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普遍基本收入(UBI)
icon
搜索文档
“稳定工作”正在消失,我们还剩下什么?
36氪· 2025-06-13 14:19
零工经济特征 - 零工经济由短期、临时、任务导向型工作组成,通过互联网平台撮合,如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 [1] - 零工以"灵活"与自由著称,但缺乏长期合同、社会保障与职业晋升路径 [1] - 零工经济与传统工作的区别在于短期化和平台化特征,是在"万物商品化"趋势下兴起的劳动形态 [4] - 零工经济与"不稳定就业"高度重合,但后者范围更广,包括派遣员工、农民工等缺乏合同保障的劳动者 [4] 全球视角下的零工经济 - 二战后欧美国家经历"黄金时期",劳动者收入稳定、保障完善,但1980年代后新自由主义崛起导致稳定雇佣关系解体 [5] - 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大批城市工人下岗、农村集体经济解体,形成非正规就业大军,非正规就业人口接近80% [5] - 所谓"稳定就业"只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例外,大多数人在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不稳定状态中 [5] - 零工经济看似新现象,实则是旧结构的一种重现或变体 [5] 数字游民与平台劳动者差异 - 数字游民掌握更强的合约意识与谈判能力,以"自由承包商"身份参与劳动市场 [7] - 快递员或外卖员通常缺乏选择权,只能接受平台提供的标准化合约 [7] - 数字游民的"自由"是第一波叙事赋予的浪漫化滤镜,实际带来文化冲突、物价高涨等问题 [7] - 无论是平台工人还是数字游民,都可能落入被动接受平台规则的困境 [7] 零工群体的收入与身份认同 - 传统制造业工人、外卖员与白领的收入在中国一线城市接近,基本在8000到12000元之间 [10] - 三四线城市外卖员收入降幅未必比白领大,出现收入与职业认同的"倒挂"现象 [10] - 数字零工看似可以自由安排时间,但现实往往相反,容易陷入系统驯化的重复循环 [11] - "打工人"身份成为共识,无论白领还是外卖员都在劳动压力中挣扎 [12] 零工经济的发展趋势 - 数字化加速了零工劳动的正规化,短期劳动也能快速合约化 [14] - "零工"趋势不会因制造业回流而逆转,反而会随着服务业和平台经济发展愈加普遍 [14] - 对"就业"的想象仍停留在制造业时代,而现实已进入碎片化劳动、算法分发的新结构 [14] - 制造业回流和高科技产业带来的就业规模有限,无法回应广泛的失落与焦虑感 [15] 社会服务与价值重构 - 全球产业结构转向第三产业,自动化和平台化压缩全职岗位,"全民稳定就业"时代已过去 [25] - 需要重新构想社会分配机制,如基本收入(UBI),让人们不再被迫从事无社会价值的工作 [25] - 社会服务是人寻找意义感的关键入口,包括志愿服务、助人服务、照护服务等 [26] - 香港社工月薪3-8万港币,职业自豪感强,背后是成熟的三元结构支撑 [30] - 大陆社工收入低、职责范围小,尤其在养老、育儿领域缺乏成规模的公立服务机构 [31]
关税战难解美国制造业困境,旧秩序正在崩溃
36氪· 2025-04-30 12:23
川普的关税战,是最近一个月以来全球新闻的焦点。最新的进展是,2025年4月23日川普正考虑大幅削减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高额关税,在某些情况下 削减幅度超过一半,以缓和已被扰乱的全球贸易和金融市场。 这对近几周被川普激进行动吓坏的投资者来说是个好消息。川普对全球上百个国家的极限施压,以及过程中的反复横跳,给市场徒增了很多风险,也令外 贸、全球供应链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混乱。这导致中美双方几乎是陷入了一种"胆小鬼博弈",双方都不愿做出让步,以免显得软弱。 不过,川普的"关税战争"打到今天,重要的已经不是关税本身,而是背后旧秩序的崩溃,我们其实想更底层地,来看待这次变化。 本期节目录制于 4 月 11 日,邀请到了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施展,和北大历史学博士、《东腔西调》的主播何必,以及硅谷101的研究员刘一鸣,一起来聊 一聊关税战背后的大变局。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这一次警告说,重要的不是关税,而是旧秩序的崩溃。在这个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背后,有没有一条可以理解的潜藏线索? 今天我们就与两位老师一起,来深度解读一下。 以下是这次对话内容的精选: 01 拼勇气与最后通牒,十八世纪外交策略回归 何必:今天在进入到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