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icon
搜索文档
四川实现首例建设项目大气污染物总量指标跨区域置换
四川日报· 2025-06-16 09:38
大气污染物总量指标跨区域置换机制 -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与青白江区达成大气污染物总量指标批量互换协议 温江区以90吨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指标置换青白江区60吨氮氧化物总量指标[1] - 置换依据《成都市建设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工作规程(试行)》 氮氧化物与挥发性有机物按1:1.5比例互换[5] - 置换推动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 打破区县间环境资源配置壁垒 实现指标"跟着项目走"[3] 置换项目及投资规模 - 温江区获60吨氮氧化物指标 用于保障成都西电中特大型特种变产线、四川海思科制药新建锅炉、四川锦丰纸业技改等项目 总投资超30亿元[1] - 青白江区获90吨挥发性有机物指标 用于支持巨石集团高性能玻纤智能制造基地、秀德畅盈碳纤维全产业链一体化产业基地、中环院西南中试基地等项目 总投资额约150亿元[1] - 四川锦丰纸业技改项目需氮氧化物替代指标每年15.2吨 总投资5.5亿元 投产后年产特种纸6.3万吨[2] 区域产业特征与指标供需差异 - 温江区拥有医药健康、绿色食品、高端装备、印务轻纺四大百亿级产业集群 挥发性有机物减排成效显著但氮氧化物指标短缺[2] - 青白江区氮氧化物总量指标储备丰富 在成都市各区县排名靠前 但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指标相对偏少[5] - 挥发性有机物指标主要涉及化学品、家具、塑料制造及表面涂装、印刷等行业 氮氧化物指标涉及电力、建材、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3] 政策创新与实施条件 - 置换需满足上一年度PM2.5浓度达国家二级标准或连续两年同比改善的条件[4] - 成都市推出跨区域调剂机制 将总量指标从富余地调剂到匮乏地 并实施承诺预支方式落实建设项目总量指标[5] - 政策基于成都市"十四五"期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和超额完成国家总量减排目标任务的前提[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