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产地

搜索文档
团结是应对贸易霸凌正确选择
经济日报· 2025-07-21 05:58
贸易谈判进展 - 美国新一届政府提出若在8月1日前未能达成贸易协定将直接执行新税率[1] - 各国面临的关税税率相较4月初有升有降 例如巴西进口商品可能面临50%关税[1] - 全球主要资本市场在小幅震荡后创出近期新高甚至历史新高[1] 各国反应 - 巴西总统批评美国信函内容失实 巴美贸易仅占巴西GDP的1.7%[1] - 巴西计划启用4月份通过的经济对等法案做好反制准备[1] - 法国总统呼吁欧盟加速准备价值930亿欧元的反制措施[2] - 欧盟推迟对210亿欧元美国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2] - 日本首相表示将正大光明表达立场守护国家利益[2] 美国策略变化 - 美国要求贸易伙伴签署"反规避条款"禁止通过第三国组装加工规避对华关税[3] - 美国要求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强化原产地追溯强制认证体系[3] 中国立场 - 中国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3] - 中国表示将坚决对等地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3] 国际合作 -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旗帜鲜明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4] - 《里约热内卢宣言》对单边关税和非关税措施上升表示严重关切[4]
为卖给中国,30万吨美国大豆披上阿根廷马甲,中方识破做法太解气
搜狐财经· 2025-05-04 14:22
文章核心观点 特朗普发起的关税大战使美国农产品行业受到严重冲击,美大豆企业为继续出口到中国采取“洗产地”手段,但被中国海关识破并封堵,美农产品出口面临更大打击 [3][7][13] 特朗普关税对美农业的冲击 - 特朗普对中国采取高关税,中国随即反制,关税加到125%后中国不再理会美国的关税数字游戏,这大幅降低了美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对美国市场冲击更严重 [7][9] - 24年中国进口的大豆占美出口大豆份额的50%,关税使美大豆等农产品在中国价格飙升,中国市场被巴西大豆抢走,美大豆种植业受沉重打击 [9] - 早在18年中美第一次贸易纷争时,中国就开始调整大豆进口结构,降低对美大豆依赖,美农民依赖贸易,生产的大豆50%用于出口,其中一半出口中国,不少美农民担心破产 [11] - 18 - 19年美农产品出口损失超270亿美元,其中257亿美元与中国反制关税直接相关,此次中国反制将使美农产品出口受更大打击 [13] 美大豆“洗产地”手段及被识破 - “洗产地”是指改变产品原产地信息以规避贸易限制、关税或法律规定,今年4月一批标着“阿根廷产”的30万吨美国大豆被中国海关开箱查验后全额退运 [15] - 中国与巴西、阿根廷等构建全球首个区块链溯源平台,将进口大豆从种植到运输的全程数据纳入数字档案,能准确识别大豆基因 [17][18] - 不同地区大豆蛋白质含量有差异,美大豆蛋白质含量普遍高于35.1%,4月海关预警的30吨大豆蛋白质超标,且运输轨迹无法作假 [20] - 中国海关引入“时空拓扑分析”技术对全球2300个港口物联网数据实时监控,使美物流伪装失效,还升级监管制度 [22] - 24年巴西某批次大豆被查出与美中西部样本“高度吻合”,涉事贸易商面临高额罚金和信用降级 [22] - 中国海关推行“双随机”抽查机制,自今年4月起从“五船抽一船”变为全船逐批检验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