集体打包走人
新华网· 2025-10-16 17:04
事件概述 - 美国国防部实施新的媒体采访规定,要求记者签署知情文件,导致至少30家媒体的记者拒绝签署并于15日交还采访证件、清空工作区并离开五角大楼 [1][2] - 五角大楼要求记者在14日下午5时前签署文件,否则须在一天后交还采访证并清空办公场所 [2] - 约四五十名记者在交回证件后集体离开五角大楼,各家媒体几乎统一行动 [2] 新规具体内容 - 新规规定如无国防部人员陪同,记者不得进入五角大楼内大部分区域 [2] - 如记者向国防部任何人索取未经国防部长批准发布的任何信息,防长有权撤销涉事记者的采访资格 [2] - 五角大楼首席发言人表示新规确立了"常识性的媒体程序",要求签署文件仅为确认记者了解新规内容,不代表同意新规 [2] 涉及媒体与各方反应 - 拒绝签署的媒体包括美联社、《纽约时报》等,也包括福克斯新闻频道和大全新闻网等保守派媒体 [2] - 五角大楼新闻协会声明称当天是黑暗的一天,并指新规旨在压制新闻自由,可能导致记者因正常履职而面临起诉 [3] -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在社交媒体上用"挥手告别"表情符号回应媒体的"拒签"声明 [3] -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赫格塞思认为媒体"对世界和平乃至美国安全都极具破坏性",并称媒体非常不诚实 [5] 记者工作权限与行业影响 - 持有五角大楼采访证的记者获准在建筑的非机密区域工作,可在新闻办公室接触国防部发言人,拥有采访证表明已通过背景审查 [3] - 记者表示从未被允许直接进入机密区域或官员办公室,新规暗示记者会在楼内有意偷听或做类似事情 [3] - 记者们纷纷表示新规阻止不了他们继续报道美国军事新闻 [3]
美媒抵制五角大楼新规
新华社· 2025-10-15 13:46
五角大楼新规核心内容 - 美国国防部出台新规对媒体采访大加限制,要求记者签署知情文件 [1] - 如无国防部人员陪同,记者不得进入五角大楼内大部分区域 [2] - 记者向国防部任何人索取未经防长批准发布的信息,防长有权撤销其采访资格 [2] 主流媒体的抵制行动 - 美联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大西洋》月刊、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路透社等多家主流媒体公开表示拒绝签署相关文件 [1][3] - 大全新闻网虽通常支持特朗普政府,但此次也表示记者不会签署新规文件,认为其“没有必要,过于繁琐” [7] 媒体对新规的批评 - 《华盛顿邮报》执行主编称新规对信息收集和发布加以不必要限制,削弱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所赋予的保护 [4] - 《大西洋》月刊总编辑认为新规侵犯了受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的权利及公众知情权 [4] - 五角大楼新闻协会声明指出新规旨在压制新闻自由,可能导致记者因正常履职而面临起诉 [2] 官方回应与背景 - 五角大楼首席发言人回应称新规确立了“常识性的媒体程序”,要求记者确认了解政策内容,并坚持该政策符合军队和国家安全利益 [2] - 防长赫格塞思以“挥手告别”的表情符号回应媒体的拒签声明 [2][5] - 此次事件背景涉及赫格塞思此前与主流媒体的“群聊门”泄密风波 [4][5] - 特朗普政府被指对长期倾向自由派的主流媒体“冷遇”,例如美联社因未按白宫要求更改报道用语而被排除在白宫核心报道圈之外 [5]
拒签五角大楼新闻政策新规,多家美媒记者或“被驱逐”,美防长“表态”
环球网· 2025-10-14 17:49
据美联社报道,保守派媒体Newsmax的记者通常持支持特朗普政府立场,但该媒体也表示,"我们认为这些要求是不必要的,而且繁重,希望五角大楼进一 步考虑该决定"。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索炎琦】据美联社、美国《纽约时报》等媒体报道,包括这两家媒体以及美国保守派媒体Newsmax在内的多家新闻机构当地时间周一 (13日)表示,他们不会签署五角大楼关于其新闻政策的新规文件,这意味着特朗普政府此后可能将这些媒体的记者从五角大楼"驱逐"。 美联社称,上述媒体说,相关新规可能会使他们受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的权利受到侵犯。美国《华盛顿邮报》《大西洋月刊》和英国路透社周一也公开 表示不会签署相关文件。 据介绍,五角大楼新闻政策新规禁止记者在没有陪同的情况下进入五角大楼的大部分区域,并规定如果记者向美国国防部的任何人索取未经防长批准发布的 信息(无论是机密信息还是其他信息),美国防长赫格塞思都可以撤销他们的新闻访问权。 多家媒体发布了对相关新规的回应。路透社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媒体"恪守其提供准确、公正和独立新闻的承诺",五角大楼的新限制措施"侵蚀了基本价 值观。"《大西洋月刊》主编杰弗里·戈德堡周一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从 ...
纸白银走势震荡回落 记者在加沙已成高危职业
金投网· 2025-08-27 12:38
地缘政治事件影响 - 以色列军方空袭加沙地带南部纳赛尔医院造成至少20人死亡 其中包括五名战地记者[2] - 空袭事件引发国际社会震惊 巴勒斯坦总统谴责以色列 联合国被敦促介入 全球媒体界强烈谴责[2] -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遗憾 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表达不满[2] 记者伤亡情况 - 五名遇难记者分别为Hussam al-Masri、Mariam Abu Dagga、Mohammed Salama、Moaz Abu Taha和Ahmed Abu Aziz 来自路透社、美联社、半岛电视台等机构[2] - 路透社为遇难记者Hussam al-Masri和Moaz Abu Taha表示悲痛 并紧急呼吁为受伤的Hatem Khaled提供医疗援助[2] - 自2023年10月7日以来 加沙地带已有240多名记者在以色列军事行动中丧生(巴勒斯坦记者协会数据)[3] - 保护记者委员会统计显示记者死亡人数为197人[3] 金融市场反应 - 纸白银行情走势震荡 价格小幅下跌[1] - 工行纸白银收报8.877元/克 下跌0.44%[1] - 日内最高上探8.929元/克 最低触及8.808元/克[1]
以色列空袭致震撼惨剧白银td震荡
金投网· 2025-08-26 13:23
白银市场行情 - 白银td价格日内小幅上涨0.14%至9326元/千克 开盘价为9345元/千克 [1] - 价格区间在9285元/千克至9348元/千克之间波动 呈现窄幅震荡走势 [1] - 技术面显示上方阻力位9348-9450元/千克 下方支撑位9100-9285元/千克 [5] 地缘政治事件 - 以色列军方空袭加沙地带纳赛尔医院 造成至少20人死亡 [3] - 空袭导致五名记者丧生 包括路透社签约摄影师Hussam al-Masri等多名国际媒体工作者 [3][4] -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遗憾 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表达不满 [3]
以军再袭驻加沙记者:轰炸下尘土飞扬 邻居救援身陷炮火
新京报· 2025-08-12 17:39
军事行动与人员伤亡 - 以色列军队袭击加沙地带记者住所造成10人死亡和数人受伤 [1] - 以色列军队袭击加沙地带记者帐篷导致5名记者死亡 [1] 事件回应与争议 - 以色列军队证实袭击记者帐篷并声称记者曾担任哈马斯小组负责人 [1] - 半岛电视台驳斥以色列军队指控称袭击记者是对新闻自由的压制 [1]
以军在加沙炸死数名记者惹众怒,多国就承认巴勒斯坦国施压内塔尼亚胡
环球时报· 2025-08-12 06:52
军事行动与冲突局势 - 以色列总理誓言接管加沙城 加沙东部地区遭遇以军数周来最猛烈的轰炸 [1] - 以色列国防军证实打死一名记者 并声称其曾担任哈马斯小组负责人负责火箭弹袭击 [1] - 加沙地带媒体办公室声明称 以军军事行动已造成238名记者死亡 [3] - 以色列安全内阁批准的扩大战争计划可能需要几个月时间准备 旨在接管加沙城并摧毁哈马斯据点 [5] 国际社会反应与外交动态 - 澳大利亚宣布将在9月联合国大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 新西兰考虑承认并将于9月作出决定 [4] - 法新社统计显示 193个联合国会员国中近150个国家已经或计划承认巴勒斯坦国 包括法国加拿大英国等 [4] - 哈马斯谈判代表团抵达埃及开罗 将通过埃及调解重启加沙停火谈判 [5] 关键人物与事件争议 -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严正驳斥以军对记者谢里夫的指控 称袭击是对新闻自由的压制将追究责任 [1] - 记者谢里夫生前在社交平台写下遗言 要求死后发布 称其使命是不带偏见报道当地真实情况 [3] - 以色列方面多次指责谢里夫为哈马斯下属武装组织成员 利用新闻报道掩盖恐怖主义活动 [3] - 哈马斯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等均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以军打死记者 [3]
德国外交部官员:否认俄罗斯外交部的指控;德国大使今天强调了这一点。德国坚持法治原则和新闻自由。
快讯· 2025-06-27 23:04
外交立场声明 - 德国外交部否认俄罗斯外交部的指控 [1] - 德国大使当天强调否认立场 [1] - 德国坚持法治原则和新闻自由价值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