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绿色金融
搜索文档
央行前瞻普惠金融发展趋势|政策与监管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1-16 16:36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24-2025年)》,指出全球普惠金融重点已从扩大覆盖面转向提升服务质量和深度,未来将通过优化政策体系、丰富产品服务、巩固服务能力等措施,构建高水平普惠金融体系,促进共同富裕 [1][7] 普惠金融国际趋势 - 数字革命推动数以亿计人群进入正规金融体系,普惠金融重点转向服务质量和深度以应对复杂全球经济环境、气候变化和技术革新 [3] - G20普惠金融全球合作伙伴发布新版2024年中小企业融资行动计划,明确金融科技为关键推动因素,并提出拓展资金来源多元化的八项行动 [3] - 多个国际组织推广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理念,强调其在跨境支付、数据安全和低收入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即时支付系统成为全球普惠金融发展关键趋势 [4] - 普惠金融与绿色可持续发展深度结合,气候变化对弱势群体影响已从风险警示升级为政策行动,国际组织设立专门工作组支持农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 [4] - 金融健康成为衡量普惠金融发展成果的指标,联合国强调从韧性、经济机遇和可持续性三方面评估实际成果 [5] - 国际组织重点关注残障人士金融包容性和性别平等,世界银行计划到2030年为超过8000万妇女和女性领导企业提供融资便利 [5] 普惠金融发展展望 - 通过营造适宜货币金融环境、强化金融机构服务能力等举措,引导金融机构优化民营小微、"三农"、民生等重点领域金融服务,促进普惠金融量增、面扩、价降、质提 [7] - 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保持流动性充裕,推动金融机构增加普惠领域贷款投放,完善差异化监管政策并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8] -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首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投放,实施金融保障粮食安全等五大专项行动,满足涉农经营主体多样化金融需求,并在民生领域搭建金融服务场景 [9] - 发挥大型金融机构主力军作用,推动中小金融机构特色化经营,健全信贷、债券、股权融资、保险多管齐下服务体系,强化金融科技赋能和数字化转型 [10] - 持续优化网点布局和金融服务,聚焦偏远县乡村和金融服务薄弱地区,加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服务,发展普惠保险解决新市民等群体保障空白问题 [11] - 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拓展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覆盖范围,扩大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服务渠道,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