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核聚变
icon
搜索文档
滚动更新丨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锂电池、氟化工等板块走强
第一财经· 2025-11-10 09:32
市场开盘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沪指报4001.79点,涨0.11%,深成指报13453.37点,涨0.37%,创业板指报3221.93点,涨0.43% [2][3] - 港股恒生指数高开0.3%,报26319.40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36%,报5858.41点 [4][5] 行业板块表现 - 锂电池、氟化工、存储器、卫星导航、磷化工、光伏概念股走强 [1][3] - 冰雪旅游、核聚变、减速器、创新药题材走弱 [3] - 港股市场中锂电池、光伏概念走强,创新药、新能源车、机器人题材走弱 [4] 其他资产表现 - 现货黄金涨幅扩大至超1%,报4044美元/盎司,现货白银日内涨1.2% [3] -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0856,较前一交易日调贬20个基点 [5]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 - 央行开展1199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0%,当日有783亿元逆回购到期 [5]
新能源博弈,美国“命门”正被中国扼住
搜狐财经· 2025-11-09 16:08
风电领域优势 - 中国已从追随者蜕变为规则制定者,掌控产业升级命脉 [3] - 成功研制7兆瓦级海上风电主轴轴承,斩断美国在高端轴承领域的长期垄断 [3] - 推出全球单机功率最大的17兆瓦直驱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全部关键部件为中国制造 [3] - 适用于漂浮式风机的国产“大抓力拖曳锚技术”获国际认证,突破西方技术主导 [3] - 美国若发展海上风电,需付出高昂代价自行研发或在关键环节受制于中国供应链 [3] 光伏领域统治力 - 中国在全球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相关发明专利申请中占据59%的绝对份额 [4] - 中国企业异质结电池(HJT)平均量产效率突破26.2%,组件量产平均功率达730Wp [4] - 中国正定义下一代光伏技术的全球标准 [5] - 美国试图通过关税壁垒保护本土产业,结果将是闭关锁国和落后 [5] 储能系统领先 - 截至2025年9月底,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过全球总装机比例的40% [8] - 南方电网自主研发构网型储能变流器已在多地投入工程应用,增强电网稳定性 [8] - 在电池技术上实现锂离子、钠离子、全钒液流电池多技术路线并行突破 [8] - 永泰能源通过石墨烯电极技术将全钒液流电池电堆工作电流密度提升至180mA/cm,能量效率突破80% [8] - 广东梅州宝湖储能电站作为国内首个以“报量报价”模式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独立储能项目,累计交易电量达1.53亿千瓦时 [8] 核聚变领域突破 - 实现可控核聚变用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REBCO)用金属基带的完全国产化,解决“超级磁体”的“地基”材料问题 [9] - 研究团队将哈氏合金轧制成厚度仅0.046毫米、长度超2000米的超薄金属基带,表面粗糙度小于20纳米 [9] - BEST装置预计在2027年实现聚变能发电演示,中国在核聚变产业化进程上提速 [9] - 美国核聚变设备核心部件环形场(TF)磁体的高温超导带材和磁体结构材料90%以上依赖中国供应商 [12] 绿氢领域整合能力 - 国家电投集团吉林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创下“绿氨规模、混合制氢规模、直流微网和固态储氢”四项全球之最 [13] - 在PEM电解水制氢核心技术领域,有效解决关键材料和核心部件依赖进口问题,获得6项国家发明专利 [13] - 中国已投运全球最大规模的碱液与PEM混合电解水制氢装置、直流微电网制氢和48000立方米固态储氢装置 [13] 特高压输电标准 -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的特高压网络,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将中国特高压交流电压定为全球通用标准 [13] - 美国最先进线路仅达到765千伏水平,未来建设特高压电网需遵循中国制定的技术规范 [13]
中金:核聚变核心部件国产化推进 关注产业化配置关键窗口期
智通财经网· 2025-11-07 15:48
全球核聚变产业政策与支持体系 - 中国将核聚变纳入“十五五”及未来产业重点方向 [1] - 美国、日本、英国等国通过专项立法和资金引导加快产业落地节奏 [1] - 全球已形成从顶层设计到产业实践的全链条支持体系 [1] 全球核聚变产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全球托卡马克装置占比50%,其他技术路线如仿星器、激光器装置等多元化存在 [2] - 欧洲以ITER项目为核心进行国际合作,中国坚持自主研发,北美以私营企业为主体 [2] - 截至2025年中,全球商业核聚变产业累计融资总额达97.66亿美元,创近三年最高年度增幅 [2] 核聚变装置成本结构与产业趋势 - 在ITER项目中,核聚变装置核心价值集中于磁体、包层、真空室、偏滤器四大系统 [1][3] - 设备成本占比最高的部分为磁体系统28%、容器内部件17%、建筑14%和真空室8% [1][3] - 短期产业节奏由核心部件国产化推进主导,长期竞争力取决于成本控制能力与跨学科技术融合 [3] 产业链核心设备与相关公司 - 重点推荐核聚变产业链核心设备公司,包括中核科技、兰石重装、景业智能、西部超导 [4] - 建议关注科新机电 [4]
中金2026年展望 | 机械:聚焦科技,关注出口与周期机会(要点版)
中金点睛· 2025-11-07 08:09
文章核心观点 - 2026年机械行业投资主线为科技成长,看好科技创新驱动的新基建与应用 [5] - 出口链具备结构性机遇,关注具备全球竞争力且盈利能力提升的企业 [5] - 国内需求筑底修复,关注具备景气拐点和技术变革的子赛道 [5] AI基建 - 海外算力资本开支超预期,带动PCB设备和AIDC需求高增,关键设备存在国产替代机会 [2] - 英伟达下一代芯片Rubin功率密度提升,将提高对PCB、冷板、快接头等的加工要求,并带动微通道液冷等新技术方案,预计设备及耗材价值量有望提升20%+ [2][9] - AI服务器驱动下PCB板厚、板材变化,带动PCB钻针量价齐升 [7] - 2026年AI PCB扩产主体有望由头部企业延伸到全行业,国产超快激光钻孔等设备存在进口替代需求 [7] 人形机器人 - 2026年或为特斯拉量产元年,国产人形机器人性能快速迭代,应用场景合作生态加速打开 [2][7] - 关注特斯拉Optimus Gen3硬件参与机会及新技术方向(灵巧手、轴向磁通电机、电子皮肤等) [7] - 协作机器人在关键部件与人形机器人具有共通性,国产品牌技术提升迅速并向海外发展,关注2026年新股上市投资机会 [7] 出口链 - 工程机械:3Q25以来挖机出口增长明显,主机厂海外收入增长有望有效拉动盈利中枢上行 [11] - 五金工具:美国进入降息通道,工具消费或将回暖,中国头部厂商往越南产能转移步伐快,有望实现份额提升 [3][12] - 摩托车:中国大排量摩托车凭借高性价比持续抢占海外市场份额,全球定价体系预计持续下移 [3][12] - 油服设备:受益中东中亚天然气压缩机持续高景气,行业高景气将延续 [3][12] 专用设备 - 锂电设备:25-26年国内锂电企业资本开支增速出现向上拐点,预计26年头部电池厂国内外产能建设增速有望维持20%水平 [16] - 光伏设备:关注反内卷带来的行业底部回暖,以及公司泛半导体第二成长曲线延伸 [16] - 核聚变:据IEA预测,2030年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965.5亿美元,2024-2030年间CAGR约7.4% [16] - 3C自动化设备:2026年折叠屏、AI眼镜、AI陪伴类产品迎来创新潮,拉动设备二阶导需求 [17] - 科学仪器:中美关税风波再起,国产替代重要性短期提升,中长期持续看好国产替代加速 [17] 地产交运设备 - 工程机械:行业国企改革持续推进,股权激励有望驱动公司释放改革红利 [11] - 轨交装备:2025年以来动车组累计招标278组超预期,更新维保周期逐步到来,需求有望延续 [11] - 船舶:旧船替换周期渐行渐近叠加绿色转型需求,或驱动船东下单意愿提升,对中国船企压制因素逐步减弱 [11] 通用顺周期 - 机床&刀具:下游结构性分化,风电、航空等加工需求相对旺盛,关注PCB、人形机器人加工等细分领域机会 [14] - 注塑机:预计2026年或迎来内外需共振机遇,国内周期或于2H26开启向上,全球产能转移拉动海外需求保持20%增幅 [14] - 激光:2026年工业通用、消费电子等行业激光需求将迎来拐点,AI PCB、半导体等领域激光应用有望加速渗透和国产替代 [14] AIDC与液冷 - 燃气轮机:全球需求景气,叶片环境供给短缺,看好行业技术及产能领先的公司叶片持续放量 [8] - 柴发:若国内云厂商资本开支如期落地,预计2026年将延续供不应求、呈现量价齐升 [8] - 液冷:25年海外云厂商资本开支持续超预期,AI基建需求有望快速增长 [9]
上海电气涨超7% 核聚变产业化有望提速 公司新兴业务持续突破
智通财经· 2025-11-06 12:20
股价表现 - 公司H股股价上涨7.22%至4.9港元,成交额达4.57亿港元 [1] 政策与行业背景 - 国家发改委提出在“十五五”规划期间培育壮大氢能和核聚变能等未来产业,将其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1] - 在能源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公司有望利用龙头优势提升传统业务市占率 [1] 公司业务与增长点 - 公司在储能、氢能和机器人等新兴业务领域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1] - 公司实施“自主研发+生态合作”双轮驱动策略发展机器人业务 [1] - 公司依托参与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推动商业化落地,并已在核电工业场景开展应用测试 [1] 技术突破与项目进展 - 在核聚变领域,公司成功交付全球首台ITER项目磁体冷态测试杜瓦 [1] - 公司后续将交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CRAFT项目、紧凑型聚变实验装置BEST项目等多个主机系统核心部件 [1]
【公告全知道】可控核聚变+量子计算+核电+海峡两岸+数据中心!公司产品已应用于全超导托克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财联社· 2025-11-05 23:49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产品应用于全超导托克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1] - 公司为ITER等国内外聚变客户提供产品及部件 [1] - 公司出资1亿元投建企业以加速人形机器人业务布局 [1] 公司技术领域 - 公司业务涉及可控核聚变、量子计算、核电、数据中心及海峡两岸相关领域 [1] - 公司业务涉及可控核聚变、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稀土永磁及军工领域 [1] - 公司业务涉及机器人、储能及数据中心领域 [1]
2万元一公斤的黄金材料国产了,中国用20年打破封锁,人造太阳2030点灯
搜狐财经· 2025-11-05 05:01
哈氏合金C276技术突破 - 中科院金属所实现哈氏合金C276吨级量产,成本较进口降低50% [1] - 自主研发材料纯净化制备技术,产品纯度超过进口材料,达到医用级别 [5] - 成功轧制厚度0.046毫米、长度超2000米的超薄带材,表面粗糙度不超过20纳米 [3] - 材料在零下196℃环境中,指甲盖大小面积可承受190吨重量 [3] - 2025年10月与东部超导公司签署20吨供货协议,国产超导带材性能不输进口产品 [5] 核聚变工程BEST装置进展 - 材料突破使合肥BEST装置建设提速三年,计划2030年实现全球首次聚变发电演示 [3][7] - 2025年10月1日完成直径18米、重400吨杜瓦底座吊装,安装精度偏差不超过2毫米 [7] - 装置采用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磁场强度达12-15特斯拉,体积比ITER缩小40% [9] - 建造成本降低30%,功率密度提高3倍 [9] - 外交部发言人已确认2030年聚变发电演示进展 [7] 产业链与成本优势 - 形成完整产业链:上游金属所哈氏合金、中游西部超导钛合金、下游中核集团能量转换系统 [9] - 上海超导带材成本比进口低50%-60% [9] - 鑫宏业核级电缆可抗60年辐射 [9] - 材料自主保障供应,摆脱进口依赖,采购周期从大半年缩短至随用随取 [3][7] 国际竞争格局 - 欧盟ITER项目因技术漏洞和预算超支,启动时间推迟至2036年,预算从50亿欧元飙升至200亿欧元 [3][9] - 美国私营企业如CFS公司融资20亿美元,但技术仍无法稳定重复 [9]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成立,计划2030年前投入超3000亿元推动技术产业化 [10] 材料应用拓展与战略意义 - 哈氏合金耐强酸、抗高温,在航空航天、化工、海洋工程等领域突破卡脖子环节 [10] - 宝武集团用其开发定制高性能钢材,天工国际攻克中子屏蔽材料 [10] - 核聚变原料氘可从海水中提取,1升海水聚变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无碳排放和核废料风险 [10]
【公告全知道】可控核聚变+核电+芯片+机器人+储能+军工!公司核聚变超导系列材料已实现批量化供应
财联社· 2025-11-03 23:25
公司A业务布局 - 公司核聚变超导系列材料已实现批量化供应 业务覆盖可控核聚变 核电 芯片 机器人 储能 军工 风电等多个领域 [1] - 公司稀土永磁材料已在人形机器人空心杯电机等多个场景实现量产 业务涉及可控核聚变 人形机器人 稀土永磁 算力 核电 液冷服务器 [1] - 公司拟收购一家间接供货英伟达AI服务器的液冷散热企业股权 业务布局芯片 人工智能 数据中心领域 [1]
刚刚,直线拉升!不到1分钟,涨停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1-03 11:05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震荡调整,创业板指一度下跌超过1% [1] - 上证指数下跌0.17%至3947.94点,深证成指下跌0.77%至13274.55点 [2] - 科创50指数下跌1.79%,创业板指下跌0.82%,万得全A下跌0.41% [2] - 市场成交额6860亿元,预测成交额2.21万亿元,缩量1396亿元 [2] 板块与行业表现 - 核电、煤炭、软件等板块表现活跃,AI应用方向强势走高 [4] - 贵金属、半导体、化工等板块震荡调整 [4] - 热门概念指数中,短剧游戏指数上涨3.21%,光热发电指数上涨3.16%,WEB3.0指数上涨2.96%,核聚变指数上涨2.55%,AIGC指数上涨2.43% [5] - 煤炭行业指数上涨2.77%,林木指数上涨2.81%,文化传媒指数上涨2.20% [5] - 锂电负极指数下跌2.47%,工业气体指数下跌2.49%,半导体材料指数下跌2.59% [5] 核聚变板块 - 核聚变板块盘初走高,常辅股份上涨超过10% [8] - 兰石重装涨停,涨幅9.99%,成交额3423万元,总市值125亿元 [9] - 浙富控股涨停,涨幅9.98%,总市值236亿元 [9] - 海陆重工涨停,涨幅9.97%,总市值82亿元 [9] - 消息面上,中国科学院证实2兆瓦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首次实现钍铀核燃料转换 [10] 短剧游戏概念 - 短剧游戏概念股快速拉升,三七互娱开盘不到一分钟直线拉涨停 [1] - 三七互娱涨停,涨幅10.01%,成交额4822万元,总市值505亿元 [13] - 东方明珠涨停,涨幅10.00%,成交额1.49亿元,总市值359亿元 [13] - 欢瑞世纪涨停,涨幅9.94%,成交额5873万元 [13] - 粤传媒涨停,涨幅9.96%,总市值135亿元 [13] - 消息面上,抖音集团短剧版权中心发布《成品漫剧业务合作指引》 [14]
联创光电(600363)2025年三季报点评:2025Q3归母净利同比增长28% 可控核聚变、激光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新浪财经· 2025-11-03 10:28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8.6亿元,同比下降3.5%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28.3% [1]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5.0亿元,同比增长2.9%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4.0亿元,同比增长19.4% [1]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19.7%,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 [1]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20.3%,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 [1]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率18.2%,同比提升2.6% [1] - 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率18.1%,同比提升4.6% [1] - 2025年前三季度投资收益3.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57亿元 [1] 核聚变业务发展 - 核聚变能被列为“十五五”规划前瞻布局的重要方向 [2] - 公司完成磁体线圈及总体设计,并完成验证线圈、制冷方案设计 [2] - 公司完成聚变磁体全产线设备汇总报告,并开展工装试制 [2] - 公司预计核聚变相关总订单量可达50亿元 [2] - 未来3至5年国内外资本开支或提速,有望带动产业链订单放量 [2] 商业航天与高温超导业务 - 2030年全球商业航天发射市场规模预计突破数千亿元 [3] - 高温超导电磁弹射技术在“十五五”期间有较大发展空间 [3] - 联创超导中标“大功率低温制冷系统与模型超导磁体研制服务”项目 [3] - 公司依托资阳研究平台推进工艺-系统-应用三维协同突破 [3] 激光反无人机业务 - 光刃-Ⅱ某型系列一体化方舱设计将部署效率提升40%以上 [3] - 自研ATP系统使跟瞄精度较行业同级别产品提升15% [3] - 外观自主设计通过研究院认证,降低设计成本30% [3] 未来业绩预测 - 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5.65亿元,同比增长134.5% [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6.93亿元,同比增长22.6% [4]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8.27亿元,同比增长19.3% [4] - 2025至2027年预测市盈率分别为50倍、41倍、34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