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解析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发展方向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26 09:24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 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创新、产业链培育和市场推广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全球汽车产业低碳化、电动化转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 - 第17届国际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年会(TMC 2025)深入研讨电驱动、混合动力创新技术、商用车动力系统低碳节能技术、功率半导体创新技术等话题 [2] 动力系统技术创新进展 - 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达46%,较2020年提升13个百分点,柴油发动机热效率超48%,提升4.3个百分点 [3] - 驱动电机峰值功率密度达7000kW/kg,碳化硅电机控制器功率密度达45kW/L,较2020年提升50% [3] - 扁线电机高效冷却系统、碳化硅器件等关键零部件与高电压平台、功能安全等技术实现应用 [3] 动力系统技术发展趋势 - 系统集成向多域融合发展,集成驱动单元、高压系统、电池管理等模块,实现体积和线束数量大幅缩减 [3] - 材料创新聚焦碳化硅、碳纤维、非金属合金等,工艺创新包括激光焊接、3D打印等,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 人工智能应用加速,实现毫秒级扭矩分配、智能热管理等功能,推动动力系统向全链路智能化控制演进 [4] 电驱动系统技术挑战 - 集中驱动模式已量产,但分布驱动模式(如轮边电机、轮毂电机)受机械电气和散热问题限制未大规模应用 [6] - 快充电压升至800V-1200V,对电机绝缘系统提出更高要求,扁线电机低温焊接成为研究方向 [6] - 电机小型化带来发热问题,冷却系统从液冷向油冷或复合冷却转变 [7] 热管理与润滑技术 - 油冷电驱专用油提升冷却效率和传动效率,延长续驶里程 [7] - 电池热管理油液可维持较高充电效率,缩短充电时间 [7] - 兆瓦充电技术推动液冷电池冷却系统应用,支持更多充电循环 [7] 分布式驱动技术 - 双电机分布式驱动为主流,差扭设计可降低横摆角速度17%,提升驾驶舒适性 [8] - 永磁助磁同步电机采用钐铁氮材料替代重稀土永磁体,减少碳排放 [8] - 轴向磁通电机功率密度较径向磁通永磁同步电机提高30%,计划2026年量产 [8] 动力系统未来趋势 - 驱动方式从机械驱动向智能电驱动转变,电动化使功率提升成本大幅降低 [9] - 动力系统向控驱分离与软硬解耦方向发展,聚焦用户体验和研发效率提升 [9] - 以动力电池为核心的跨域集成将提升整车运动控制能力,改善驾乘空间利用率 [10] - 动力系统与底盘融合将实现高机动性、高安全可靠性等体验升级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