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植物源重组人白蛋白
icon
搜索文档
用稻米造人血清白蛋白!武汉大学教授创业19年,公司上市3日股价大涨,市值超400亿元!他还瞄准了美国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0 16:44
公司技术与产品突破 - 公司核心产品HY1001(奥福民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为国内首个植物源重组人白蛋白药物,已于2025年7月获批上市 [1][6] - 核心技术为全球首创的“稻米造血”技术,通过将人血清白蛋白基因导入水稻细胞,在稻米中提取、纯化出纯度≥99.9999%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 [5] - 该技术突破传统人血白蛋白完全依赖人体血浆提取的限制,将稻田转变为“制药车间” [1][5] - 除核心产品外,公司重组人乳铁蛋白溶菌酶口服液正在进行临床III期试验,重组人α-1抗胰蛋白酶已完成I期临床试验 [9] 市场表现与行业地位 - 公司于科创板上市首日股价大涨超200%,截至10月30日收盘市值达421亿元,已超过天坛生物、华兰生物等传统血制品头部企业 [1][3] - 公司是科创板重启第五套标准后首家上市的医药企业,也是“1+6”改革以来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公司之一 [2][3] - 国内人血白蛋白存在巨大供应缺口,进口产品占比达到69%,公司产品有助于提升自主供应能力 [5] 市场机遇与竞争格局 - 人血清白蛋白是临床应用广泛的“黄金救命药”,但传统血浆提取方式受限于血浆采集量不足并潜藏病毒传播风险 [1][5] - 公司产品目前仅获批用于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治疗,该适应症占整体市场规模约30%,但患者人数预计将从2022年的56.7万人递减至2030年的45.5万人 [8] - 国内另有4家企业研发重组人白蛋白,多数以酵母为原料,其中通化安睿特产品已于2024年在俄罗斯等国获批,为全球首款 [7] 公司发展战略 - 拓展适应症是提升商业化回报的必经之路,但公司目前尚未披露核心产品在其他适应症上的进展 [8] - 公司正积极开拓美国市场,已与FDA就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达成共识,计划2025年完成美国III期试验,2026年提交上市申请 [8]
“稻米造血”引资本追捧,禾元生物市值冲高 血制品行业影响几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9 23:00
公司技术与产品 - 公司核心产品HY1001(奥福民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于2025年7月获批上市,成为国内首个植物源重组人白蛋白药物[1][4] - 核心技术为全球首创的“稻米造血”,通过将人血清白蛋白基因导入水稻细胞,在稻米中表达并纯化出纯度≥99.9999%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2] - 公司产品管线包括进行临床III期试验的重组人乳铁蛋白溶菌酶口服液,以及完成I期临床试验的重组人α-1抗胰蛋白酶[6] 市场表现与地位 - 公司于科创板上市首日股价大涨超200%,截至10月29日收盘市值达405亿元,超越天坛生物和华兰生物等传统血制品巨头[1][2] - 公司是科创板重启第五套标准后首家上市的医药企业,也是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公司之一[1] - 国内人血白蛋白存在巨大供应缺口,进口产品占比达到69%[3]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人血清白蛋白是临床应用广泛的“黄金救命药”,用于肝病、肾病、烧伤及休克等多种病症,但传统血浆提取方式受限于供应不足和病毒风险[1][2] - 重组人白蛋白技术路径多样,除公司采用的植物源(水稻)系统外,还包括酵母、大肠杆菌等微生物表达系统[4] - 国内另有4家企业研发重组人白蛋白,其中通化安睿特产品已在俄罗斯等国获批,深圳普罗吉也已完成中国临床III期试验[5] 商业化策略与前景 - 公司核心产品目前仅获批用于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适应症,该适应症占整体市场规模约30%[5] - 公司计划拓展适应症并积极推进国际化,已与美国FDA就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达成共识,目标于2026年提交美国上市申请[5][6] - 预计中国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患者人数将从2022年的56.7万人递减至2030年的45.5万人[5]
比人血贵一倍的“稻米血” 如何打败“血头”
经济观察报· 2025-10-29 12:09
公司上市与市场表现 - 公司于10月28日按科创板第五套规则上市,重启了暂停两年的该上市标准 [3] - 发行价为29.06元/股,拟募资约26亿元,其中16.57亿元拟用于建设重组人白蛋白产业化基地 [4] - 上市首日开盘涨幅超200%,次日开盘再涨超10%,截至发稿时股价为113.88元/股,总市值达407亿元,已超过国内多家人血制品头部企业市值 [4] - 同期,上海莱士、天坛生物、华兰生物等人血制品企业股价出现下跌 [4] 核心产品与技术 - 核心产品为全球首创的植物源重组人白蛋白,技术路线为“稻米造血” [2][3] - 该技术通过创造转基因水稻作为“植物生物反应器”,使白蛋白在水稻胚乳中合成积累,并从大米中提纯制成药品 [6] - 产品挑战了传统人源血制品和进口血制品 [7] - 产品目前唯一获批的适应证是用于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30g/L)的治疗,该适应证占整体人白蛋白市场规模约30% [11] - 临床数据显示其疗效非劣于人源白蛋白,且因不依赖血浆捐献,杜绝了血液传播病毒的风险,安全性好 [14][15] 产品定价与市场定位 - 在售规格为10g(20%,50mL)*1瓶/盒,多地售价均为890元,比市面上人血白蛋白价格(350-400元)高出一倍多 [1][3][15] - 公司曾表示实现规模化生产后成本可大幅降低,并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获批上市后定价略高于血浆来源产品,假设单价为38元/g [16] - 公司计划努力申请将产品纳入医保目录,纳入前主要依靠院外市场销售 [18] 市场规模与产能规划 - 2020年中国人血清白蛋白治疗药物市场规模为258亿元人民币,预计2030年达到570亿元人民币 [10] - 公司已建成年产100万支(10吨)的商业化智能生产线,并计划在2026年建成年产1200万支(120万吨)的产业化基地 [10] - 以2021年中国市场人白蛋白批签发数量约645.2吨为参考,公司计划拿下近20%的国内市场份额 [11] - 进口人血白蛋白在国内市场占比高达66%(2025年上半年获批签发1723批次),显示出对国产替代的广阔需求 [8][9] 研发管线与市场竞争 - 除重组人白蛋白外,公司主要产品管线还包括处于临床III期的重组人乳铁蛋白溶菌酶口服液,以及完成I期临床试验的重组人α-1抗胰蛋白酶 [19] - 在全球重组人白蛋白研发赛道中,另有4家企业研发同适应证产品,其中通化安睿特的产品已于2024年在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获批上市,为全球首款,其在中国的I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深圳普罗吉也完成了III期试验 [18] - 竞争对手多使用酵母作为表达体系,与公司的稻米表达体系不同 [18] 适应证前景与国际化战略 - 公司当前获批的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适应证市场因乙肝疫苗免费接种导致肝炎发病率下降,患者人数预计从2022年的56.7万人递减至2030年的45.5万人 [11] - 公司国际化战略优先于国内适应证拓展,计划在2025年完成美国III期临床试验,2026年提交美国上市申请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