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

搜索文档
★中办、国办:到2027年碳排放权、 用水权交易制度基本完善
证券时报· 2025-07-03 09:56
政策文件核心内容 - 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旨在建立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绿色转型 [1] - 目标到2027年完善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交易制度,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形成活跃的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市场 [1] - 政策部署四大重点任务:配额分配制度、交易范围优化、交易制度健全、基础能力建设 [1][2][3] 配额分配制度 - 加强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交易与资源环境目标衔接 [1] - 健全配额分配和出让制度,在免费分配基础上探索有偿分配 [1] 交易范围优化 - 扩大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扩展交易主体、品种和方式 [2] - 推动用能权交易试点有序退出,丰富用水权交易种类 [2] - 深化排污权交易,建立省级排污权交易制度,探索跨省交易 [2] 交易制度健全 - 将碳排放权等交易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 [2] - 健全资源环境要素确权、登记、抵押、流转等配套制度 [2] - 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加强交易市场监管力度 [2] 基础能力建设 - 研究完善法律制度,制定修订相关标准 [2] - 加强碳排放、用水、污染物排放监测核算能力 [2] - 推动金融机构参与市场建设,开发绿色信贷、保险、债券等产品 [3] - 统一登记公示碳排放权等担保业务 [3]
发展排污权交易盘活“绿色资产”
经济日报· 2025-06-23 06:02
排污权交易制度政策导向 -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系统部署排污权交易制度建设方向和管理要求 [1] -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我国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重要创新,通过市场化手段将环境资源转化为可量化、可流通的生产要素 [1] - 该制度旨在构建行政与市场手段相结合的减排机制,强化"污染付费、减排获益"理念,推动企业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减少排放 [1] 排污权交易试点进展 - 全国28个省份参与排污权交易试点,截至2024年6月交易总金额达363亿元 [2] - 试点省份强化制度建设,部分省份将排污权写入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省级层面出台多项政策文件 [2] - 交易范围主要覆盖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等污染物,部分省份扩展至重金属并探索跨区域交易 [2] - 浙江等省份探索排污权与排污许可制度衔接,多个省份创新开展排污权抵押贷款和租赁业务 [2] 排污权交易体系构建方向 - 加强排污权核定量与许可排放量的衔接,建立以环境质量改善为导向的核定技术体系 [3] - 实施大气、水等重点污染物初始排污权有偿分配,推动企业树立资源环境"有价、有限"理念 [3] - 以省级行政区为单位建立健全交易制度,扩展交易主体和品种,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监管 [3] - 强化监测核算能力和金融支持体系,开展绿色金融创新,提升市场服务水平 [3] 排污权交易现存问题 - 当前存在与其他环境管理制度衔接不畅、市场化机制不完善、基础保障体系薄弱等问题 [2] - 生态环境治理进入深水区,行政手段减排空间收窄,需进一步发挥排污权交易市场作用 [2]
四川实现首例建设项目大气污染物总量指标跨区域置换 指标流动互换 保障重大项目落地
四川日报· 2025-06-11 08:27
流向 温江区 90吨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指标 青白江区 60吨氮氧化物总量指标 用途 ●打破了区(市、县)之间环境要素资源配置壁垒 ●推动指标"跟着项目走" ●对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继山东、天津等地之后,四川也实现建设项目大气污染物总量指标跨区域置换——6月9日,记者从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成都市温江区与青白江区已达成《大气污染物总量指标批量互换协议》,双方 将进行氮氧化物与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指标跨区域置换,其中90吨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指标从温江区流向青 白江区,60吨氮氧化物总量指标反向置换至温江区。 这是四川首例建设项目大气污染物总量指标跨区域置换。为何要进行大气污染物总量指标跨区域置 换?置换对地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温江区 置换来的氮氧化物总量指标,将用于保障成都西电中特大型特种变产线、四川海思科制药新建锅 炉、四川锦丰纸业技改等项目落地,总投资超30亿元 ●青白江区 置换来的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指标,将用来支持巨石集团高性能玻纤智能制造基地、秀德畅盈碳纤维 全产业链一体化产业基地、中环院西南中试基地等重大项目,总投资额约150亿元 意义 ●解了两地项目总量指标供需的燃眉之急 为何换? 推动指标"跟着 ...
政策高频 |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6-04 22:28
报告正文 二、 政策高频: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一 、 总理出访东南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5月24至5月28日,李强总理访问印度尼西亚,赴马来西亚出席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李强总理在印 度尼西亚同印度尼西亚总统普拉博沃会谈、会见印尼国会议长布安、出席中国-印尼工商界晚宴和在印尼中 资企业座谈会,在马来西亚出席东盟-中国-海合会三方经济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会见科威特王储萨巴赫、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柬埔寨首相洪玛奈和越南总理范明政。总理指出,中方愿同东盟、海合会商讨制定三 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加强基础设施、市场规则、支付体系等对接联通,积极探讨建立区域商 业理事会,深入推进经济一体化,不断提升发展的韧性和效率。 二 、 国务院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委员会专家咨询组召开会议 5月21日,国务院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委员会专家咨询组召开2025年全体会议。会议强调,要紧紧围绕 委员会工作部署,紧扣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加强竞争监管执法等重点任务, 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更好履行专家咨询组职责,为提升公平竞争治理能力、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贡献智 慧力量。 | 时间 | 事件 | ...
中经评论:用好市场机制,不断提升发展“含绿量”
中国经济网· 2025-06-04 13:16
绿色发展政策导向 -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市场化配置是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有效方式 [1]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明确到2027年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交易制度基本完善,节能市场化机制更加健全 [1] - 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也是破解资源环境瓶颈矛盾的现实需要 [1] 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现状 - 我国已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中国水权交易所,并在多地开展交易试点 [1] - 当前面临管理制度不完善、交易主体和方式不丰富、政策衔接和信息共享不充分等问题 [1] 市场化配置改革措施 - 《意见》从配额分配制度、交易范围优化、交易制度健全、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部署,解决"交易多少""交易什么""如何交易"问题 [2] - 资源环境要素属于公共产品,需通过价格信号引导优化配置,需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形成合力 [2] - 市场应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需完善法规标准、监测核算、配套政策等 [2] 绿色发展经济价值 - 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需树立"资源环境有价"理念 [3] - 推动资源环境要素高效配置可稳定绿色发展预期、释放市场潜力、激发创新活力 [3] -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可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含金量"和"含绿量" [3]
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有哪些要点难点?
中国环境报· 2025-06-04 09:08
政策部署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推进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等市场化交易 [1] - 该政策旨在促进资源环境要素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1] - 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是一项重大基础性制度安排,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 [1] 交易标的扩展 - 目前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等已纳入市场化交易标的 [2] - 未来将稳步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扩展交易主体,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 [2] - 因地制宜推进非常规水交易和省级排污权有偿使用交易制度建设 [2] 定价机制 - 资源环境要素定价需考虑市场价值、稀缺程度、潜在影响和生态产品价值等因素 [3] - 建立基准价格区间,基于供需关系使价格合理波动,防止"贱卖"或"爆炒" [3] - 需进行价格监测,对异常剧烈波动适度干预 [3] 市场建设 - 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建设需坚持公开、透明、高效原则 [3] - 加强信息安全建设,构建高效便利的交易市场 [3] - 确保算法机制公平,保护参与者合法权益 [3] 配套服务体系 - 资源环境要素市场需要完善周边服务体系支撑 [4] - 包括核算核查、估值咨询、法律服务等专业服务 [4] - 发展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和服务 [4]
提升资源环境要素利用效率(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04 06:45
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政策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提出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总体考虑和主要目标[2] - 政策目标是到2027年实现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制度基本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更加健全[4] - 政策旨在引导资源环境要素有序流动、优化配置、提高效率,向绿色低碳发展集聚,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2] 当前市场化交易试点进展 - 全国已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中国水权交易所[3] - 在8个地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4个地区开展用能权交易试点,7个地区开展用水权交易试点,28个省份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3] - 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进程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管理制度不完善、交易主体和方式不丰富等问题[3] 市场化配置体系三大机制 - 完善配额分配机制,着重解决"交易多少"的问题[6] - 规范交易对象范围,着重解决"交易什么"的问题[6] - 健全交易制度体系,着重解决"如何交易"的问题[6] 具体交易制度措施 - 扩大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扩展交易主体、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6] - 推动用能权交易试点有序退出[6] - 丰富用水权交易种类,推动节水改造结余水量、非常规水等参与交易[6] - 将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等交易有序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6] 基础能力建设 - 加强碳排放、用水、污染物排放监测核算能力建设[7] - 深入推进重点行业碳排放监测试点[7] - 强化取用水监测计量,全面提升水资源监测预警和管理能力[7] - 加快建设排污监测体系[7]
改革&开放继续推进——政策周观察第32期
一瑜中的· 2025-06-03 18:13
报告摘要 (一)改革领域 : 涉及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改革、降费、国企技能人才薪酬 改革等。 1 ) 5 月 27 日 , 中办 国办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提出经过 5 年左右, 推动具备条件的企业普遍建立适合国情、符合实际、满足发展需要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党 的建设全面加强等目标。 2 ) 5 月 29 日 , 中办 国办印发《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 的意见》,提出"到 2027 年,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制度基本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健全,节能 市场化机制更加健全"。 3 ) 5 月 30 日 ,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 知》,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预计每年可为用户节省成本支出约 11 亿元。 4 ) 6 月 1 日 , 人社部 财政部 国资委关于加大国有企业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激励的通知,提出"按照一般不低于相应职 级管理岗位的薪酬标准科学确定技能岗位薪级档次","善技能人才工资增长机制,集团公司加大工资 总额分配向技能人才倾斜力度"。 本周,改革和开放相关举措密集落地,具体来看: (二)开放领域:涉及区域自贸协定及免签政策 ...
到2027年,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健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2 20:20
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改革 - 到2027年目标为完善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交易制度,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提升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市场活跃度和价格形成机制 [1] - 改革旨在推动资源环境要素高效配置,释放市场潜力以支撑绿色发展目标 [1] - 专家指出需通过交易制度激发市场主体参与,但需严谨论证配额分配、监测数据等基础环节 [1]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 当前发电行业碳排放权交易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40%,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后将提升至60%以上 [3] - 政策要求扩大行业覆盖范围,扩展交易主体,丰富交易品种和方式,并推动与国际机制衔接 [2] - 优化配额分配方案,逐步提高有偿分配比例,形成免费与有偿结合的分配制度 [3][6] - 加强绿证与碳市场衔接,避免重复获益 [2] 用水权与排污权交易 - 严格实施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推动用水权交易与取水许可、计划用水等制度衔接 [2] - 排污权交易将以排污许可证为确权凭证,与排污许可制度协同 [2] -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用水权交易市场,清理地方性政策壁垒 [5] 市场机制建设 - 推动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交易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实现数据共享 [5] - 建立资源环境要素储备调节制度,通过配额预留、回购等方式形成储备库 [6] - 不再新建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强化全国市场统一监管 [5] 实施路径 - 按"成熟一个、纳入一个"原则分阶段推进改革 [5] - 国家发改委将联合各部门评估进展,深化资源配置改革 [6] - 专家强调市场化交易可优化成本效益并动员社会资本参与减排投资 [4]
新华财经周报:5月26日至6月1日
新华财经· 2025-06-01 19:54
【重点关注】 ·张国清:平台企业要把流量资源用于支持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与平台内商户、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消费 者等相关方实现互利共赢 ·《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26日对外发布 19条具体举措重在制度创新强调发挥资本市 场对完善公司治理的推动作用 ·中办、国办印发文件:到2027年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制度基本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健全 ·坚持多劳者多得、体现技高者多得三部门:加大国企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激励 ·今年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销售额突破1万亿元 【国内要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27日至28日在上海市调研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和市场监 管有关工作。他强调,平台经济在促进创新创业、做强国内大循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平台企业要 把流量资源用于支持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与平台内商户、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消费者等相关方实现互利 共赢,共同推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26日对外发布,意见是新时代完善企业 制度的纲领性文件,共8个部分、19条具体举措。意见专设"健全企业激励创新制度"一章,从创新组织 形式、要素配置效率、激励机制设计等三方面提出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