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豆
搜索文档
减持美债后,我国大量购买美国大豆和黄金!剩下万亿美债会将全抛吗?
搜狐财经· 2025-11-11 01:50
昨天和朋友闲聊时,他突然问我:"听说中国最近大量抛售美债,然后去买大豆和黄金,这是准备干什 么?"这个问题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兴趣。作为一个长期关注金融市场的观察者,我对这个话题确实有一 些了解,但也想更深入地分析一下背后的逻辑和可能的影响。 近期,国际金融市场确实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据美国财政部最新发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 (TIC)显示,截至2025年7月,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降至856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约1120亿美 元,降幅达11.6%。这一数据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也催生了各种各样的猜测和解读。 与此同时,另一组数据同样值得注意。据海关总署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国进口美国大豆2180万吨, 同比增长28.6%;进口金额达到101.2亿美元。此外,中国黄金进口也显著增加,据世界黄金协会(WGC) 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黄金进口量达到707吨,较去年同期增长36.2%。 这些看似不相关的数据变化,是否真的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减持美债后购买大豆和黄金,是否意味着中 国正在调整其外汇储备结构和国际贸易策略?未来中国是否会将剩余的万亿美债全部抛售?这些问题值 得我们深入探讨。 那么,中国为什么要 ...
中国不给台阶下,特朗普逼日本接盘,日本服软,未来将付出代价
搜狐财经· 2025-11-09 21:15
美国大豆年产1.2亿吨,出口占一半,中国过去买走60%,约3600万吨,如今中国把采购量砍到2200万吨。 特朗普大搞关税战原本是想让美国再次"伟大",然而一个月快过去了,不仅没让美国变好,还让自己变得灰头土脸,国内民愤四溢。 尤其是在中国坚决反制美国霸权,大幅削减大豆采购后数量后,美国国内的农场主恨不得生吃了他。 为了缓解国内压力,特朗普不得不寻找"接盘侠",逼迫日本接盘大豆,日本服软递上投名状,表示愿意加大美国大豆进口量。 日本真的需要这么多大豆吗?"广场协议"还历历在目,日本服软,未来付出的代价怕是不止30年! 特朗普上台后,关税成了他最爱用的"武器",2025年4月,他宣布对全球加征高额关税,最高25%,连盟友日本也没能幸免。 这招的本质,就是拿关税当筹码,逼各国妥协,让美国占尽便宜,他还设置了个90天的"缓刑期",意思是各国得赶紧来谈判,交点"保护费",否则关税就砸 下来。 为啥特朗普这么急?因为他国内压力不小,美国大豆、玉米等农产品出口受阻,尤其是中国这个"大金主"直接掐断了美国大豆的订单。 日本这波操作,乍看是给特朗普解了燃眉之急,但仔细一算,根本不现实。 美国豆农急得直跳脚,特朗普的"铁票仓" ...
上海美国商会会长郑艺:中美之间更应互利共赢
国际金融报· 2025-11-09 18:45
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下称"进博会")在上海举办,全球目光再次聚焦这座连接世界的"超级枢纽"。 开幕首日现场 虽然实际展览只有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但在郑艺的眼中,进博会早已成为沟通世界的桥梁。这接近一个星期的展示与交流,为结识更多新伙伴提供了铺 垫。 "即使这一次不下单,双方也通过进博会这一平台建立了联系,成为了潜在的合作伙伴。这就是我们每年、每一届都积极踊跃参与的原因。" 据悉,本届进博会吸引了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参展企业总数超过4100家,美国企业参展面积更是连续7年保持第一。位于8.1馆的美国食品 与农业馆(下称"美国馆")三度亮相进博会,展区面积达350平方米,汇聚了19家参展商,集中展示美国优质农产品与服务。 日前,上海美国商会会长郑艺在美国馆内接受了《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他向记者表示,在近期中美经贸磋商达成成果共识的背景下,本次参展具有重 要意义。 上海美国商会会长郑艺 "希望将更多产品引入中国" 2023年,上海美国商会与美国农业部合作参加了第六届进博会,共同组织了首个美国政府官方展台。如今,这一合作已携手走过第三个年头。 "我们在第六届和第七届进博会获 ...
中方刚买4船美豆,特朗普又变脸,美方通告全球,下架大批中国货
搜狐财经· 2025-11-09 16:41
中美高层会晤达成的贸易共识曾点燃市场期待,中方承诺当前作物季购入1200万吨美国大豆,未来三年 每年采购规模将达2500万吨,首批24万吨美豆已启运。但这份共识未及48小时便生变数,美方接连推进 针对性举措,这般前后矛盾的操作,究竟是谈判策略还是失算之举?此次会晤中,双方达成多项务实成 果:美方下调对华芬太尼相关关税至10%,暂停部分出口管制及对华造船业等领域301调查措施一年; 中方同步暂停部分稀土出口管制,美豆采购消息更推动芝加哥CBOT大豆价格攀升至15个月高点,站上 1100美分/蒲式耳关口。然而美方很快转向,联邦通信委员会推动"清洁购物车行动"(Clean Cart Action),要求亚马逊、eBay等平台下架华为、海康威视等企业产品,贸易代表仍明确保留301调查加 征关税权力。 中方随即依法对涉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反制,这种协议与打压并行的做法,严重冲击全球供应链稳 定,推高贸易成本,也让美国消费者面临商品涨价压力。 全球化时代,诚信是经贸合作的根基。美方 出尔反尔的行为损人不利己,唯有摒弃单边思维、坚守协商共识,才能实现互利共赢,这是中美经贸关 系行稳致远的关键。 ...
中美刚签大豆订单,不到72小时,再送川普大礼,背后战略耐人寻味
新浪财经· 2025-11-07 23:27
中美贸易关系缓和 - 中美达成贸易休战协议,美国降低了原定于2025年4月之后加征的关税,中国恢复了对美国的大豆订单进口,并在稀土领域取消了加强版的长臂管辖管制 [3] - 中美贸易关系在韩国釜山会面后已极大缓和,双方展现出强大的战略定力 [14] 中国对美国小麦的采购意向 - 一家中国主要粮食进口商近期询问了美国小麦价格,涉及12月至2月期间装载的货物,这是近一年来中国首次对美国小麦发出购买意向 [3][5] - 尽管尚未正式下单,但询价动作已对美国期货市场产生影响,芝加哥小麦期货价格一度上涨1.8%,创7月以来新高 [5] 采购行为背后的战略考量 - 对美国小麦的询价被视为继恢复购买大豆后,中国向美国释放的又一贸易合作善意举动 [5] - 分析认为此举是中国的大智慧,既释放善意又保留灵活性,若美国反应积极,采购可能扩大至更多农产品 [5] - 农业和能源领域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基本盘,增加进口有助于扩大其在美国国内的政治优势 [7] 中国粮食进口战略 - 中国拥有14亿人口,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以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 [9] - 中国粮食进口策略一直是多元化的,旨在维持平衡、调剂余缺、优化结构并确保口粮绝对安全 [11][12] - 中国小麦进口来源广泛,除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外,近年显著增加了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口 [12] - 中国并非粮食紧缺国家,与特定国家开展粮食贸易多是出于友好考虑,并不依赖单一国家的小麦供应 [12]
中国订单归来!美国豆农终于能松口气了?
金投网· 2025-11-07 21:23
采购协议与市场反应 - 中国承诺在未来三年每年至少购买2500万吨美国大豆,并需在今年1月前购买1200万吨 [1] - 美国大豆生产商对采购承诺表示欢迎,但贸易商持“谨慎乐观”态度,仍在等待大规模订单 [1][3] - 中国进口商近期购买了20船价格更具竞争力的巴西大豆 [3] 美国大豆行业现状与挑战 - 美国农民积压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未售农产品,经济损失惨重,并面临化肥、种子、劳动力和设备成本上涨的压力 [3] - 即使中国履行采购承诺,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量预计为1820万吨,比去年下降32% [3] - 美国大豆出口中国仍需缴纳13%的税款,使其价格高于巴西大豆,竞争力减弱 [3] - 美国农民在等待美国政府停摆前承诺的数十亿美元联邦救助计划的具体实施细则 [5] 中国大豆进口格局变化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过去五年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 [5] - 去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仅占进口总量的20%,远低于2016年的41% [5] - 中国正将大豆进口来源多元化,稳固巴西供应,并积极开拓俄罗斯、阿根廷等新兴市场 [5] - 中国国内大豆种植面积连续五年扩大,自给率逐步提升,将削弱对进口大豆的依赖 [5]
中国买家杀了个回马枪,订了20船巴西大豆!
搜狐财经· 2025-11-07 15:38
就在市场普遍关注中国究竟会购买多少美豆的时候,一条新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据外媒报道,美国期待中美贸易局势有所缓解,从而促进美豆对华出口 的同时,中国的进口商却转而采购了约20船巴西大豆,计划分别在12月和明年3月之后发货。 一个涨价,一个回落,这使得巴西大豆的溢价与美豆相比变得更具吸引力,因此,采购巴西大豆似乎成了自然的选择。 此前,中国的买家因为巴西大豆价格过高,放缓了对巴西大豆的采购。然而这次重新采购的原因并不复杂,主要是因为巴西大豆的价格已经回落,溢价降低 了。 近来,在中美谈判传递出缓和信号的背景下,伴随中国买家开始陆续采购美豆的消息,表明中国的需求可能正在转向美国市场,导致巴西大豆的溢价开始回 落。与此相对,美豆因为受到对华出口复苏的消息影响,价格出现上涨,并一度达到了近15个月来的最高点。 通过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出几个问题: 首先,进口大豆的采购决策,最终还是要看性价比。之前市场上有一些担忧,认为美豆重新进入中国市场后可能会导致大豆供应增加,从而使得豆粕价格大 幅下跌。但实际上,中国市场对大豆的需求并不依赖于单一来源,尤其是在巴西大豆产量逐年增加的情况下,供应基本上是充足的。因此,中国的进口商 ...
14家美国农产品协会齐聚进博会,“农业人”怎么看中美农业合作
第一财经· 2025-11-07 14:18
论坛背景与核心观点 - 论坛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举办 由美国大豆出口协会 美国谷物协会和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联合主办[1] - 核心观点为中美农产品贸易是两国经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合作互利共赢 并在全球挑战背景下发挥双边关系“压舱石”作用[1][3] - 中国商务部官员表示基于互补优势和市场潜力的合作能为全球粮食安全和经济繁荣注入正能量[1] 参与方与行业代表 - 美国大豆协会 美国大豆基金会等14家美国农产品协会主要负责人及相关政府领导 中国企业代表和学者出席论坛[1] - 美国加州葡萄酒协会 美国威斯康星州花旗参农业总会和美国种畜和良种出口协会为首次出席该论坛[1] -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首席执行官表达了对中美农产品贸易前景持续回暖的期待 强调将以开放共赢姿态推动贸易关系发展[3] 主要贸易产品与市场数据 - 中美大豆贸易是两国农业合作重点领域 美国农业部预测2025/26年度全球大豆产量将达到4.27亿吨 美国贡献超四分之一[3] - 中国是美国高粱的最大市场 2024年全年中国进口高粱865.7万吨 其中从美国进口568.3万吨 占比65.65%[6] - 美国谷物协会代表透露已有1艘搭载美国高粱的船只驶往中国 美国农民囤积了至少2年的高粱产量[6] 行业挑战与合作机遇 - 美国谷物行业农民面临高企的投入成本和不断走低的价格 事业传承存在困难[6][7] - 美国大豆以其可持续 可靠 低碳的优势 被视作可助力中国实现绿色发展目标[4] - 除大豆和高粱外 作为乙醇生产副产品的DDG(干酒糟及可溶物)因中国对高蛋白饲料需求增长而具有新市场潜力[6] 美方立场与未来展望 - 美方代表明确传达“无论两国贸易如何变化 都不会离开中国市场”的立场 并已在中国市场经营43年[1][4] - 美方期待携手中国伙伴共同推动开放 稳定 互利的贸易关系 为全球提供安全可负担的食品[4] - 尽管存在不确定性 但美方强调保持交流是改善贸易的关键 并对其前景持乐观态度[7]
中国重启美国大豆进口,背后暗藏三大战略考量
搜狐财经· 2025-11-07 05:52
市场反应与价格影响 - 中国调整对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为恢复进口美国大豆打开绿灯[3] - 美国芝加哥CBOT大豆价格攀升至15个月以来高点,主力合约重回1100美分/蒲式耳关口上方[3] - 国内豆粕期货主力合约大涨1.92%,逼近3050元/吨,创下一个半月以来新高[3] - 10月底,中粮集团购入三船约18万吨美国大豆,预计在12-1月从美西港口装运,这是自今年6月以来中国再次购买美国大豆[6] 供应缺口与采购动因 - 中国恢复采购美国大豆的直接原因是巴西大豆的季节性供应缺口[5] - 2025年11月至12月巴西大豆对中国可出口量或仅剩400万吨左右,不足以覆盖中国需求[6] - 市场预期对于中国2025年年底至2026年一季度的大豆供应或存在缺口[6] 供应链安全与多元化战略 -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消费国,每年大豆消费量超过1亿吨[9] - 为保障供应链安全,公司积极推行大豆进口渠道多元化战略,深化与巴西、美国、阿根廷等传统渠道合作,并拓展俄罗斯、埃塞俄比亚等新兴渠道[9] - 公司通过充实国家储备保障国内供给安全,充足的大豆储备是市场稳定的稳压器与供需调节的蓄水池[9] - 多元化战略使中国企业在国际采购中有更多选择,并在采购节奏、定价机制等方面拥有更大主动权[9] 中美经贸关系 - 中国恢复进口美国大豆是中美经贸关系缓和的重要信号[11] - 中美已就扩大农产品贸易达成共识[11] -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首席执行官指出,农业在美中关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稳定作用[11] - 美国大豆产业始终将中国视为最大且最重要的客户[11]
中国市场采购预期提振 美豆走出年内最猛上涨行情
证券时报· 2025-11-07 05:45
市场行情表现 - 美国芝加哥CBOT大豆期货价格创近15个月新高,主力合约突破1100美分/蒲式耳关口,自10月25日中美经贸磋商以来上涨7.26% [1][2] - 国内豆一期货主力2601合约收盘价创近5个月新高,豆粕主力2601合约触及阶段性高点3089元/吨,盘后持仓数据显示豆粕呈现多增空减格局,净空仓维持在50万手以下 [2] - 在亚洲交易时段,CBOT大豆期货成交最活跃的明年1月份合约报价在1123美分/蒲式耳附近 [2] 中美贸易动态与关税影响 - 中美就扩大农产品贸易达成共识,中国市场采购预期是推动价格上涨的关键因素 [1][2] - 尽管部分美国农产品关税取消,但美国大豆仍需承担13%的关税,而巴西、阿根廷大豆仅需缴纳3%的关税,导致美国大豆竞争力相对较弱 [3] - 进口12月船期美国大豆CNF报价为500美元/吨,比巴西大豆高3美元/吨,按13%税率计算折合华南地区到港完税成本为4466元/吨,比巴西大豆高410元/吨 [3] 采购行为与市场结构变化 - 部分中国进口商近期增加采购南美大豆,订购了约10船12月装运的巴西大豆和另外10船2026年3月至7月装运的大豆 [3] - 由于此前关税摩擦,中国未采购新季美豆,导致美国新季大豆面临较大售粮压力,预计短期过剩1200万吨左右 [3] - 巴西已完全超越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进口来源国,2025年巴西大豆产量达1.7亿吨,可出口量超过1亿吨 [6] 库存与供需平衡展望 - 分析认为,若中国恢复常年2000万—3000万吨/年的美豆采购量,有望使美豆2025/2026年度期末库存显著降低,从供大于求转为紧平衡 [4] - 美国大豆平均单产预估为53蒲式耳/英亩,产量预估为42.60亿蒲式耳 [5] - 过去三年中国进口美国大豆均在2000万吨以上,2025年1—9月进口美国旧作大豆1680万吨,显示中国市场对美国大豆依旧不可或缺 [6] 未来价格驱动因素 - 美豆价格后续走势关键取决于中国采购是政策性还是商业性,政策性采购意味着关税成本仍高,可能继续利多豆粕;商业性采购则需美豆关税降至3%才有比价优势 [4] - 若中国进行商业性采购,巴西大豆面临的压力将更加明显,可能制约外盘大豆的上涨空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