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材料

搜索文档
软体机器人新突破!用剪纸原理造出的充气爬行机器人可穿越各种复杂地形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04 10:26
这支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了一种 基于剪纸( Kirigami)原理的充气式软体爬行机器人 。 这项发表在《 Advanced Robotics Research》期刊上的研究,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关注, 也 为软体机器人的设计开辟 了 新的 思路。 与传统的刚性机器人不同,这种新型机器人完全由柔性纺织材料制成,通过巧妙的剪纸图案设计和气动控制, 实现了类似蛇类的多种运动模式 。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种看似简单的设计,却能让机器人 在沥青路面、金 属格栅、混凝土斜坡等各种复杂地形上自如爬行 。 ▍ 剪纸变形的奥秘:从平面到立体的华丽转身 这项研究的核心创新在于 将剪纸超材料( Kirigami metamaterials)的概念引入到充气式软体执行器的设 计中 。 研究团队在热封纺织材料上引入了精心设计的交错线性切割图案,当向内部充气时,这些切口会产生 协调的局部变形。 想象一下,如果把我们熟悉的剪纸艺术应用到机器人设计中,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最近,来自南丹麦大 学软体机器人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就给出了一个令人惊艳的答案。 具体来说,当执行器充气到 100 kPa压力时,切口的边缘会相互重叠,导致整个结构产生高达32 ...
研判2025!中国特种化学品行业PEST分析、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下游市场需求旺盛[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2 09:40
概述 - 特种化学品属于高端精细化工产品,技术含量高、产量小,包含特种聚合物、电子化学品、表面活性剂、香精香料、特种涂料、各类添加剂等主要类型 [1] - 特种化学品更靠近消费终端,具有相对较高的盈利水平 [1] 发展背景 - 我国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如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推动行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 [3] - 环保要求日益严格,促使企业加大环保设施和清洁生产技术投入,推动绿色特种化学品的研发和应用 [3] - 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引进高端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技术水平提升 [3] 产业链 - 上游主要包括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等行业,提供各类基础化学原料 [5] - 下游应用市场涵盖农业、医药、电子、汽车、日化等领域 [5] - 电子行业对高纯度、低杂质的电子化学品有大量需求,如半导体制造中的特种气体 [5] - 汽车行业需要特种聚合物、高性能涂料等 [5] 发展现状 - 我国半导体、电子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电子化学品市场需求与日俱增 [7] - 电动汽车的发展为特种化学品创造新的机会,如特种聚合物、电池材料和发动机罩下的零部件产品等需求持续增加 [7] - 我国已成为全球特种化学品最大的消费市场,2024年市场规模达9130.5亿元,同比增长12.25% [7] 竞争格局 - 行业内企业数量较多,包括国际巨头(如巴斯夫、陶氏、拜耳)、国内大型企业(如中石化、万华化学)以及众多中小型企业 [9] - 国际巨头凭借研发实力、生产技术和全球销售网络在高端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9] - 国内大型企业在部分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具备规模优势和技术实力,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9] 行业内代表企业分析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最大的一体化能源化工公司之一,业务涵盖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管道运输、销售等 [11] - 2024年营业总收入完成3.08万亿元,毛利润0.62万亿元,毛利率为20.33% [11]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全球化运营的化工新材料公司,业务涵盖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新兴材料四大产业集群 [13] - 2024年营业总收入达1821亿元,聚氨酯系列占41.66%,石化系列占39.83%,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系列占15.53% [13] 发展趋势 - 企业将加大研发投入,开发适应新兴市场需求的新材料、新配方和新技术,如生物基化学品、智能材料等 [15] - 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发展将加快特种化学品技术创新,以满足微处理器、半导体芯片、电路板等制造需求 [15]
中国汽车胶粘材料实现技术突破 苏轶新材专利体系赋能新能源产业链
环球网资讯· 2025-05-28 11:49
公司技术成果 - 公司通过持续技术攻关在汽车胶粘材料领域取得系列创新成果 已获16项实用新型及发明专利 形成覆盖胶粘制品全产业链的技术解决方案 [1] - 研发的"厚型泡棉胶带生产工艺"通过增韧剂改性聚丙烯树脂技术 使产品耐疲劳性提升15% 断裂伸长率提高10% 年均销售额达1100万元 [1] - 技术体系涵盖激光定位分切、压力可视化涂布等关键工艺 "手持贴胶枪"专利技术将切口整齐度提升3% "压力可视化压辊"专利解决传统工艺压力不均导致的脱落问题 [1] 市场应用 - 相关产品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耐高温等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 技术已应用于多家新能源车企的电池组装配及车身轻量化设计 [1] - 产品已通过多项国际认证 在动力电池封装、车内降噪等环节实现进口替代 [2] 行业背景 - 国内汽车高端胶粘制品市场曾长期依赖进口 2010年前后进口依存度达85% [1] - 随着新能源汽车对材料耐温性(电池组工况90℃以上)、环保性要求的提升 胶粘材料技术创新正成为供应链关键突破点 [2] - 目前该领域国内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年均增长12% 公司等企业正探索将传感技术植入胶粘材料 开发具备实时状态监测功能的智能材料体系 [2] 公司资质与合作 - 公司成立于2005年 拥有无锡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资质 2024年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占比达82% [1] - 先后成为美国3M特约经销商(2009年)及北美Pregis保护膜产品特约加工商(2022年) [2]
首款柔性智能材料儿童用外骨骼面世
科技日报· 2025-05-09 09:55
据最新一期《IEEE电子器件》杂志报道,美国休斯顿大学团队开发出一款专为儿童设计的柔性智 能外骨骼系统——MyoStep。这款设备有望帮助患有运动障碍的儿童改善行走能力,提升生活质量。 团队表示,MyoStep代表了儿科助行器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通过集成"人造肌肉"、智能织物以及 多传感器网络等前沿技术,该系统突破了传统外骨骼的局限,在舒适性、适应性和安全性方面提供了创 新解决方案。 MyoStep的核心是一套嵌入在柔性织物中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这些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并传输用户 的动作数据,从而判断何时需要对手臂或腿部提供辅助。所有传感器通过蓝牙技术实现彼此通信,使整 个系统智能化运行。 此外,安全设计也是该设备的重要考量之一。所有电子部件和执行器都与皮肤隔离,以防止造成刺 激或不适。系统还配备了温度监控和紧急关闭功能,一旦设备表面温度超过安全阈值,便会自动断电, 避免过热伤害。 为了提高行走效率,团队特别重视踝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之间的协调控制。他们利用由智能材料 制成的人造肌肉来增强踝部运动能力,例如能随温度变化收缩的形状记忆合金,以及在电压作用下产生 形变的介电弹性体。 目前,团队正不断优化MyoSte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