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运动产业
搜索文档
白天玩桨板 晚上看灯光秀——这样的周末 独一份
长江日报· 2025-08-12 10:10
夜间经济与旅游消费 - 武汉依托长江、汉江、东湖等水域资源,打造可触摸、可体验的消费场景[1] - 长江灯光秀从游客拍照背景板转变为夜间经济的流量入口,带动游轮、演出、美食等多元玩法[2] - “长江荣耀号”游轮以“文旅+演艺+美食”模式成为热门打卡地,提供魔法学院表演、甲板乐队演唱等体验[2] - 武汉市出台政策促进夜间经济发展,重点打造“长江夜游”等10条精品线路,夜游船数量已增至11艘[5] - 游轮推出不同主题的沉浸式体验,吸引年轻家庭和外地游客,当游轮驶过武汉长江大桥时播放《我和我的祖国》引发游客自发欢呼[2][5] 滨水休闲与文化体验 - 江滩区域发展出多元休闲业态,包括藏书10万册并提供免费咖啡和充电的“长江图书馆”,以及每周六的“江滩作家读书会”[6] - 江滩北路美食街区推荐“江滩烤苕皮”和“长江鱼鲜锅贴”,但需避开周末晚高峰,二七桥头观景台夜晚有需预约的免费交响乐演出[6] - 临江的黎黄陂路分布咖啡店、文创店,成为年轻人周末休闲热门去处,有游客评价武汉咖啡带着江水味道[6] - 月湖畔琴台大剧院上演音乐剧《寻找李二狗》,以抗美援朝为背景通过穿越设定展开两代对话,吸引外地游客专程观看首演[6] - 汉口保元里百年老巷推出沉浸式剧情《保元风云》,游客可跟随角色扮演者参与互动,关键剧情节点有“枪声”等特效增强体验[7] 水上运动与体育消费 - 武汉“水经济”延伸至体育消费,后官湖帆船训练基地的9岁学员经过一年训练可独立完成装船、升帆、掌舵等操作[8] - 武汉青少年帆船学员从2019年不到30人增长至数百人,帆船俱乐部从1家增加到3家,水域条件和高校专业设置支撑行业发展[12] - 桨板运动在汉江古田桥水域流行,玩法包括竞速、漂流、垂钓,围绕桨板的消费链已形成,一套中档装备约4000元[12] - “水翼”运动兴起,武汉水翼选手横渡长江视频走红,在“跳东湖”活动中表演水面滑行,水资源成为水上运动沃土[18] - 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称正扶持水上运动产业,让“水”从风景变为可参与的生活方式,未来将开发更多亲水休闲项目[20]
水上运动成暑期消费市场 “新宠”
搜狐财经· 2025-07-14 19:34
行业趋势 - 小众水上运动如桨板、皮划艇、潜水和尾波冲浪逐渐走入大众视野,激活产业链条,带动租赁、培训和商品销售市场发展 [1][3] - 暑期消费市场水上运动成为“新宠”,相关业态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产业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 [1][3][12] - 水上运动产业体系日益完善,2022年中国皮划艇市场规模达1.43亿元,充气站立式桨板市场规模3.84亿元(占全球19.8%),冲浪板市场规模2.24亿元(占全球16.9%) [11] 消费需求 - 北京亮马河等热门区域暑期租赁需求激增,周末单日桨板和皮划艇租赁人数超2000人,需提前线上预订 [5] - 潜水馆客流较之前增长一倍,体验后报名专业课程人数增多,配套服务(装备租赁、教练指导、水下摄影)推动消费升级 [6][8] - 消费者购买装备意愿强烈,单次消费从3000元(桨板套装)至4万-5万元(潜水装备)不等 [11] 市场表现 - 迪卡侬等品牌水上装备销量显著增长,天猫旗舰店专业潜水服和冲浪服月销量超3000套 [11] - 租赁商业务量飙升,桨板、皮划艇租赁高峰期需延长营业时间(早10点至晚9点)以满足需求 [5] - 潜水馆推出多样化项目(水肺潜水、自由潜水、美人鱼潜水),配套专业装备提升体验吸引力 [6] 发展前景 - 水上户外产业处于成长期,配套尚不完善,但大众化趋势将推动产业潜力持续释放 [12] - 充气站立式桨板、冲浪板等细分领域已具备全球市场竞争力(全球份额16.9%-19.8%) [11]
“火热赛事+装备升级”提升产业发展“含金量” 夏日清凉释放消费新活力
央视网· 2025-06-24 16:28
水上运动行业概况 - 水上运动带动"亲水经济"在多地持续升温,涵盖赛事、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 [1] - 我国冲浪、桨板项目消费人群超过100万,整体消费规模超过10亿元 [17] - 长三角地区在水上装备出口中占据较大比重,已形成区域集聚效应 [19] 水上运动赛事发展 - 南浔古镇连续7年举办桨板公开赛,2025年将吸引来自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选手参赛 [3][5] - 浙江省夏季每周举办近20场水上赛事,整个夏季将开展200多场水上活动 [8] - 赛事活动带动装备展示,成为新品首秀场,包括折叠艇、背包艇、水上自行车等 [8] 水上装备制造创新 - 富阳某企业赛艇产品占据全球超16%市场份额,远销欧美、澳大利亚等地 [8] - 企业研发耗时3年的钢模技术可实现赛艇一次成型,模具寿命达1万艘以上 [9] - 采用航空航天工艺技术,首创一次成型技术并拥有排水系统发明专利 [10] - 新材料应用取得突破,使用碳纤维预浸料提升产品性能 [9][10] - 创新产品设计推出"赛板",结合桨板与赛艇功能并实现便捷收纳 [12] 亲水业态拓展 - 云南抚仙湖发展帆船运动,帆船数量增至近120条,累计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 [13] - 抚仙湖凭借每年近300天风天的自然条件,形成稳定的帆船旅游产业 [13] - 成都城市水上公园提供电动冲浪板、皮划艇等多样化项目,满足市民亲水需求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