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进口替代

搜索文档
中芯、华虹业绩解读和联想科技日见闻
2025-05-12 09:4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半导体、代工、AI、数据中心、汽车、消费电子、工控、服务器 - **公司**: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联想、盛邦、纳芯微、弘元绿能、北方华创、中微、盛美、台积电、UMC、联电、新威凌、新诺威、阿里巴巴、字节跳动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中芯国际 - **业绩表现**:一季度营收增长低于预期,实际增幅 1.8%,出货量同比增长 15%,毛利率稳定,产能利用率从 85%提至 89%;晶圆价格降 9%,综合 ASP 降 9%,少数股东权益从 1.63 亿美元降至 1.35 亿美元 [1][9][10][11] - **未来发展**:今年预计新增 5 万片产能;ASP 二季度或继续下跌,三季度环比上升;短期内设备良率有问题,但长期国产化趋势强,核心设备股预计保持 30%左右增长;公募持仓 A 股下降、港股上升,港股估值溢价约一倍,有 70 - 80%上升空间 [1][7][13][14] 华虹半导体 - **业绩表现**:一季度收入符合预期,二季度指引增长仅 3.5%;模拟和电源管理表现好,功率管理产能过剩;毛利率从 11.4%降至 9.2%,受 ASP 转弱和无锡九厂折旧影响 [1][12] - **未来发展**:无锡九厂 2026 年年中填满 8 - 9 万片,2025 年底新增 4 万片产能;将收购华力五厂解决同业竞争;预计 2025 年增长率 8.2%,2026 年 13.1%;目标价 43 元,目前股价约 30 元,有 50%以上上升空间 [12][15][16] 联想 - **转型亮点**:在 Tech World 活动强调 AI 超级智能体,发布天睿、联想乐享等产品,从硬件制造商向 AI 驱动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未来财季三大业务线经营目标维持双位数同比增长,24 - 25 财年营收超 680 亿美元,经常性利润约 12.4 亿美元,2025 - 2026 财年收入双位数增长,利润同比增 25%,估值不足 10 倍 [3][25][26] - **优势策略**:采用全球化布局加本土化深耕双轨战略,销售网络覆盖超 180 个地区,有 20 个研发中心、33 个工厂;多元供应链策略,用英特尔、AMD、英伟达及国产芯片,抗风险能力强 [31][32] - **物理 AI 布局**:推出乐享 1 号机器人,具身智能 AI 模型由上海研究院打造,可用于智能制造、仓储和物流场景,为物理人工智能领域打基础 [33] 行业情况 - **半导体国产化**:中芯国际出货量增长、产能利用率提升,但 ASP 下滑;华虹出货量增长,ASP 下降预计下季度回升;中芯和华虹母公司关联资产 2026 年 8 月 7 日前注入上市公司解决同业竞争担忧;2025 年中国本土制造企业投资预计降 2%,国产化率或接近 30% [1][2][19] - **模拟进口替代**:是未来几年持续增长重要赛道,盛邦、纳芯微等替代海外企业;生成式 AI 推动数据中心电源相关 PIMS 需求增长,利好数据中心、汽车相关模拟占比高的企业 [1][6] - **全球代工行业**:一季度 ASP 压力大,产能过剩致 ASP 下降,但产能利用率上升;中芯国际 ASP 跌幅 9%最大,台积电出货量环比降 5%,其他非先进工艺厂商出货量环比有增长;本年度资本开支整体低 2%,两家主要中国企业资本开支持平 [21] - **先进工艺市场**:2025 年华力进入先进工艺领域,能生产 14 纳米和 7 纳米产品;中芯国际和华虹海外客户收入环比分别增长 46%和 11% [17] - **市场反弹与估值**:过去一个月全球市场反弹,美股 V 字形反弹,港股及其他市场反弹稍弱;美股七家公司 PE 27 倍,中国七家 17 倍,中国企业增速 16%,美国企业 12%;国内公募基金提高港股配置 [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对等关税对半导体设备和整体毛利率影响小于 1%,两家公司 80%客户是国内客户,20%海外客户仍在增长,未来更多海外企业或转移生产 [5] - MCP 协议是让 AI 模型实时访问外部数据源的通用连接协议,能解决数据孤岛问题,提升 AI 模型性能 [28] - 在单个超级代理调用多个 AI 代理的生态系统中,MPC 技术对数据流动很重要,是未来发展重点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