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消费生态
搜索文档
济南槐荫:激活消费“西”势力,破圈出彩向“消费强区”坚实迈进
齐鲁晚报网· 2025-09-29 08:31
商圈焕新与会展经济 - 龙湖西城天街项目预计10月底开业,计划引进超400家品牌,其中40%为首进山东或济南的首店品牌 [2] - 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今年以来已举办各类展会活动50余场,展览面积超过95万㎡,接待客流量近180万人次,成功引进5场国家级展会 [3] - 会展经济产生显著的产业带动效应,推动周边配套设施完善并带动商圈人气及楼宇经济、餐饮消费经济发展 [4] 文旅融合与活动创新 - 槐荫区在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推出五大板块系列文旅活动,旨在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金秋农文旅体验场景 [5] - 整个秋季将举办20余场文艺汇演和30多场文化艺术体验活动,为城区持续注入文化活力 [5][6] - 通过动漫嘉年华、马拉松、街舞大赛等“体育+”活动激发文旅消费,并着力发展网红经济、演艺经济等新经济形态 [6] 汽车消费与产业生态 - 2025年1-8月,槐荫区限上汽车销售额达197.4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额达72.1亿元 [8] - 政府通过“约惠槐荫·惠民车展”提供专项购车补贴,规模从200万元扩大至500万元,有效点燃购车热情 [8] - 全区已集聚65个汽车品牌,形成集销售、后市场服务、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汽车产业带,周边地区消费贡献率占交易总额的三分之一 [8][9][10]
多方协同优化汽车消费生态
证券日报· 2025-05-15 00:13
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诉问题 - 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伴随三类集中投诉:定金退款争议频发、车型更新引发老车主不满、补贴兑现落空引发纠纷 [1] - 投诉现象是市场爆发性增长的伴生现象,也是行业从"野蛮生长"向"规范发展"转型的必经阵痛 [1] 企业应对措施 - 车企需重塑"用户思维",在追求技术领先的同时关注产品生命周期合理预期 [1] - 销售协议需清晰标注车辆配置、交付时间、退款条件等关键信息,并建立透明的产品迭代沟通机制 [1] - 企业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完善售后服务网络保障消费者权益 [1] 监管改进方向 - 监管部门需填补制度空白,针对预售模式、补贴兑现等制定更细化规定 [1] - 可联合行业协会制定新能源汽车销售服务标准,强制披露产品迭代计划并将补贴承诺纳入合同条款 [1] - 建立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对虚假宣传、合同欺诈等行为实施顶格处罚 [1] 消费者权益保护 - 推广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建立纠纷快速响应机制 [2] - 加强购车风险提示,帮助消费者识别"定金陷阱"与"迭代风险" [2] - 通过模拟购车场景、案例解析提升消费者风险识别能力和维权意识 [2] 行业发展背景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 [2] - 行业崛起承载中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期待,但需避免将消费者仅视为市场份额的"数据点" [2] - 中消协点名是对行业乱象的警示,呼吁构建健康消费生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