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医学

搜索文档
全国高等学校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第一轮规划教材主编人会议在京召开
快讯· 2025-07-01 13:24
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教材体系建设 - 全国高等学校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第一轮规划教材主编人会议在北京召开 标志着我国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教材体系规范化建设工作全面启动 [1] - 会议旨在推动高素质智能医学人才培养 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1] -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关领导 全国高等学校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第一届教材评审委员会以及教材主编 副主编等90余位专家参会 [1] 智能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发展 - 会议的召开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 国际水准的智能医学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1] - 对促进人工智能与医学深度融合 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具有深远影响 [1]
手术机器人和AI医生大举进军医院,人类专家会被替代吗?
第一财经· 2025-05-26 10:40
2025.05. 26 本文字数:4795,阅读时长大约8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钱童心 人工智能正在将临床诊疗方式从经验医学转变为由数据驱动。从影像识别、病理分析到手术机器人, AI的发展正在推动个性化治疗的发展,掀起一场"智能医学"的变革。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再需要有经验的医生,而是在AI的赋能下,更多的年轻医生利用技术也能提升 诊疗水平,整个医疗价值链也将被重塑。 AI能精准诊断冠心病吗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悄然改变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在医学领域亦是如此,新技术为临 床诊疗和科学研究带来了新视野,也已经产生了不少突破性的成果。 "原本依赖医生经验与感觉判断的部分,在智能化与数字化的辅助下,边界也没有那么绝对了。"中国 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教授在《在科技变革中,成为不可替代的你》一文中写道。 樊嘉表示,数字孪生医生已逐渐成为中山医院医疗团队中的重要成员——这些"数字分身"会对"生物 人医生"原型进行建模与仿真,而不仅仅是知识结构的复制和经验叠加。 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这些"数字医生"有些已经成形,例如"小葛"医生和"小白"医生,分别代表了中 山医院心内科葛均波院士及呼吸科白春 ...
当消费遇上AI|手术机器人和AI医生正大举进军医院,人类专家会被替代吗
第一财经· 2025-05-25 19:39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 人工智能正在将临床诊疗方式从经验医学转变为数据驱动,推动个性化治疗发展[1] - 数字孪生医生已成为医疗团队重要成员,如"小葛"和"小白"医生分别代表心内科和呼吸科专家的数字分身[3] - 上海三甲医院将AI应用开发作为首要任务,如肾脏移植科正在开发汇聚大量病例和文献的AI平台[4] AI在冠心病诊断中的进展 - 冠脉CTA是目前主要无创评估方法,但依赖医生经验判断心肌缺血程度[5]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发了CT心肌灌注成像深度学习模型,可量化心肌血流量和缺血心肌体积百分比[6] - 该模型能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病几率,我国冠心病患者人数超过1000万[6]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6家医院已应用多模态血管内超声诊断系统[7] AI手术机器人和远程医疗 - AI与5G结合的手术机器人实现远程手术,如葛均波教授完成5200公里外的新疆患者手术[8] - 瑞金医院远程手术智联中心实现五地医院同步远程手术[8] - 医生未来可在办公室、交通工具等任何有网络的地方进行远程手术[9] 手术规划和可视化技术 - "肝脏智能手术规划系统"可在5分钟内将2D影像转化为全息模型并生成模拟手术结果[11] - "外科手术智能体"通过重建分割患者血管及组织,精准模拟手术效果[11] - 手术可视化技术让医生裸眼"透视"隐藏血管,提高手术精准性和安全性[11] 智能医疗系统发展 - 中山医院放射智能体可"一扫多查"37种胸部CT常见病种[12] - 器官移植AI软件"易知"成为医生助手和患者健康管家[12] - 心血管AI模型"观心"测试版推出,将深度参与疾病诊断和治疗[12] - 数字孪生ICU可实时监测生命体征并预测病情发展趋势[13] AI在遗传咨询和MDT会诊中的应用 - AI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医院参与胰腺癌MDT会诊并推荐疗法[16] - Mayo Clinic诊疗组包含主治医师、AI工程师和伦理顾问[16] - AI在疑难重症、罕见病、肿瘤等个性化治疗中展现优势,充当"遗传咨询师"职能[16] AI与医生的关系 - AI不会取代医生,而是让医生超越人类双手的物理极限[18] - AI是医生的"超级助手",最大价值是让医生回归医学本质[19] - 医疗服务中需要同理心、创造力和道德判断的部分仍需人类医生主导[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