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材料自主
icon
搜索文档
2万元一公斤的黄金材料国产了,中国用20年打破封锁,人造太阳2030点灯
搜狐财经· 2025-11-05 05:01
"以前每进口一公斤哈氏合金C276,我们要付2万元人民币,还得看供应商脸色等上大半年。 现在,我们自己的生产 线一天能量产几百公斤,成本直接砍半! "中科院金属所的研究员指着眼前一卷薄如蝉翼的金属带材说道。 这种曾被欧美垄断的"命脉材料",如今在中国实现吨级量产,直接让合肥的"人造太阳"BEST装置建设提速三年, 2030年就能用核聚变发电。 而同一时期,欧盟的ITER项目因技术漏洞和预算超支深陷泥潭,启动时间推迟到2036 年。 把高纯度合金轧成超薄带材,难度堪比"在鸡蛋壳上雕花"。 团队一步步突破锻造、轧制、热处理等工艺,最终实现 连续卷绕2000米基带的技术突破。 这种薄如蝉翼的材料能弯折十万次不断裂,在900℃高温下烤5分钟,冷却后强度 仍保持在1200兆帕以上,丝毫不变形。 2025年10月,金属所与东部超导公司签下20吨供货协议,用国产基带造出845米长的超导带材,性能完全不输进口 产品,部分指标甚至更优。 哈氏合金,薄如蝉翼,却扛得起三头大象的"超级钢筋" 哈氏合金C276到底有多关键? 在核聚变装置中,它就像是超导磁体的"骨架"。 需要把这种材料轧制成0.046毫米的 厚度,比头发丝还薄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