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曲线签名算法(ECDSA)
搜索文档
天啊,细思极恐!美国抄走150亿比特币,根本没破解密钥!这事儿直接打了币圈“绝对安全”的脸
搜狐财经· 2025-10-20 01:03
区块链技术安全性挑战 - 美国司法部在2024年底通过执法手段控制了从黑客案中追回的价值超过150亿美元的比特币,而未破解私钥[1][3] - 该事件对区块链技术所宣称的“去信任”和“绝对安全”特性构成了直接挑战,表明中心化权力机构能够干预去中心化系统[3] 量子计算发展现状与威胁 -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披露,破解比特币使用的椭圆曲线签名算法所需的量子比特数量比此前估计减少了20倍,显著提前了威胁时间表[5] - IBM计划在2033年前建造出10万量子比特的机型,且已有系统在云端进行测试[5] - 根据加密专家Peter Shor的算法推算,仅需几千个稳定的量子比特即足以破解比特币的签名机制[5] - 2024年量子计算芯片投资已突破80亿美元,欧洲和美国等国家正在加速布局,例如欧洲量子旗计划目标为百万量子比特级别设备[7] - 有研究团队在2023年使用27个量子比特成功破解了2048位RSA加密的简化版模型,验证了量子计算破解加密的可行性路径[9] 比特币生态的潜在风险 - 统计显示约30%的比特币地址的公钥在链上是公开的,这些资产在量子计算成熟时将面临被攻击的风险[7] - 比特币网络升级到抗量子密码算法面临重大挑战,因为需要社区共识和全网节点更新,只要有1%的节点不同意就无法实现改变[9] - 比特币社区对于向“后量子密码”标准化的准备动作几乎为零,网络升级的僵滞性构成了系统性的脆弱点[9] 未来潜在影响 - 量子计算技术一旦取得突破,其影响将是代际式的而非渐进式的,比特币的安全窗口期可能在一夜之间蒸发[11] - 当具备破解能力的量子计算机出现时,链上早期巨鲸的、公钥已暴露的钱包将成为可被任意访问的公开金库[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