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科学

搜索文档
2025年极地知识进校园辽宁第三站:把极地科学知识送到居民家门口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04 22:53
l go a 2 0 2 5年 极 地 知 sen 66更好地认识极地 撞动构建人类命运 0) "几位极地考察队员亲身经历的分享太震撼了 !作为中国人感到老自豪了!没想到咱们国家在那么远的南北极做了这么多伟大的事情。"大连市黑石礁 街道红星村社区居民马红在听完2025年极地知识进校园辽宁站第三场活动后激动地说。 "极地科普知识能够走进街道社区的机会十分珍贵,为我们打开了全新思路,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们将以更丰富的形式搭建海洋知识桥梁,引导市民更 加主动地了解海洋,认识海洋,保护海洋。"大连市沙河口区黑石礁街道党工委书记朱永春说。 黑石礁的海浪轻拍着大连海洋大学的岸边,与学校报告厅内涌动的极地探索热情遥相呼应。7月4日,2025年极地知识进校园辽宁站第三场活动走进大连 海洋大学,为500多名学校师生和当地社区居民代表共同开启一场冰雪与海洋的对话。 本次活动由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牵头组织,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自然资源部直属机关团委、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中 国自然资源报社、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辽宁省自然资源厅、辽宁省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共同参与,旨在普及极地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关注、 ...
2025年极地知识进校园辽宁第二站:冰雪科学种子播撒边境民族校园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03 20:44
主办方向学校赠送极地海洋科普图书 "极地知识进校园活动不仅让学生们领略了极地自然之美,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守护地球、勇担使命的信念,这与我校培养'兼具民族情怀与世界眼 光'学子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对于我们这样位于边境地区的民族中学来说,这样的极地知识课堂实在是太难得,太宝贵了。"辽宁丹东市朝鲜族中学学生处 主任安玉琳说。 盛夏时节的雨丝掠过鸭绿江畔的教学楼顶,辽宁省丹东市朝鲜族中学的报告厅内座无虚席,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二年级,近300名师生期待着零距离聆 听极地专家的演讲。7月3日,2025年极地知识进校园辽宁站第二场活动在此举行,跨越万水千山的冰雪科学种子,正落在中朝边境的沃土上,滋养些朝鲜 族、汉族、满族等多民族青少年的心灵。 本次活动由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牵头组织,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自然资源部直属机关团委、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中 国自然资源报社、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辽宁省自然资源厅、辽宁省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共同参与,旨在普及极地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关注、 支持和参与极地工作的热情,让极地成为新的课堂。 岁月沧桑而历史永存。活动首先播放了《冰路征程——中国极地考察40周 ...
在荆楚大地播撒极地科学火种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29 16:41
0:00 / 2:15 妙趣横生的南极连线环节 湖北恩施高中的同学们向中山站越冬队员提问。王自堃摄 湖北江陵一中同学与张胜凯交流。王自堃摄 武汉大学学生与极地专家互动。王自堃摄 有趣的是,3名专家与极地结缘的方式各不相同。何昉是湖北人,2009年获武汉大学空间物理学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就职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他先 后参加了中国第28次南极中山站和第38次南极长城站越冬考察以及第41次南极度夏考察,还参加过10次北极黄河站考察、4次中冰北极联合观测站考察,累 计执行极地野外考察1500余天。何昉告诉记者,此次回到母校和湖北地方中学,与莘莘学子交流在极地领域的工作和感悟,他感到十分荣幸,把这次活动看 作用极地精神反哺家乡教育的珍贵机会。 何昉少年时读过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伟大的征服》,书中我国首次南极考察的艰辛历程深深触动了他,一颗探索南极的种子就此埋下。 这份源自书本的向往,最终指引他在毕业后加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成为极地科学考察的亲历者。 粟多武主要从事重力计量和精密仪器研发及应用,曾参加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他与极地的渊源始于对科学理想的执着,也因为读过贝尔·格里尔斯的 《荒野求生》一书,而 ...
2025年极地知识进校园湖北站第二场:点亮县中科学梦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22 16:34
极地知识进校园活动 - 活动主题为"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探索自然奥秘、勇攀科学高峰",由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牵头,多个单位共同组织[3] - 活动内容包括播放《冰路征程——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和《中国南极秦岭站建设纪实》宣传片[3] - 活动组织方向江陵一中赠送了"雪龙2"极地科考破冰船模型和极地、海洋科普图书[3] 极地科普讲座内容 -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何昉讲解了极地空间环境知识,分享了在中山站、北极黄河站和中国-冰岛北极联合观测站观测极光的经历[8]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粟多武讲解了南极考察中的重力计量,展示了在中山站遇到的11级暴风雪天气[12] - 武汉大学张胜凯讲述了测绘遥感在极地科考中的应用,包括使用国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经历[16] 南极考察站连线 - 第41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站长刘建军介绍了中山站周边积雪达1米厚,冰厚60厘米的情况[20] - 刘建军分享了在极地观测极光、弹吉他等生活细节[20] - 刘建军表示希望通过活动激发青少年对极地科学探索的兴趣[23] 活动影响 - 活动为基层县中师生带来了前沿的科技知识,激发了科学探索热情[29] - 活动为同学们打开了通往极地世界的大门,种下了极地科学的种子[29] - 活动有望激励学子们为极地研究与保护贡献力量[29]
2025年极地知识进校园湖北首站:武大学子“云游”极地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21 18:20
武大学生与讲座嘉宾互动。王自堃 摄 5月21日,以"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探索自然奥秘、勇攀科学高峰"为主题的2025年极地知识进校园活动走进百年学府武汉大学,举办湖 北站首场活动。 此次活动由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牵头,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共青团自然资源部直属机关团委、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 中国自然资源报社、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湖北省自然资源厅、武汉大学等单位共同组织,旨在普及极地科学知识,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关注、支持和参与 极地工作的热情,让极地成为新的课堂。 活动现场播放了《冰路征程》宣传片,回顾中国极地考察40年光辉历程,向一代代艰苦奋斗、拼搏奉献的极地人致敬。活动组织方向武汉大学赠送 了"中国南极秦岭站"模型和极地、海洋科普图书。 OF t 2 l 199 8 60 x =1 the state ice | CD 25 武大学生与中山站越冬队员视频连线。王自堃 摄 在视频连线环节,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站长、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建军出现在屏幕上,他详细介绍了中山站的日常运作、科研成果,通 过视频画面实时分享了南极中山站周围壮丽的冰山景观。活动期间,同学们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