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暴食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深读|大脑也怕“超载”
新华社· 2025-06-30 11:43
信息过载现象 - "脑腐"成为2024年度热词 形象描述信息时代导致认知下降或精神疲劳的现象 [1] - 中国每人每天花在短视频平台时长超过150分钟 居所有互联网应用首位 [4] - 人类感官系统每秒收集10亿比特信息 但大脑处理速度仅每秒10比特 存在巨大处理缺口 [3] 神经机制影响 - 信息过载导致海马体突触连接减少 神经递质分泌下降 记忆提取错误率上升 [2] - 多巴胺奖赏机制驱动信息"暴食症" 中脑边缘系统被持续激活形成行为依赖 [5] - 前额叶皮质在多任务处理时出现功能分割 三项任务并行时错误率飙升至两任务时的三倍 [6] 青少年专项影响 - 青少年游戏障碍患者研究显示 海量信息导致认知碎片化并影响社会关系认知能力 [6] - 临床案例显示长期接触低质信息的青少年出现语言逻辑混乱 叙事能力薄弱等缺陷 [7] -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2023年实施 明确各方防治网络沉迷的法律责任 [10] 商业技术驱动 - 互联网公司算法实验室实时监测点击率 完播率等指标 推动内容生态向猎奇化变形 [5] - 用户生成内容占比达80% 社交及电商平台成为主要信息源 [2] - AIGC技术加剧信息洪流 数据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2] 解决方案实践 - "数字极简"生活方式兴起 豆瓣相关小组聚集3.3万人实践数字戒断 [8] - 专家建议设定每日娱乐上网时限 采用冥想 纸质阅读等替代性认知训练 [9][10] - 医疗机构开发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调整光照环境 睡眠管理等恢复大脑弹性 [9][10]
当吃这件事“吃”了你
虎嗅· 2025-05-29 14:20
开始时,它看上去只是一场和"吃"有关的战斗。 "我应该变得瘦一些,这会让我更自信,衣服上身更好看,也更能获得人们的好感。"——起初,一切看上去似乎都很好,你有一个要变得更好的愿望、一 个明确的目标,甚至还有着强大的意志力,节食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你开始严格控制进食。体重秤上的数字几乎每天都在下降,那种实现目标的掌控感让你感觉很棒。就像一个短跑运动员想要不断地去突破自己的最好成绩 一样,你更加自律地去"训练"自己,让秤上的数字越来越"好",而且永远可以更"好"。 饥饿被逐渐"适应",在可以吃的食物名单上,甚至只剩下了一颗苹果。大脑被训练出了一套完美的"监工模式",这不仅仅关乎体重的持续降低,更关乎你 逐渐增强的掌控感和价值感。 直到有一天,掌控变成失控。 你开始被自己训练出来的那个"监工模式"反噬。它让你意识不到风险,哪怕你已经瘦到28公斤,哪怕你已经被送进ICU,被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它仍要求 你听它的,继续节食,否则你此前的努力就白费了,你会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一事无成的失败者。 运气好的话,你会通过一些渠道早一点知道自己患上了一种叫做进食障碍的疾病——也会知道除了神经性厌食,它还可能表现为神经性贪食和 ...
信“心”心理问答|摆脱“减肥-放弃”死循环,找回生活的掌控感
经济观察报· 2025-05-23 09:17
读者来信: 我是一名 32 岁的职场女性,近五年来反复陷入 " 减肥 - 暴食 " 的恶性循环。每次下定决心节食,体重刚下 降就因工作压力失控暴食,接着又陷入更严苛的节食 …… 最近体检显示我的代谢指标异常,医生警告我 必须停止这种模式。 —— 胖妞贝贝 回复如下: 今天,我刚好在重温前段时间很火的电影《热辣滚烫》,你所陷入的"减肥—暴食"循环,让我想起了电 影里杜乐莹曾经的状态。 (原标题:信"心"心理问答|摆脱"减肥-放弃"死循环,找回生活的掌控感) 我工作前还算比较苗条的,后来工作经常需要加班到晚上八九点,工作结束时忍不住会 " 奖励 " 自己炸 鸡、奶茶,但一吃就停不下来,甚至吃到胃痛。事后又用催吐或高强度运动弥补,但第二天又重复。 每次暴食后,我会对着镜子骂自己 " 意志力薄弱 " ,但越自责越想吃。手机里存着大量减肥食谱,却连 完整看完的耐心都没有。 有没有心理学的建议可以帮助我健康减肥,把体重降下来。 二、创造"非体重成就系统":电影里杜乐莹的蜕变不是体重数字的变化,而是她开始享受拳击时"汗水 砸在地板上的声音"。你可以在手机备忘录里建一个"重生清单",记录三种让你眼睛发亮的体验,比如 第一次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