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大豆
icon
搜索文档
泰财政部长:将进口100万至200万吨美国大豆。
快讯· 2025-08-01 11:40
泰财政部长:将进口100万至200万吨美国大豆。 ...
油脂油料早报-20250731
永安期货· 2025-07-31 20: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提供油脂油料市场昨夜信息及相关数据,包括美国大豆等出口销售预计、巴西大豆产量预计、印度棕榈油进口情况及现货价格等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隔夜市场信息 - 截至7月24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销售料净增20 - 90万吨,其中2024 - 25年度料净增10 - 30万吨,2025 - 26年度料净增10 - 60万吨;美国豆粕出口销售料净增20 - 55万吨,其中2024 - 25年度料净增10 - 30万吨,2025 - 26年度料净增10 - 25万吨;美国豆油出口销售料净增0 - 2.3万吨,其中2024 - 25年度料净增0 - 1.5万吨,2025 - 26年度料净增0 - 0.8万吨 [1] - 咨询机构Datagro称巴西2025/2026年度大豆产量预计为1.829亿吨,上一年度为1.735亿吨 [1] - 印度下调印尼棕榈油进口关税,可能使印度棕榈油进口突破500万吨;印度2024年和2023年分别从印尼进口480万吨和600万吨棕榈油;印度将毛棕榈油基本关税从20%调降至10% [1] 现货价格 |日期|豆粕江苏|菜粕广东|豆油江苏|棕榈油广州|菜油江苏| | ---- | ---- | ---- | ---- | ---- | ---- | |2025/07/24|2830|2560|8270|9110|9540| |2025/07/25|2840|2560|8290|8950|9540| |2025/07/28|2840|2540|8270|8950|9490| |2025/07/29|2840|2520|8390|8970|9560| |2025/07/30|2870|2610|8420|8970|9690|[1]
突发!豆粕期货连续拉升,油厂开机率高位运行,机构提示追涨风险|大宗风云
搜狐财经· 2025-07-18 22:57
豆粕期货价格异动 - 豆粕主力2509合约7月18日收于3056元/吨,当日涨幅1.49%,自2025年初以来持续上行 [2] - 豆粕上涨主要受美豆期货走强带动,市场认为宏观经济好转迹象助推美豆价格,但豆粕本身不具备大幅上涨条件,预计以震荡为主 [2] - 7月18日美国大豆进口成本价4616元(较上日涨68元),巴西3910元(涨89元),阿根廷3707元(涨26元),均创阶段性新高 [3] 大豆进口成本驱动因素 - 美豆出口改善因其性价比高,巴西大豆升贴水坚挺源于物流紧张及库存下降导致的农户挺价 [3] - 美豆期货在跌至1000美分/蒲式耳后反弹,受8月产区气候偏干预期及中美贸易协议传闻提振 [3] - 美国农业部7月报告显示2025/26年度美豆产量因收割面积减少略有下降,但单产保持52.5蒲/英亩,期末库存环比增加 [4] 美豆贸易动态 - 7月11-17日美豆出口数据超预期:向墨西哥销售21.99万吨,与印尼达成45亿美元农产品协议,单周新作销售52.96万吨(高于预期的15-40万吨) [5] - 1-6月中国累计进口大豆4937万吨(同比+1.8%),其中二季度进口3226万吨(同比+7.9%),巴西占比57.2%(同比-9pct),美国占比39.3%(同比+10pct) [6] - 当前美豆进口关税维持23%(较巴西高20%),若四季度关税不变则进口美豆概率较低 [8] 豆粕供需格局 - 6月全国油厂大豆压榨1011.3万吨(环比+12.02%,同比+18.33%),上半年累计压榨4461.76万吨(同比+0.61%) [7] - 豆粕库存累增至88.62万吨,油厂胀库催提,下游饲料企业物理库存偏高导致提货能力减弱 [7] - 最近六周豆粕单周表观消费量170-180万吨(同比+20万吨),下游保持随销随提策略 [6] 价格走势影响因素 - 成本端关注美豆价格变化及巴西卖货节奏,宏观端关注进口美豆数量减少导致的供应收紧 [8] - 7-8月美豆产区天气、9月阿根廷豆粕来华情况及加拿大菜籽反倾销调查结果可能成为炒作题材 [9] - 若美豆关税恢复常态则豆粕价格或区间下移,若维持现有关税则四季度价格必然抬升 [9] 市场策略观点 - 当前豆粕市场下方有巴西成本支撑,上有美豆高优良率压制,短期难现趋势性行情,建议谨慎追涨 [10] - 策略上建议期货逢低买入不追涨,月间价差正套参与,期权可卖看跌或买看涨 [9] - 基于全球生柴政策利好及蛋白供应过剩预期,相对看好远月油粕比走强 [10]
【期货热点追踪】USDA干旱报告:美国大豆受干旱影响区域减少,对美豆价格影响几何?
快讯· 2025-07-17 23:33
由于提供的新闻内容仅包含"相关链接"且无具体文档内容,无法提取关键要点和进行分组总结。建议补充完整的新闻文本或具体数据以便进行分析 [1]
链博会透视:美国大豆协会讲述中美农业合作共赢新篇章
搜狐财经· 2025-07-17 19:30
行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吸引了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的650多家企业参与[1] - 链博会定位独特 是全球范围内少有的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展会 展示全链条协同能力和促进资源对接[1] 公司参与情况 -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连续第三次参展 旨在展示全球供应链实践成果[1][3] - 展台吸引了众多观众 重点展示"从农场到餐桌"全链条整合能力、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实践[3] 产业链特点 - 大豆产业链因其长度和国际贸易参与度而特殊 从种植、加工、物流到终端消费各环节紧密相连[3] - 国际贸易参与度极高 成为连接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桥梁[3] 核心竞争力 - 美国大豆产业核心在于"精准"追求 数智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选种、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各环节[5] - 精准农业降低能耗和浪费 通过全流程数据追踪将大豆营养组分信息精准传递给下游企业[5] - 可持续性是美国大豆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自上世纪30年代起推行水土保持措施[5] 中国市场实践 -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在中国推广豆粕玉米型日粮 提高动物日增重和产品品质[5] - 针对动物疫病提出"全进全出"、空气过滤等生物安全解决方案 推动中国养猪业发展[5] - 美国成为中国大豆主要进口国之一[5] 可持续发展 - 美国大豆农场多采用家庭私有化模式 农民将土地视为"代际资产"注重长期保护[6] - 通过休耕轮作等制度 美国大豆主产区土壤健康度全球领先[6] - 美国大豆可持续保障计划(SSAP)认证帮助中国饲料企业选择低碳足迹原材料[6] - 欧洲第三方机构评估显示 美国大豆运抵中国的二氧化碳当量远低于其他产区[5] 合作历程 - 中美大豆产业合作已43年 从最初技术输入发展到解决方案共创[6] - 合作驱动力源于市场需求双向赋能 从饲料技术到水产养殖不断取得新突破[6] - 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合作模式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树立典范[7]
【2025链博会】全球产业协作:美国大豆出口协会解码中美农业的合作共赢
环球网· 2025-07-17 14:57
链博会平台价值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吸引75个国家和地区的650余家企业参展,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 [1] -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认为链博会为全球农业产业链提供"展示、对接、共赢"的核心平台,是展示全链条协同能力和对接资源的独特窗口 [1][4] 美国大豆产业链优势 - 美国大豆产业通过43年深耕与中国市场形成"互惠共赢"合作模式,展示"从农场到餐桌"全链条整合能力 [1][4] - 大豆产业链具有长度和国际贸易参与度高的特性,成为连接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超级连接器" [6] - 核心竞争力源于数智化技术应用:GPS和无人机技术实现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的精准调控,全流程数据追踪助力下游企业优化配方 [7] 技术创新与市场教育 - 美国大豆产业通过技术推广"教育终端用户",如在中国推广豆粕玉米型日粮提高动物日增重和产品品质 [7] - 针对动物疫病提出"全进全出"、空气过滤等生物安全解决方案,助力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生猪生产国和消费国 [7] 可持续农业实践 - 美国大豆产业自上世纪30年代推行水土保持措施,形成法律框架下的系统性管理,每公斤大豆运抵中国的二氧化碳当量仅0.42公斤 [7][8] - 家庭农场私有化模式促使土地视为"代际资产",《土壤保护法》要求保留10%-15%土地作为生态缓冲带 [8] - SSAP认证使中国饲料企业可精准选择低碳原材料,养殖企业实现产品溢价销售,证明可持续与经济效益可兼得 [9] 中美大豆合作成果 - 合作模式经历三大转变:从"技术无偿输入"到"解决方案共创",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集成" [10] - 水产养殖技术革新推动中国从"肥水养鱼"转向"饲料养鱼",池塘循环流水技术已推广至1.8万条养殖水道 [10][11] - 43年合作证明中美大豆产业是"命运共同体",全球供应链价值在于连接与共创共赢 [11]
【期货热点追踪】美国大豆压榨量创历史新高,豆油库存降至五个月低点,市场供需如何调整?美国中西部地区迎来良好天气,美豆价格后续价格走势如何?
快讯· 2025-07-16 08:28
美国大豆市场动态 - 美国大豆压榨量达到历史新高 反映下游需求强劲 [1] - 豆油库存下降至五个月以来最低水平 显示供应趋紧 [1] 价格影响因素 - 美国中西部地区天气条件良好 可能对美豆产量形成支撑 [1] - 市场关注供需格局变化对美豆后续价格走势的影响 [1]
把美巴大豆进行对比,才彻底明白,为何70%的进口大豆源于巴西!
搜狐财经· 2025-07-14 15:01
中国大豆进口格局变化 - 中国70%的大豆进口来自巴西,巴西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大豆供应国 [1][19] - 中美贸易争端期间美国大豆被征收高额关税,而巴西大豆享受零关税待遇 [6] - 中国进口策略转向性价比和供应稳定性为核心标准 [19] 巴西大豆价格优势 - 巴西大豆报价显著低于美国同类产品,价差直接影响采购决策 [4] - 巴西土地使用成本仅为美国十分之一,得益于丰富的可开发土地资源 [4] - 巴西货币贬值进一步压低出口报价,农民在国际市场价格下行时仍能维持利润 [4] - 巴西政府提供数千亿农业补贴,显著降低生产成本 [6] 巴西大豆产量与品质 - 2023年巴西大豆总产量达1.55亿吨,占全球37%份额,成为世界第一大生产国 [9] - 巴西大豆亩产380公斤,比美国高出40公斤,每100亩地多收4吨 [9] - 巴西大豆蛋白质含量高、颗粒饱满,品质出色 [9] - 巴西转基因大豆占比超70%,抗虫害抗杂草特性降低生产成本 [11] - 非转基因大豆单产在特定地区已超过转基因品种,展现多样性优势 [11] 巴西农业技术与自然条件 - 巴西中西部热带地区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可实现大豆-玉米轮作,提高土地利用率 [11] - 广泛采用无人机播种、AI监控、自动化灌溉等技术,单产提高18% [11] - 主要港口吞吐能力和运输效率显著提升,形成高效物流体系 [14] 巴西产业战略与市场前景 - 巴西推动生物柴油产业升级,计划提高大豆在燃料中的使用比例 [16] - 预计2025年巴西大豆产量将实现历史性突破,巩固全球最大生产国地位 [14] - 中巴建立长期稳定贸易关系,巴西农产品在中国市场获优先选择权 [14] 美国大豆产业现状 - 美国大豆价格跌破成本线,农民种植积极性受挫 [4] - 面临库存积压和价格低迷双重压力,部分农户转向其他作物 [16] - 美国农业补贴政策不确定性削弱市场竞争力 [6]
总编有约·“两高四着力”调研行丨在周口港,感受大市场
河南日报· 2025-07-14 07:21
周口港发展现状 - 2024年货运量突破5000万吨,占全省内河货运量的87% [1][12] - 集装箱吞吐量16.3万标箱,同比增长50%以上 [1][12] - 已成为河南及淮河流域规模最大、靠泊能力最强的内河港口 [4][11] - 拥有18条国内集装箱航线和14条国际水运集装箱接力航线 [4][12] - 货物集散覆盖20多个国家和全国10多个省份的40余个品种 [4][12] 港口运营数据 - 2024年上半年货物吞吐量2751.8万吨,同比增长55.5% [7][11] - 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近10万标箱,同比增长46.8% [7][11] - 形成"1+9"港口体系,入选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1] 临港经济发展 - 益海嘉里通过水路运输使吨原料运费比铁路降低10% [7] - 河南钢铁集团每吨成品成本较陆运低两三百元 [7] - 吸引瑞茂通、娃哈哈、鑫丰生物等龙头企业入驻 [7] - 粮食加工、钢铁物流、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7] 基础设施建设 - 规划建设22个2000吨级泊位,年综合通过能力176万标箱 [9] - 正在建设铁路专用线,实现"水铁公空"多式联运 [9] - 贾鲁河通航工程即将开工,进一步扩大航运能力 [10] 战略定位 - 作为"中原物流会客厅"贯通南北、串联东西 [2] - 将内陆腹地转化为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活力节点 [6] - 打造"豫货出海、海货入豫"枢纽功能 [7] - 推动河南从"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型 [9]
【USDA月报】金十期货整理:一图看懂7月USDA美国大豆、豆油、豆粕供需平衡表变动。
快讯· 2025-07-12 00:34
大豆供需预测 - 2024/25年度大豆种植面积预测为87.1百万英亩,与6月预测持平,2025/26年度预测小幅下降至83.4百万英亩 [1] - 2024/25年度大豆产量预测为4366百万蒲式耳,2025/26年度预测下调5百万蒲式耳至4335百万蒲式耳 [1] - 2025/26年度大豆出口量预测大幅下调70百万蒲式耳至1745百万蒲式耳,而国内压榨量预测增加50百万蒲式耳至2540百万蒲式耳 [1] - 2025/26年度大豆期末库存预测上调15百万蒲式耳至310百万蒲式耳,库销比从6.68%上升至7.05% [1] 豆油供需预测 - 2025/26年度豆油产量预测大幅上调590百万磅至29970百万磅 [1] - 2025/26年度豆油进口量预测增加150百万磅至450百万磅 [1] - 2025/26年度豆油国内使用量预测大幅增加1600百万磅,其中生物柴油用量增加1600百万磅至15500百万磅 [2] - 2025/26年度豆油出口量预测骤减1000百万磅至700百万磅 [2] - 2025/26年度豆油期末库存预测增加140百万磅至1671百万磅,库销比从5.17%上升至5.53% [2] 豆粕供需预测 - 2025/26年度豆粕产量预测上调1150千短吨至59850千短吨 [2] - 2025/26年度豆粕国内使用量预测增加450千短吨至41775千短吨 [2] - 2025/26年度豆粕出口量预测增加700千短吨至18700千短吨 [2] - 2025/26年度豆粕期末库存预测维持在475千短吨不变,库销比从0.8%微降至0.79% [2]