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脸社会
icon
搜索文档
三浦展预言的“无脸社会”,正在被这些品牌的情绪美学打破
36氪· 2025-05-29 20:19
消费社会与品牌策略 - 日本学者三浦展指出,现代社会消费者逐渐成为"没有脸"的均质大众,品牌需要通过平等姿态理解消费者生活方式和情绪来吸引他们[1] - 当代年轻消费者喜好多元且变化快,品牌需要创新方式与他们互动[2] 元气森林品牌营销 - 元气森林在五四青年节推出《年轻,就是有气儿!》短片,提出"Don't be water,be sparkling water"主张,鼓励年轻人活出自我[3] - 品牌选择"有气儿"作为slogan,因其能承载视觉符号、产品特性和品牌主张,且符合日常口语表达[4] - 通过气泡水"滋滋作响"特性隐喻年轻人发声,短片采用呐喊方式引发情绪共鸣[5] - 品牌发展阶段从产品功能转向品牌价值沟通,希望通过态度表达加深与用户情感链接[8][9] 美团节日营销策略 - 美团发布《劳动节去班味指南》短片,通过重新定义职场词汇如DDL(到店啦)、KPI(快跑哎)等制造幽默效果[10][12] - 短片巧妙结合职场黑话新解与业务植入,淡化广告生硬感[14] - 美团将情绪营销作为节日营销长线策略,五一期间借"去班味"概念引发打工人共鸣[15][16] 思加图产品与营销创新 - 思加图延续抽象风格营销,与代言人杨幂合作推出"XX是编的,XX不是编的"魔性句式广告[17][19] - 品牌聚焦编织勃肯鞋单品,针对用户痛点改进工艺,主打"好轻、好软、好搭、好看、好穿"卖点[21][22] - 休闲品类成为品牌重点发展方向,反映消费者生活方式从正式场合向休闲场景转变的趋势[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