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培养更多民政高技能人才
经济日报· 2025-05-14 05:48
民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政策 - 民政部与人社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民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从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作出制度性安排 [1] - 养老护理、社会救助、儿童福利、残障康复等领域服务需求激增,但民政高技能人才存在550万人的缺口,供需错位可能进一步加大 [1] 民政行业人才痛点 - 民政高技能人才总体规模不足、结构有待优化、职业吸引力偏低 [1] - 养老护理员缺口达550万人,人口老龄化加速将加剧供需矛盾 [1] 人才激励措施 - 建立技能人才薪酬待遇标准体系,保障工资与技能水平、贡献程度匹配 [2] - 设立技能津贴和特殊岗位补贴,提高技能人才收入 [2] - 提供落户、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制度优惠 [2] - 在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评选中增加对民政人才的表彰 [2] 职业发展路径优化 - 建立健全民政人才技能职称评定体系,推动"五级工"向"新八级工"制转变 [3] - 建立常态化培训制度,提升人才综合能力素质 [3] - 鼓励优秀人才从专业技术岗位转向管理岗位,拓宽职业发展渠道 [3] 社会认知改善 - 民政一线岗位存在工作强度大、社会认知度低的问题 [2] - 2024年全国首个殡葬本科专业招生,是打破职业偏见的重要举措 [2] - 需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技能宝贵"的社会氛围 [2]
首次发布!我国强化培养民政高技能人才
新华网· 2025-04-14 18:40
政策发布背景 - 民政部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首次联合出台民政领域高技能人才文件,旨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1][2] - 政策针对民政技能人才队伍存在的总体数量短缺、培养能力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3] 人才缺口现状 - 中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2.2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5.6%,但养老护理员数量存在较大缺口[3] - 基层民政技能人才队伍受教育程度不高、培训经费不足,养老护理员面临严重短缺[3] 人才培养措施 - 意见明确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紧缺人才培训[3] - 特别提出要加大对养老护理员等紧缺人才的培训培养力度[3] - 对符合条件的参训人员提供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评价补贴和技能提升补贴,并建立补贴标准动态评估调整机制[3] 人才使用与激励机制 - 优化岗位使用机制,鼓励用人单位优先选拔民政高技能人才参与机构管理[4] - 畅通民政高技能人才向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流动渠道[1][4] - 提高人才待遇水平,完善人才津贴补贴制度,加大人才激励表彰力度[4] 职业发展路径改革 - 推动用人单位将原有“五级工”制拓展为新“八级工”制,往下补设学徒工,往上增设特级技师、首席技师[5] - 支持各地探索明确民政高技能人才参加职称评审的专业对应关系,推动高技能人才比照相应层级专业技术人员贯通发展[5] - 进一步畅通技能等级认定渠道,支持全国性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开展民政职业技能等级认定[6]
两部门首次联合发文!培养民政领域高技能人才
证券时报· 2025-04-14 17:16
民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意见核心观点 - 两部门首次联合出台民政高技能人才建设文件 明确2030年目标为培养体系完善、规模壮大、结构优化的技能人才队伍 支撑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1][6][7] - 重点覆盖养老护理员、孤残儿童护理员、殡仪服务员等7类传统特色职业 将其定位为民政技能人才主力军 [3] - 提出六大方向15条措施 涵盖培养体系、使用制度、评价通道、激励机制及组织保障 [4][6] 人才培养体系 - **职业教育发展**:推进养老服务、殡葬服务等民政特色专业建设 鼓励校企订单式培养 支持"学历证书+职业技能证书"考核 高标准建设民政职业大学 [8] - **培养模式创新**:开发精品课程与一体化教材 推动用人单位参与教学改革 共建实训基地 强化职业道德与安全规范培训 [9] - **领军与紧缺人才培养**:通过研修、境外培训提升领军人才能力 建立紧缺人才培训供需平台 动态调整职业培训补贴标准 [10] 人才使用与评价机制 - **岗位使用优化**:支持高技能人才参与技术攻关和管理决策 畅通向专业技术岗位流动渠道 探索劳务输出地区协作引才 [11] - **职业发展通道**:加快民政职业标准制修订 推动"五级工"向"八级工"制度转变 实现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职称贯通 [12] - **技能认定与竞赛**:简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备案流程 举办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 以赛促评并晋升优秀选手等级 [13][14] 激励机制与组织保障 - **待遇提升**:推行项目工资制、年薪制等分配方式 将优秀人才纳入地方高层次人才目录享受住房、教育优惠 [15] - **专项津贴落实**:保障殡葬特岗津贴、儿童福利机构特教补贴及精神卫生工作人员待遇 鼓励企业设立技能津贴 [15] - **资源保障**:统筹财政资金与彩票公益金支持人才建设 建设信息化人才库 加强典型宣传提升职业荣誉感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