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日美贸易摩擦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企业出海,先读日本的 “学费清单”
吴晓波频道· 2025-08-07 08:29
中日出海异同 - 日本企业出海分为几个阶段:1980年前限制多出海量不大 1980年限制放松海外投资变容易 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升值推动海外生产 1990年代后国内经济不景气促使企业寻找新增长点 21世纪全球化时代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 [4] - 日美贸易摩擦促使日本企业对美投资 在美国建厂成为全球化的新起点 [6][7] 中美贸易战走向 - 中美贸易战难找到互相满足的妥协点 中国大幅增加进口受内需疲软限制 对美直接投资可能被美国拒绝 人民币升值会遭到中国强烈反对 [9] - 日本"失去的几十年"主因是泡沫经济而非《广场协议》 中国对协议的理解存在偏差 [9] 海外再造可能性 - 日本海外净资产达3.36万亿美元 相当于国内GDP的80% 但这是存量而非流量 海外收益仅占GDP的6% [11] - 中国复制"影子中国"需漫长过程 每年需1万亿美元以上投资 对应销售额可能是3到5倍 [14] 日本出海实践经验 - 日本政府提供完整支持制度 包括展会费用50%补贴 专家派遣补贴 办公场地支持 海外设70-80个办事处 [15] - 国际化人才需企业自行培养 需付出代价和学费 竞争需注意当地市场感受 避免被排斥 [15][16] - 本土化是关键 尊重当地感情和逻辑 如日本汽车在美国生产让消费者感觉是本地产品 [16] 中日企业合作潜力 - 日本企业视中国企业出海为机会 尤其中小企业可借助日本商社资源 [18][19] - 日本经验本质是"交学费"的过程 需经历政策不稳定 贸易壁垒 本土化等问题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