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本土化创业
icon
搜索文档
专访北大汇丰商学院朱兆一:中东市场存在少量泡沫但具有长期潜力,中企精耕细作方能立足
证券时报· 2025-10-20 12:15
中国企业出海阶段与市场选择 - 中国企业出海已进入以产能输出与本土化运营为核心的第三阶段,驱动力来自国内产能饱和与企业自身成熟度提升[4] - 东南亚、中东、中亚是当前出海的三大主战场,中东市场因其年轻人口占比全球最高、购买力强及经济转型期需求而具备高潜力[4] - 中东地区中,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是企业首选投资目的地,分别吸引84%和79%的受访企业[1] 中东核心国家市场特点 - 海湾G4国家(阿联酋、沙特、科威特、卡塔尔)占阿拉伯半岛经济总量95%以上,但发展阶段各异:科威特基础设施滞后适合基建建材企业,阿联酋政策开放度高适合科技与跨境电商企业[5] - 沙特发展规划对标阿联酋但竞争大于协同,卡塔尔因国际关系复杂需企业谨慎评估政治环境[5] - 中东穆斯林国家间政策与文化差异显著,企业落地前需完成详细国别调研[5] 中企布局中东模式演变 - 企业布局模式从疫情后大型国企抢百亿美元级基建项目,转向本土化创业模式,即总部设于迪拜、技术团队留国内、运营团队扎根当地[7] - 中企进驻推动当地生态多元化,通过技术输出填补欧美技术转让空白,并与本地资本、外劳团队形成三方协作架构[8] - 阿联酋科技公司与基础设施公司正提升中国高精尖人才雇佣占比,以推动本土科技与跨国商务成长[8] 中企在中东的成功要素与市场现状 - 企业需具备三大特质方可扎根:靠谱本地合伙人、合理团队架构(中国核心+外劳运营+本地资本)、彻底本土化运营[10] - 阿联酋部分领域已现红海,迪拜近三年物业价格与人员成本上涨明显,建议企业关注阿曼、科威特等周边国家机会[11] - 中东市场认知难度高于欧美东南亚,因隐性规则多、产品定制化要求高,但竞争主要来自当地华人企业而非本地企业[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