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性民生建设
搜索文档
宏观角度看四中全会公报(一):注重释放更大规模需求
东方证券· 2025-10-25 21:39
政策基调与目标 - 中长期政策基调更为昂扬自信,科技自立自强被置于“十五五”目标中非常靠前的位置[6] - 相比十九届五中全会,本次公报未再提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侧重“新需求引领新供给,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的供需良性互动[6] - 公报新增“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表述,将制度与机制改善作为增长来源[6] 需求释放与市场建设 - 坚决破除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卡点堵点,力度强于市场预期,旨在汇集小需求为大需求[6] - 通过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促进资本、人才、数据等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高效配置[6] - 未来看点包括整治地方政府税收洼地和产业补贴、打造企业公平竞争环境、建立统一要素市场规则[6] 重点领域需求挖掘 - 农村领域提出“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结合《农村公路条例》发布,为投资带来增量并提升农民生活基础[6] - 普惠性民生建设成为政策特点,可能强化低收入群体补助、完善养老医疗保险体系、为灵活就业群体提供保障[6] 社会治理与风险 - 社会治理目标追求“社会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旨在统一活力与秩序,激发社会创造力[6] - 风险包括外需波动超预期、“反内卷”导致投资下行超预期、科技发展冲击劳动力市场岗位[6]
普惠·基础·兜底:民政事业五年成绩单来了!
新华社· 2025-10-10 14:02
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达到40.6万个,床位总数799.3万张 [4] - 护理型床位占比从2020年的48%显著提升至65.7% [4] - 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24万户 [4] - 建成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500个,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990个,老年助餐点8.6万个 [4] 专项社会服务 - 自2025年5月10日起累计办理“全国通办”婚姻登记26.3万对 [6] - 建成3350个公益性骨灰堂以及1.68万个公益性公墓 [6] - 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开通上线 [6] 社会治理与慈善事业 - 全国登记社会组织已达86.5万个,其中2.4万家活跃在科技创新领域 [8] - 登记认定的慈善组织超过1.6万家,较2020年增长70% [8] - “十四五”以来福利彩票累计筹集公益金2566亿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