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报废税

搜索文档
俄罗斯又给中国汽车摆了好几道
36氪· 2025-08-03 18:32
俄罗斯市场政策变动 - 俄罗斯联邦技术监管和计量局宣布全面禁止东风、福田、一汽和中国重汽四个中国品牌的多款卡车在俄进口和销售,理由是刹车性能不足、行驶噪声超标、安全带安装缺陷、排放不达标等问题 [1] - 2025年8月1日生效的汽车报废税新规要求额外支付车辆在俄销售价格与海外采购价差额的50%作为附加税费 [1] - 俄罗斯强制要求所有进口车型必须通过本土实验室的强制性检测,包括碰撞安全和尾气排放等关键项目 [2] 中国汽车在俄市场表现 - 中国汽车对俄出口同比下滑75%(6月)和62%(上半年),市场份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超过60%降至45 3% [3][5] - 中国品牌在俄卡车市场的占有率达27 6%,被禁品牌上半年销量达27,966辆 [7] - 中国汽车专卖店数量从40余家激增至600多间,年销售量突破116万辆,市占率从不足10%升至超过60% [5] 政策影响分析 - 报废税新政导致中国产皮卡附加税高达5万元人民币(以采购成本10万元、售价20万元计算),综合成本增幅突破30% [8] - 俄罗斯海关对平行进口渠道展开围堵,强制要求进口车辆配备GLONASS卫星定位系统证明文件 [2] - OTTC认证周期从6个月拉长至12个月,成本翻倍,未通过认证的卡车将面临强制销毁 [11] 行业竞争与本土化挑战 - 俄罗斯本土车企卡玛兹(KAMAZ)抱怨中国卡车抢占市场,导致其实行四天工作制并面临破产风险 [14] - 俄罗斯政府担忧工业自主权被削弱,认为对中国汽车的过度依赖存在风险 [14] - 中国车企在俄建厂面临西方制裁、外汇结算困难、本土袭击等挑战 [16] 产品与技术问题 - 俄罗斯检测报告指出中国汽车在耐腐蚀性、悬架性能及电子配件质量等方面表现不佳,金属部件寿命仅为欧洲车的1/3 [14] - 中国SUV五年维护成本可能超过新车售价,出租车运营寿命仅15万公里(欧洲车为25万-30万公里) [14] - 俄罗斯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五大差评包括核心技术不足、可靠性与耐久性问题、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等 [14] 未来发展方向 - 建议中国车企将资源分散到东南亚、中东、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形成多极支撑的出口格局 [16] - 需深化技术研发与供应链韧性,以新能源、智能化重构产品竞争力,打造全球化品牌生态 [16] - 加快产品改进力度,针对当地气候和使用习惯优化设计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