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生态环境治理
icon
搜索文档
【省生态环境厅】上半年陕西汉丹江干流出境断面水质均达到Ⅰ类
陕西日报· 2025-08-01 08:48
"2025年1月至6月,陕西汉丹江流域35个国控断面水质均在Ⅱ类及以上,其中Ⅰ类水质断面12个, 占比达34.3%;汉丹江干流出境断面水质均达到Ⅰ类,实现历史突破,切实保障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水 质安全。"7月31日,省生态环境厅水生态环境处三级主任科员马骏在省生态环境厅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及其支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汇集区和供给地。为让汉江 水质稳定达标,近年来,陕西坚决扛牢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政治责任,紧盯出境水质,督导压实 属地责任,常态化开展环境隐患排查整治。 坚持流域上下游贯通一体治理。陕西坚决做好源头管控,严把产业准入关,严格实施干流一公里范 围内禁止建设项目等河湖岸线特殊管制;推进生活污染治理,流域内31座县级以上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 均达到一级A标准,累计完成1053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41个农村黑臭水体得到治理;持续开展入河 排污口排查整治,截至目前,汉丹江流域共排查出排污口3434个,溯源比例100%;开展工业园区水污 染整治,编制"一园一策",形成问题清单,扎实推进整改,12个园区水污染问题完成整治。 实施水生态环境系统修复。陕西不断解决矿产资源开发 ...
踔厉奋发新征程丨水清鱼跃
全国地表水水质改善 - 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良好,长江流域主要江河水质为优,2024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90.4%,首次超过9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83.7%,均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 [8] - "十四五"期间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加快完善,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保护治理取得积极进展,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显著 [8]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果 -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已基本消除,典型案例包括浙江平湖市山茶花浜从黑臭河变为Ⅲ类水质河道,江苏南京溧水区南门河通过雨污分流、生态补水等措施转变为"幸福河湖" [9][10][11] - 治理措施包括拆除违章建筑、清淤疏浚、雨污分流改造、建设清水通道、增设景观设施等,南京南门河治理中还新建1公里景观步道和13个亲水平台 [10][11] 湖泊生态修复技术 - 四川兴隆湖应用"沉水植物群落+水下食物网结构"技术,配置7种沉水植物、22种挺水植物、10种鱼类和5种底栖动物,形成完整生物链 [12][13] - 兴隆湖水质从Ⅳ类提升至Ⅱ-Ⅲ类,透明度超4米,沉水植物覆盖度从2017年5.28%提升至75.3%,"水下森林"面积达210万平方米 [13][14] 水生态多样性恢复 - 北京温榆河公园通过净水廊道建设、水系连通、再生水补水等措施,使总磷浓度降至0.02-0.1mg/l,氨氮降至0.15-0.5mg/l,累计监测到32种鱼类和156种底栖动物 [15][16] - 北京市2024年监测数据显示,153个水体中发现浮游植物459种、鱼类74种,清洁水体指示物种如蜉蝣、石蝇在平原河流中出现,潮白河发现新物种北京花鳅 [17][18] - 北京市优良水质河长占比达87.2%,较2013年增加近40个百分点,候鸟记录达105种,包括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7][18]
★七部门印发行动方案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美丽河湖建设
中国证券报· 2025-07-03 09:56
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核心内容 - 到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0%左右 到2030年取得明显成效 到2035年基本建成[1] - 中央财政积极支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 引导地方财政及社会资本加大投入[1][3] - 倡导通过政府购买服务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EOD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1][3] 河湖治理措施 - 国家层面确定2573个河湖水体 覆盖重要生态功能区域[1] - 提出19项具体措施 包括6项水环境治理 3项生态用水保障 6项水生态修复 4项全面推进措施[1] - 重点提升入河排污口整治效能 加强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 强化生活污水收集处理[1] 资金保障与科技创新 - 不断强化资金保障机制 推动构建上下游贯通治理体系[2][3] - 加强水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 强化关键技术研究[3] - 发挥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作用 促进技术应用[3] 治理体系升级 - 从"水十条"污染治理转向水资源保障 生态流量维护 水生态修复等综合施策[2] - 推动流域上下游 左右岸 干支流协同治理[2] - 要求各省份建立自评估机制 对达标水体加强监管[2]
2025年永定河生态补水进行时 北京市水务部门多举措保障补水安全
水利部网站· 2025-06-13 12:52
永定河生态补水进展 - 2025年永定河生态补水自3月1日启动 截至6月6日累计补水3.06亿立方米 同时向大兴灌渠补水3120.6万立方米 [1] - 永定河山峡段全年维持生态基流 平原段146公里河道实现春秋季流动 贯通上下游河道与湿地 [1] - 3月14日永定河全线通水入海 连续5年实现全线通水 流域水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 [1] 北京市水务部门保障措施 - 加强宣传引导 通过媒体平台增强市民安全游河意识 [2] - 完善安全设施 在河道周边增设警示标志 强化巡视检查与人员管控 [2] - 建立联络熔断机制 对未经许可的水上活动交由执法部门查处 [2] - 协调工程施工 要求相关单位强化安全管理措施 [2]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美丽河湖建设
中国证券报· 2025-05-22 05:58
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 - 核心目标为到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0%左右 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河湖 [1] - 中央财政积极支持并引导地方财政及社会资本投入 强化资金保障 [1][2] - 倡导政府购买服务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EOD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1][2] 实施方案与措施 - 共明确19项措施 覆盖水环境治理 生态用水保障 水生态修复 全民行动四大领域 [1] - 水环境治理包含提升排污口整治效能 加强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等6项措施 [1] - 生态用水保障明确3项措施 包括落实生态流量泄放 强化监测信息共享 [1] - 水生态修复提出6项措施 涵盖水生生物保护 湖库富营养化治理 [1] 实施范围与体系 - 确定2573个河湖水体 覆盖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敏感脆弱区域 [1] - 推动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1][2] - 要求各省份建立自评估机制 对达标水体加强监管 [2] 政策定位与创新 - 区别于"水十条"的攻坚治理 本方案侧重提质增效和水生态修复 [2] - 强调科技创新 强化关键技术研究 促进成果转化应用 [2] - 统筹水资源 水环境 水生态三方面协同治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